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盘点国内外那些曾发生过厉害冲突的光伏企业

2012-06-18 09:10来源:OFweek太阳能光伏网关键词:光伏市场光伏企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来自多晶硅行业协会的统计显示,美国、韩国两国企业一方面从政府获得巨额财政补贴,另一方面为抢占市场不惜亏本将产品低价销往中国。

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总计进口多晶硅64613.86吨,同比增长36.00%;其中,从韩国进口21361吨,同比增长89.47%,自美国进口仅次于韩国,达到17476.32吨。

一位江西赛维人士向记者表示,美国Hemlock、韩国OCI等多晶硅巨头的主要市场皆为中国,美国本土使用多晶硅不足3%,而韩国则70%的产品都销往中国。

上述人士向记者分析,目前美韩两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报价一般在20~25美元/公斤,而扣除运费、关税等,出厂价仅在15美元/公斤左右,“这个根本是做不到的,据我估算他们的成本应在25美元/公斤,这显然是亏本倾销。”

“更令人担忧的是,最近几天,已经有国外多晶硅企业提出零报价,进口方只要支付10美元左右的贸易费用就能买到一公斤多晶硅,虽然数量有限,但用意绝对是为了挤死中国企业。”国内一家多晶硅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2009年之前,我国多晶硅产量仅千余吨,90%以上需要从国外进口,这时,国外巨头控制着生产技术,也形成了统一的价格联盟,2008年,多晶硅的价格曾一度高达400美元/公斤,而自2009年之后,随着江苏中能、江西赛维等企业的崛起,价格一路狂跌,如今市价每公斤仅在20多美元。

“一方面是因为技术革新使成本下降,另一方面则因为中国多晶硅企业的崛起打破了国际巨头垄断,使得他们不得不结束了暴利时代。”无锡尚德一位人士对记者表示。

尚德人士认为,美韩企业之所以有能力对中国市场倾销,皆因其背后有财团支持,实力雄厚,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从政府拿到了巨额补贴,可以填补低价带来的亏损。

2010年1月8日,美国宣布了获益的企业名单和免税金额,美国6家最大的多晶硅制造企业中有4家榜上有名:Hemlock获得1.4亿美元,Wacker获得1.28亿美元,REC获得1.5亿美元,AEPolysilicon获得4400万美元。

此外,美国各州为吸引投资、扩大就业,也对多晶硅厂商提供了大量补贴。例如,密执安州2009年向Hemlock提供了2.6亿美元的税收减免,而田纳西州为鼓励Hemlock投资建厂,出资1亿美元为Hemlock提供了基础设施建设,还为Hemlock的雇员培训提供了1100万美元拨款。

而韩国也于近年推出了“绿色新政”,将投入460亿美元,用于直接扶持清洁能源,将为企业提供研发资金、税收优惠、融资优惠和出口信贷支持。韩国政府称,2009~2013年期间在清洁能源的投入近千亿美元,相当于GDP的2%。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市场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