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巨头巨投!资本大鳄搅动光伏乱局

2012-04-01 09:44来源:OFweek关键词:光伏光伏产业光伏组件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红海战略再发威富士康投资千亿进军光伏

2011年10月,就在全球光伏市场陷入低谷之际,代工大王,台湾鸿海集团董事长、富士康集团总裁郭台铭却宣布投资1000亿人民币进军光伏产业。郭台铭的这一举措,让整个业界一片愕然。

其实早在2010年,郭台铭涉足光伏产业的想法就已经初露端倪。他曾计划与英利合作,但最后无疾而终。之所以流产,正是因为触到了郭台铭为他人作嫁衣的隐痛。秉持“胸怀千万里,心思细如丝”的郭台铭想生产多晶硅和电池组件,建立自己的品牌,所以与英利合作的产品必须在名字上让人看出是他的“娃儿”,而英利则担心沦为这个代工之王的垫脚石,不仅白忙活一场,还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培养出个新的竞争对手。

但是不论英利是不是愿意,都已经没法阻挡郭台铭的脚步了。确定了方向的郭台铭说:“除非太阳不再升起,否则不能不达到目标。”于是,保利协鑫上了郭台铭的合作名单。保利协鑫的业务范围是多晶硅与硅片生产、太阳能光伏电站,不涉及电池片和组件生产,而这恰恰是郭台铭看重的。而且,保利协鑫在晶硅原料方面是行业龙头。

2011年9月开始,重磅消息就不断出炉了:9月16号,郭台铭完成山西大同新能源项目的揭牌;9月17号,郭台铭又现身江苏盐城阜宁县,出席富士康在当地的光伏基地项目签约仪式。根据规划,这两个项目的总投资高达1000亿人民币(其中山西项目投入900亿,江苏项目投入100亿),最终两大基地的规模为:多晶硅产能10万吨、太阳能电池及组件达到10GW。

在光伏产业,郭台铭的出手可谓又快又狠。那么在从没有涉足的领域,豪掷1000亿元,郭台铭依靠红海战略,在已经成熟的竞争中靠低价取胜,此次他们进军光伏很有优势。

中利科技拟投资4.82亿进军光伏产业

2011年8月,中利科技晚间公告,公司拟以4.82亿元收购江苏腾晖电力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从而使腾晖电力成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公司进入太阳能光伏行业。

公告称,腾晖电力目前部分产能已实现投产,在今年年底形成1GW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产能。根据预计,腾晖电力2012年将实现750MW晶体硅光伏组件销售,预计销售金额达58亿元,利润率维持在4.55%水平,实现净利润26381万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组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