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中国光伏进军美民用市场有何诀窍?

2012-07-05 10:21来源:太阳能人才网关键词:光伏发电光伏太阳能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军团在这场大战中,是故意置身度外还是忽略了这个战场,一时难以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大多数太阳能产商都把目光锁定在大型光伏发电站上。希望一铲子挖出一口井来。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类系统从工程立项,审批,到开工,周期较长,竞争激烈。再加上zf的贸易保护主义,要想在这个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也绝非易事。而民用太阳能市场周期短,见效快。一个五千瓦的家用太阳能系统,从申请许可证到与电力公司并网,一般需要两到四周。理性的消费者都愿意花六到十美元每瓦的价格来购买这类系统。无论客户用现金购买或贷款购买,都是一次性交易。其它事项都是客户与银行之间的事情。

三.如何开拓民用太阳能市场?

必须抢占市场的话语权。谁拥有了话语权就占据了市场的制高点。加州是美国华人最多的一个州。华人在这大多数属于中产阶级。加上中华民族固有的“勤俭节约”的美德,只要能帮助他们省钱,他们是愿意投资这个项目的。加大在电视,广播,及平面媒体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公共资源,举办各种类型的专题讲座,帮助他们更好的了解这种产品,特别是来自祖国的产品。以华人市场为主,逐步渗透到其他族裔,强化市场的知名度。因为一个家庭安装了,势必影响到其左邻右舍。虽然大多数美国人都相信媒体,但更相信眼见为实。这样以点带面,树立自己的商业品牌,建立良好的口碑,口口相传,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建立自己的海外营销队伍,在异域的土地上,开拓市场。

如何建立自己的海外营销对是摆在每个太阳能产商面前紧迫的任务,也是考验商家智慧和勇气的时候。“中国制造”不应该成为廉价产品的代名词,“世界加工厂”也应该让它成为历史。这一切都可以从太阳能产品做起。我们既然有能力大量引进生产技术,我们也必定有能力打造一流的国际品牌。这需要营销人员来实现,可以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的方式。“请进来”即邀请熟悉太阳能市场的专业人员举办讲座,“走出去”则是到目的地下马观花,而不是走马观花。深入实际,真正的去把握市场走向。销售人员可以就地取材,就地培训,主要培训对企业的忠诚度,熟悉自己的产品与服务,学历不必太高,高中学历即可,通晓中英文,经过短期培训,即可上岗,让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他们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推销产品,同时还担负着教育公众的任务,将太阳能的种子播在顾客的心中。因为民众对太阳能的认识还十分有限。市场需要培育,没有春天的辛勤耕耘,哪里来秋天的丰硕成果。而民用太阳能市场正处在播种阶段。至于何时收获,那要看市场的走向。他们是一群在前方冲锋陷阵的战士,他们不仅要签单,而且还肩负着推广新能源的重任。他们必须具备温州商人的精神,不辞劳苦,。走乡串户,送货上门。而这一切正是大多数美国公司正在做的。不久前,有一个客户给我打了个电话,他说,半年前,曾经听过我的讲座,现在他想立即安装太阳能。在签完单以后,我问他,为什么等了那么久才想安装太阳能。他告诉我,昨天有一个美国公司的太阳能销售人员敲他的门,他更愿意更一个讲他母语的人做生意。

目前的形势,由于美国实施所谓双反政策,乍看危机四伏,实则商机无限,这种商机存在于民间。民用市场才是最大的太阳能市场。而这种商机实在是千载难逢,因为时间不等人。2016年,30%的税务优惠即将终止。目前的CSI计划已接近尾声,各郡市现金返还计划数量有限,也将在五年内结束。如果我们在未来五年内不能有效的占领这个市场,那么下一次机会恐怕只能等到遥远的,不可知的未来。与其消极等待,不如奋而攻之。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相信国内有志之士会利用这个时机,化危机为转机,在美国的土地上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发电查看更多>光伏太阳能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