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出口受阻 价格战成光伏企业竞争最后策略

2012-05-24 17:29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关键词:光伏企业价格战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经过几年的狂飙突进后,光伏行业神话被终结。随着欧美国家频频针对我国光伏产品祭出反倾销对策,以及陆续降低对本国光伏企业的补贴,光伏企业出口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下游组件企业供应商也受到波及。

2011年光伏产业市场骤冷

近期,美国商务部宣布对华光伏电池及组件的反倾销税初裁结果,这条新闻引起了光伏人士的忧虑。现在,发达国家对我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案例越来越频繁,下游光伏组件企业出口受阻,这会直接影响到我们上游供应商产品的销量。

2007年,国内光伏产业已经开始发育,2010年之前的光伏市场供不应求,那时,一些光伏企业根本没有必要找客户,都是客户来找他们。为了应对旺盛的需求,许多光伏企业的生产线开始增加。

到2010年,光伏产业迎来爆发期,围绕光伏产业链,东莞也有大批企业诞生,与朗首光伏形成直接竞争的EVA电池胶膜生产企业就多了5、6家,由于自动化程度高,这5、6家企业的产能已经造成本地市场的严重过剩。

形势在2011年急转直下,受欧债危机和欧美贸易保护政策的影响,中国光伏企业出口受阻,直接波及到上游光伏供应商。光伏市场波动不是缓慢下滑的,而是呈直线下降的。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产品销量的减少,现在,通常只开一条生产线,有时开两条,大部分产能都闲置。

光伏价格战愈演愈烈

在市场行情好的那几年,每平方米EVA电池胶膜要20多元,利润率高达50%,是令外界艳羡的暴利行业。

进入2011年,随着竞争者的涌入,导致产能严重过剩,EVA电池胶膜价格也直线下滑。“现在,一平方米已经降到了17元左右,但是,我们的成本就达到15元,利润越来越薄。”朗首光伏一位负责人称。

虽然产品价格大幅缩水,但原材料价格降幅却不明显。生产EVA电池胶膜所需的EVA颗粒,一般要从国外进口,举个例子,之前EVA颗粒每吨22000元,现在最多也就降了1000元。一方面是成品价格下降,一方面原料成本压力,还要应对不断攀升的人工成本,企业的利润越来越被摊薄,“前几年赚的钱基本上又搭进去了”。

在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价格战成为一些光伏企业竞争的最后策略。在行业陷入低迷时,一些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只得拼价格。

企业寄望下游市场回暖

为了应对欧美国家的反倾销,一些光伏企业开始将电池环节向海外转移,这样,就不会遭遇高昂的反倾销关税。一些下游的光伏组件企业,在欧美市场萎缩之际,开始将目光瞄向印度、东南亚、南非等新兴市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企业查看更多>价格战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