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企业正文

汉能不差钱 将在中国建更多薄膜光伏产能

2012-06-07 09:28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关键词:汉能薄膜光伏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被Q-Cells收购后,Solibro在2008年开始对外供应CIGS组件。2011年Solibro完成了66兆瓦的出货量,仅次于日本的Solar Frontier。在2011年底,Solibro的CIGS创造了当时的CIGS孔径区域转换效率的全球纪录,达17.4%。

不过,光伏业内人士对于Solibro生产薄膜电池的前景并不看好。一位光伏业内人士称,Solibro的组建生产成本在1美元左右,效率平均11%出头。去年CIGS产量虽然位居全球第二,但也仅仅是66兆瓦,与全球第一大薄膜电池企业First Solar相比,各项指标都全面落后。

将在中国建更多产能

可查资料显示,即使是曾经风光无限的First Solar也于今年关闭了其德国分厂,因为欧洲未来装机的趋势是屋顶项目。在寸土寸金的屋顶上,光伏组件的光电转化率是首要因素。

“加上晶硅方面的疯狂降价,所以First Solar选择淡出欧洲市场。Q-Cells的Solibro关了也就关了,优胜劣汰,汉能以为自己能救活,奇了怪了。”上述光伏人士分析道,“当然汉能要砸钱改进,但多少钱是底?厂在德国,成本不易控制。”

汉能方面对此次收购则是信心满满。周捷三在接受路透采访时称,“Solibro的CIGS技术全球领先,并购案完成后对汉能而言技术上是非常大的提升。我们会利用这家公司提供的Turn Key Solution(交钥匙)在中国建设更多的CIGS产能,目前正在规划。”

周捷三指出,目前在国内的晶硅薄膜成本大概是0.5美元/瓦特,虽然还不清楚CIGS放在中国做是什么样的成本,但可以预见薄膜电池有相当大的降价空间,“我们今年和明年都会有持续的投资,持续地把这个技术在中国发展。预计未来五年CIGS在国内成本可以降到0.35美元/瓦特。”

汉能控股表示,收购完成后不会改变Solibro的管理层,会保留其欧洲工厂和研发机构的全部员工,Solibro的生产运行将不会受到影响。汉能控股将与Solibro分享其销售网络,使其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仍能提高生产能力。

水电起家的汉能控股

汉能控股在其官方网站上称,其是“当今国内规模最大,横跨水电、风电和光伏发电的民营清洁能源企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