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评论正文

光伏行业每周(3.19-3.24)焦点汇总

2012-03-26 15:14来源:OFweek太阳能光伏网关键词:光伏产品光伏产业光伏项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3、多家光伏企业应对双反出海“避难”

在美国宣布对中国实行2.90%至4.73%的反补贴初裁税率后,中国概念股光伏板块也大幅上涨。不过,股价受利好消息刺激上扬的现象,并没有让光伏企业完全卸下心理包袱。晶澳太阳能已考虑未来在美国建厂,并且打算通过第三地来向客户供货。在晶澳太阳能之前,包括尚德电力、阿特斯等企业都已纷纷在美国和加拿大地区建厂。不过,工厂规模并不是特别大。如尚德电力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工厂初期规模只有30兆瓦,但尚德电力去年全年的销售量已达到2000兆瓦了。

点评:由于此次反补贴初裁结果中还透露出另一个信息——如果电池片来自于第三地但加工组件的地点位于中国,那么美方将免征反补贴税。这一信息预示着,很多国内光伏企业若要将组件出口到美国,则会选择采购海外的电池来加工组件;而在中国设有工厂的电池企业,将面临无法供货的风险。由于这次反补贴税初裁数字并不算特别高,可能未来的反倾销税率也不会太离谱。所以,短期内中国光伏企业海外大规模扩建的可能性还不是很大。

1.4、国内多晶硅企业为何纷纷倒闭?

在双反压力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内外夹击下,国内多晶硅企业倒闭潮已经悄然开始。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最新统计显示,由于国内多晶硅现货价格持续下跌至谷底的20万元-23万元/吨,国内40多家多晶硅企业,除6~7家上市公司外,均已陷入全面停产状态。

点评:需求决定市场,多晶硅价格的急速下跌关键在于下游市场需求的低迷。并且,成本高导致的高价格也使得国内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国内的多晶硅行业需要一个彻彻底底的整合,使得以前以投机为目的企业退出市场,从而降低产能。

1.5、德国跟风美国意欲3月底“双反”

就在美国再三推迟对华“双反”裁决时,德国光伏界却放出话,预计将于三月底向欧盟提出申诉,状告中国光伏产品廉价倾销。自去年美国对我光伏产业发起“双反”调查后,对欧盟“跟风”的担忧就一直在蔓延——相比美国市场的不到15%,我国约56%的光伏产品出口都集中在欧盟市场。而历经与美“双反”的交锋,中国光伏业已颇具底气,更愿将这些视为一个个插曲,所谓“浪花一朵朵”。

截至目前,欧洲一直是我国光伏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场。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额358亿元左右,其中,亚洲市场约占21%,欧洲市场接近57%,而美国市场还不到15%;而德国又是其中最大的市场,其70%~80%的组件产品来自中国。

点评:如果反倾销成立,阻止中国产品出口到欧洲,会影响欧洲12万人的就业;这种行为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组织物美、竞争力较强或综合成本较低的产品进入全球市场,与发展新能源的大方向是背道而驰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品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项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