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原材料及辅料多晶硅评论正文

光伏内需市场亟待撬动

2012-06-04 09:35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关键词:刘汉元多晶硅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作为太阳能光伏产业上游产业链的多晶硅行业,凭借高度的资本聚集和成熟的研发技术在实现快速崛起的同时,去年以来,因为出口市场下滑、内需市场不旺和产能相对过剩,正遭遇发展瓶颈。有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多晶硅主流价格暴跌了7成;今年1~5月,国内多晶硅产业的发展也呈低迷状态。如何破解产业发展难题?日前,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常务副会长、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通过媒体呼吁:国家应出台配套政策和法律、法规等支持措施,加大光伏能源在国内市场的应用力度;同时,生产企业通过练内功、强合作等,增强开拓国内市场的能力。

刘汉元说,经过最近5年左右的积累,我国多晶硅产业已在全球市场有了属于自己的位置。截至2011年,我国多晶硅产量已占到全世界的近一半;同时,领先生产企业在能耗、物耗、环境治理等方面几乎可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企业处在同一条水准线上。时至今日,我们多晶硅产业已完全有能力与国外企业站在同一舞台上展开竞争。但与技术快速成长不相匹配的是,由于我国近年业在促进光伏产业应用方面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支持,致使国内市场光伏应用力度不大,并在相当程度上使多晶硅产业过度依赖出口市场,其价格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的波动比较大。

刘汉元认为,我国光伏应用市场的空间比欧盟市场要大得多,每年用电新增量和存量都远大于欧盟所有国家之和。因此,我国多晶硅产业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

那么,如何让多晶硅产业诱人的发展态势呈现在市场面前?刘汉元给出的答案是:生产企业应学会用两条腿走路。其中,维持外销和出口、积极占领国际市场,是一条腿;另一条腿则是做大做强国内光伏市场。他认为,我国光照条件、光伏资源比德国等世界上绝大多数光伏大国要好得多、也丰富得多,单位面积太阳能输出几乎是德国的150%~200%,我国有充分的条件和理由加快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但如何撬动国内光伏应用市场,是眼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据介绍,欧盟光伏应用前期市场的有效启动,有赖于政府以0.4欧元左右的收购价所进行的电价补贴。得益于政府的培育,欧盟光伏产业的设备制造和工艺制造水平获得了大幅提升,规模化效应也得以充分发挥,生产成本基本接近传统能源用户端的价格。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