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原材料及辅料多晶硅市场正文

国内多晶硅产业面临窘境 产品单价格降95%

2012-04-11 14:02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关键词:多晶硅多晶硅产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新光硅业当时投资修建了国内第一条千吨级多晶硅生产线。在2007年投产之后,新光硅业的多晶硅遭遇市场疯狂抢购。“10多亿元的投资一年半就收回了。”疯狂的市场行情令新光硅业的人士也惊讶不已。“在高峰期的时候,客户都是要排着队来购买。”

而正在寻求产业经济转型的四川省政府也迅速将多晶硅以及下游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包括多晶硅在内的光伏产业被四川省上下视为“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巨大”的新兴战略产业要求做大做强。此后四川以成都、德阳、乐山为核心区域,进行新能源产业的布局规划。乐山和成都的双流则被作为光伏产业上下游产业链的重要产业基地。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资本进入多晶硅领域,四川的产能在几年内迅速攀升到2万吨以上。“仅四川一省目前的多晶硅产量就能满足全国的需求。”颜国华表示。

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国际多晶硅市场一再暴跌,曾经的暴富神话一朝破灭,只剩下满目荒凉。“这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盲目扩张、产能过剩。”在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姜谦看来,四川多晶硅产业现状是国内多晶硅产业危局的一个缩影。大量企业的间歇性停产也许只是下一轮风暴的开始。

利益推动下的狂飙

两三千吨规模的多晶硅项目,可以为当地带来十多个亿的GDP增幅。

“多晶硅项目对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诱惑实在太大了,大到无法拒绝。”一位投身多晶硅行业的人士表示,正是因为多种利益的共同驱动,多晶硅行业才能一路狂飙突进,不断上演一幕幕疯狂的悲喜剧。“只要有钱,就敢投,谁先投产谁就赚钱。绝大多数投资方此前在这个领域毫无经验。”该人士表示,当时业界开玩笑都说,做多晶硅比贩毒的利润都要高。

高额利润的吸引下,大量的资本砸入多晶硅领域,一路比拼项目建设速度。一个国外厂家需要两年建成的项目,国内的厂家12~18个月就能完成。“很多中小型企业并没有自己的技术,好多都是购买国外的二手设备,然后在国内四处挖人,上马生产。”

在资本对多晶硅如痴如醉之时,地方政府表现出的热烈姿态更是如烈火烹油,迅速吹大了多晶硅的产业泡沫。

“一个是对当地GDP产值的巨大提升,一个切合了地方政府产业转型的诉求。”张东华表示,两三千吨规模的多晶硅项目,一下就可以为当地带来十多个亿的GDP增幅。“这还是取多晶硅中间价格来算的。能像多晶硅这样迅速拉动当地GDP的项目并不是很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多晶硅查看更多>多晶硅产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