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光伏“双反”生死战

2012-05-14 11:29来源:生意社关键词:光伏市场光伏企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欧洲保卫战

在业界人士看来,以Solarworld为首的外资光伏企业在美国发起的双反调查用意除了试图将中国企业赶出这一新兴的市场之外,更重要的目的在于以此案例来影响欧盟决策,将中国企业赶出长期以来赖以生存的欧洲市场。

据记者了解,3月底,Solarworld已在德国提起诉讼,希望政府介入对中国光伏组件产品的双反调查,而目前Solarworld等几家德国本土公司已经与德国政府及欧盟在协商此事,但当地政府尚未对此表态。

Solarworld认为,由于受到中国光伏产品的低价冲击,欧洲光伏企业出现了大批量的倒闭潮,目前昔日欧洲最大的光伏电池厂商Q-Cells已经破产,而SolonSE、SolarMillenniumAG、AriseTechnologies德国分公司等相继宣布破产。

不过,国内一家光伏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这些欧洲企业的破产,皆因行情不景气,竞争激烈,由此这并不能归结为中国的企业倾销所致。“中国的多晶硅企业去年80%都倒闭了,光伏组件厂破产也有几十家。”

此前,中国光伏企业崛起与欧洲市场的兴起密不可分。从2004年开始,德国光伏市场开始启动,2005年、2006年,西班牙和意大利市场相继启动,庞大的安装量造就了尚德、英利、天合等一批的中国一线厂商,而在当时我国国内市场的安装量为零,当时99%的产品皆出口欧洲。

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光伏出口额为305亿美元,其中80%以上都是销往欧洲,如欧盟也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进而采取高税率,中国光伏企业必将出现大规模倒闭潮,因此,众多企业把保卫欧洲市场看成一场生死之战。

一位阿特斯人士向记者表示,该公司产品的40%销往德国,而欧洲更占了总出货量的50%到60%,而一些中小企业80%到90%都是出口欧洲,若守不住欧洲,仅依靠国内市场,并不足以消化目前国内光伏行业严重过剩的产能。“最新的预测显示,今年国内的安装量大约在3个吉瓦,而仅德国的安装量就能达到8吉瓦到11吉瓦,这根本没法比。”

该阿特斯人士认为,从长远来看,中国光伏企业应把重心转向国内市场,降低风险,因为从长远看,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大国,根据计划到2020年光伏安装量将达到50吉瓦,但目前而言,则必须要依靠欧洲市场存活下来,才能谋局国内市场。“因此,要把欧盟对中国双反的念头扼杀在摇篮里,中国企业实在输不起。”

“我们已经通过行业协会、政府等方面开始与德国和欧盟进行协商了。”江苏一家光伏组件厂商高管对记者说,他表示,尽管欧盟还没有立案,但有些企业已经把一些材料递交给了欧盟,自证清白。他透露说,目前来看,欧盟内部也有两种意见分歧,一种意见认为损害了本土行业利益,应对中国进行制裁,另一种则认为这会遭到中国的报复,得不偿失。

他表示,可以预见的是,如美国对中国进行了高税率的惩罚措施,而中国商务部无任何举动的话,那么欧盟应很快会效仿美国也对中国进行双反调查。“德国和欧盟正在犹豫不决,显然美国的双反调查将对他们起到一种示范性作用。”

上述人士认为,中国商务部应尽快对美国的多晶硅进行双反调查,以此来进行回击,这也能遏制欧盟可能采取的效仿举动。“中国的光伏企业已到了背水一战的时刻,生死就在一线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市场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