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一周(6.4-6.8)光伏热点聚焦

2012-06-08 15:34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关键词:光伏产业多晶硅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汉能不差钱将在中国建更多薄膜光伏产能

6月5日夜间,中国最大的民营清洁能源企业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能控股)与德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大厂Q-Cells签署协议,收购Q-Cells子公司Solibro100%的股权。新华社称,这是汉能控股海外并购第一单。

Solibro已是第二次被转手。此前其是一家瑞典太阳能光伏研发公司,在2006年和2009年被Q-Cells分阶段收购。Solibro生产的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光伏电池具有全球最高的模组转换效率,达到17.4%。

汉能光伏产业集团高级副总裁周捷三在接受路透专访时称,未来将利用Solibro的CIGS技术在中国建设产能,但暂无时间表。

交易双方均未透露此次收购金额。据周捷三透露,此次并购资金将均在海外筹措,包括海外银行和投资者,不会牵扯国内资金。

汉能控股董事局主席李河君曾表示,水电为汉能进入太阳能光伏产业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支持。

汉能控股不乏财力支持。之前的2011年11月2日,汉能控股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约,获得融资总量300亿元人民币的授信额度。

可查资料显示,即使是曾经风光无限的FirstSolar也于今年关闭了其德国分厂,因为欧洲未来装机的趋势是屋顶项目。在寸土寸金的屋顶上,光伏组件的光电转化率是首要因素。

“加上晶硅方面的疯狂降价,所以FirstSolar选择淡出欧洲市场。Q-Cells的Solibro关了也就关了,优胜劣汰,汉能以为自己能救活,奇了怪了。”上述光伏人士分析道,“当然汉能要砸钱改进,但多少钱是底?厂在德国,成本不易控制。”

汉能方面对此次收购则是信心满满。周捷三在接受路透采访时称,“Solibro的CIGS技术全球领先,并购案完成后对汉能而言技术上是非常大的提升。我们会利用这家公司提供的TurnKeySolution(交钥匙)在中国建设更多的CIGS产能,目前正在规划。”

周捷三指出,目前在国内的晶硅薄膜成本大概是0.5美元/瓦特,虽然还不清楚CIGS放在中国做是什么样的成本,但可以预见薄膜电池有相当大的降价空间,“我们今年和明年都会有持续的投资,持续地把这个技术在中国发展。预计未来五年CIGS在国内成本可以降到0.35美元/瓦特。”

汉能控股表示,收购完成后不会改变Solibro的管理层,会保留其欧洲工厂和研发机构的全部员工,Solibro的生产运行将不会受到影响。汉能控股将与Solibro分享其销售网络,使其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仍能提高生产能力。

相关新闻:汉能不差钱将在中国建更多薄膜光伏产能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多晶硅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