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2011年光伏企业的反思

2012-03-28 11:34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光伏企业光伏发电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反思之四

垂直一体化值得追求,但要量力而行。在光伏业走专业化还是走垂直一体化发展模式的讨论由来已久,有关问题的回答多种多样。回看世界工业发展史,结论也是各有千秋。是上下通吃取得综合利润,还是剑走偏锋取得专业利润,其实是一个企业根据自身不同条件作出适合自己发展之道的选择问题。2011年的光伏市场,有两个现象值得关注:一个是年初,产业链的利润点在多晶硅原料和电池片生产环节,而年底,随着国内光伏电价的明确,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跌,利润点迅速向终端市场的电站建设转移,企业家们投资的侧重点难以追上变化的利润点;一个是综合看不同企业的毛利率,产业链长的普遍优于产业链短的。据此,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行业还没有进入成熟阶段,选择产业链长的方向是值得探讨的,产业链长到何种程度,则必须看企业的资源动员能力。笔者知道一些“09后”,只看到成功企业垂直一体化的优势,却未正确估计市场,过分强调垂直一体化。随着2011年市场突变,国家紧缩银根,造成资金链断裂,2011年市场的短期萎缩本不应伤及筋骨,供血不足却害人不浅,类似情况不乏其例。

反思之五

对各地政府招商的话要听更要想。从09年100家迅速膨胀至2011年500家左右光伏产品生产企业,中国光伏的产能上了一个大台阶,各地政府的推波助澜功不可没。光伏行业是规模经济,也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一个地区如果能招商几家光伏企业,这个地区的工业产值,劳动就业人数一定是爆炸式增长,这就是许多地区纷纷打出各种优惠条件,吸引光伏企业前往的原因。据说,全国有光伏产业园200个以上。2009年,因为有“新经济”、“高科技”、“政府给地”、“融资给担保”等等新颖的概念和难以抵挡的诱惑,于是就有了“09后”的量产。结果就出现如此现象。结果,2011年光伏企业老板“跑路”的几位代表,好像也是“09后”的代表,更是未加分析而简单听从政府话的代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防止太阳能产业盲目扩张”,就是为了避免类似现象再次发生。在这件事情上,企业家与地方政府的诉求其实有相同也有不同。对于那些真心在光伏事业有所作为的企业家,只有当其各方面实力以及市场支持前提条件成立时,可以和政府诉求重合,否则结果可能适得其反。例如有位企业家就是在自身尚未完全立稳的前提下,被招商至异地准备巨资再建一厂,2011年市场一变,两个项目必将面目全非。顺便说一句:那些借光伏光环利用政府招商,玩“土地-资本-土地…”游戏的企业家,与政府诉求不会重合,从历史经验教训看,这种玩法成功概率也不大。

反思之六

在变化的市场中,要有迅速的反应能力。这句话看似简单,应是每一个企业家与生俱来的基本素养;但在过去一年不少光伏企业家发挥失常,受害不浅。2011年光伏市场有两大关键逆转:国际市场的迅速萎缩、受限和国内市场的迅速放大。前者的具体表现是,年初开始的欧洲市场萎缩和年末出现的美国市场“双反”;后者的具体表现是,上半年青海省的“930”政策引发的安装潮和8月1日国家《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的公布,带来成倍增长的国内市场空间。前者在预料之中,而后者在预料之外,事情的变化有突然也有必然。对此,光伏企业家中,有早有预判,已经未雨绸缪的;也有抓住变化,迅速调整市场策略的;还有部分面对变化,始终没有作出反应的。第一类企业的结果是:由于准备充分,从过去100%出口成功调整为国内市场兵分20-30%,胜利分享国内市场果实的同时,减少了当年的亏损幅度;第二类企业的结果是:由于反应迅速,抢占国内市场成功几率大大增加的同时,努力减少了企业年报更为难堪的局面;第三类企业的结果毋庸再述。更为悲催的是,有的企业家比别人醒得早,也起床了,却赶了个晚集。最近一家著名企业爆出亏损十亿美金,而正是这家企业在一年多前就已发出醒世名言:市场严重供过于求。这一结果,令人扼腕,更令人深思。

从小就知道:聪明的人是从别人的教训中获得知识,不够聪明的人是从自己的教训中获得知识,完全不聪明的人有了教训也得不到知识。正在经历光伏行业残酷整合、努力走向再度辉煌中的企业家们,一定要从2011年的市场中学到点什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发电查看更多>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