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光伏产业下一阶段 待优胜劣汰

2012-06-18 14:41来源:《瞭望》新闻周刊关键词:光伏产业光伏产品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太阳能光伏是我国“十二五”时期新能源领域重点发展方向,也是我国最具竞争力的出口商品之一。作为典型的“三头在外”的产业,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生产设备和原材料主要依赖进口,而生产的产品90%以上用以出口。

抓紧本轮国际市场疲软导致光伏产业普遍亏损的时机,加快淘汰投机类企业,鼓励优势企业兼并中小企业,激发规模效应,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记者调研了解到,我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在为国外用户输送清洁能源的同时,消耗了大量国内能源。一些专家认为,这种“国内耗能、国外节能”的出口创汇模式值得考虑,宜借当前外需低迷之机大力开辟国内市场,逐步缩减光伏产品出口,推进行业整合。

现状:出口量增长,价格滑坡

得益于欧洲光伏市场的拉动,我国光伏产业在2004年后经历了快速发展的历程,连续多年增长率超过100%。2007年至今,我国光伏电池产量稳居世界首位,也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输出地。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太阳能光伏电池产量已达到3300万千瓦,实际产能达到4500万千瓦;从国内情况来看,2011年我国光伏电池产能已经达到3500万千瓦,已可以满足全球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安装需要。

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去年光伏产品出口量位居江苏省前三位,公司全球市场高级总监张含冰告诉记者,虽然近年来国内光伏市场逐步开启,但短期内难以改变外需市场的主导地位,我国光伏产品95%以上仍然销往海外,且呈持续上升态势。

来自光伏产品出口大省江苏的数据印证了这一观点:该省太阳能光伏电池2011年累计出口数量同比增长70.2%。

光伏产品出口量不断提高,价格却不断下滑。以太阳能电池为例,去年出口均价下降37.1%,从年初的2美元/瓦连续下跌,最低价仅为0.8美元/瓦。2011年,江苏省光伏电池全年出口量增长七成多,但出口总额仅增长12.2%,为152.3亿美元。记者走访多家光伏企业了解到,去年以来,光伏业毛利率急剧下滑,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价格降幅均超过40%,大量中小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面对量升价跌局面,光伏企业普遍感到“日子难熬”。据张含冰透露,阿特斯去年亏损5000多万美元。

“2008年以来陆续发生的金融危机、主权债务危机,导致欧美市场不景气,对光伏产品的需求增速明显下降。与此同时,国内市场呈现产业过热的势头。前些年在一些地方政府的引导下,很多传统企业投资进入这一新能源领域,导致国内产能过剩,供过于求。部分光伏企业打起价格战,引发的效应从光伏产业链下游一直传递到上游。”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产品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