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原材料及辅料多晶硅评论正文

多晶硅的三大生产工艺之比较

2012-04-13 17:09来源:solarF关键词:多晶硅光伏市场保利协鑫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和REC采用的硅烷流化床法类似的是由美国MEMC最早推出的流化床法,以STC、H2、冶金硅和HCl为原料在流化床(FBR)高温(500℃以上,不算很高)高压(20bar以上)下氢化生成TCS,TCS通过一系列歧化反应后制得硅烷气,硅烷气再通入有小颗粒硅粉的流化床反应炉内连续热解为粒状多晶硅。这种方法制得的多晶硅纯度相对较低,但基本能满足太阳能级多晶硅的要求。

(流化床法的工艺简图)

硅烷法的优点在于热解时温度要求较低(800℃左右),流化床法还有参与反应的硅料表面积大、生产效率高的优点,所以还原电耗低于改良西门子法;另外,硅烷流化床法是一个连续生产的过程,除定期清床之外设备可连续运行,也不需要换装硅芯、配置碳电极等,这些优点均反映为硅烷法生产多晶硅的现金成本很低。以REC为例,2011年Q4硅烷流化床法生产多晶硅的现金成本已降至14美元/公斤。

(REC硅烷流化床法多晶硅的生产成本)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多晶硅查看更多>光伏市场查看更多>保利协鑫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