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评论正文

太阳能与保障房缘何难互惠

2012-07-12 09:11来源:中国建设报关键词:太阳能热利用太阳能集热太阳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另一方面,目前在太阳能技术与保障房应用中缺乏成熟、可靠的整体系统解决方案。“生产厂家很多单体的部件、太阳能集热的单项技术、办法都很成熟,但集成后,能否很好地和建筑融为一体、形成一个整体方案,还需要实践考验。”杨家骥说。

一位厂商代表表示:“我国太阳能光热、光电系统等单项部品技术可以说在全世界领先,但系统集成能力不足,光靠自身很难实现太阳能技术和建筑的一体化。虽然积极性很高,但是始终与建筑有隔阂,游离在建筑之外。”

开发企业代表北京金投万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赵伟则认为,现阶段太阳能技术与别墅等其他类型的建筑结合可塑性很高,但与保障房的结合尚有一定难度。不管是从技术上还是经济上讲,目前还没有一种产品可以直接应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

从单体到系统

杨家骥表示,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相关政策虽已经明确,需求巨大,但技术路线和整体实施方案尚待细化和完善。目前,相关工作在保障房和商品房领域并未大面积开展。应充分发挥国家保障房采购平台、优良部品库的优势,将政府、企业及第三方机构充分联系到一起。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王鹏提出了同样的观点,他直言,太阳能系统和建筑一体化的实施,需要建设方、政府主管部门、设计院、太阳能厂家等各方面的共同合作。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促进相关应用的发展。特别是在保障房建设中,由于建筑空间有限,因此在太阳能使用上要力争减小公摊面积,这就为产品设计增加了难度。

“我认为对于城市里面的高层建筑,生产厂家已经开始有一些比较好的经验,但就太阳能系统来说,现在需要的不是一个单纯的产品,而是一个系统。”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朱敦智认为,太阳能技术与保障房一体化系统应该涉及产品质量、后期的安装、维护、运营等。通过产品的标准化、自动监控体系以及对企业择优的体系,可以促进这个行业的良性的发展。

对于保障房对太阳能技术的需求,北京海林节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海清提到了自身的建设经验,他认为:“为做到建筑美观,装在建筑上的太阳能设施首先一定要和建筑融为一体;其次由于保障房的高层建筑很多,所以安全性至关重要;最后,太阳能系统必须要坚久耐用。”

就北京而言,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的经济技术指标和设计安装要求已经纳入北京市地方标准,依法将重要指标和要求作为强制性条款。对于未来太阳能在保障房中的应用,杨家骥特别指出,租赁型与出售型保障房产品的技术路线是不一样的,应该细分产品,研发编制相应方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太阳能热利用查看更多>太阳能集热查看更多>太阳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