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远东光电:以发展的眼光审视光伏“寒冬”

2012-03-23 15:11来源:环球光伏网关键词:光伏光伏产业光伏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自2011年光伏“寒冬”开始,伴随着的是光伏产业链的全线下跌,西方一些国家对我国光伏企业的“双反”调查致使国外市场的急剧萎缩,而国内因为条件的不成熟并没有实现大规模并网,国内市场是供远大于求。国内部分企业出现了光伏生产线开工率不高、陷入半生产甚至停产、破产现象,这些情况让雨后春顺般出现的光伏企业清醒了过来,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状态,该如何对待光伏市场?——这成了大部分企业所踌躇的问题。远东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光伏玻璃的专业制造商,他们认为,现在整个行业虽在混乱中,但光伏产业未来却非常明确:光伏企业终会逐渐走向高科技、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发展之路。企业现在就是要过好“冬”,强壮自己。

政策引导让光伏市场化由“企业推动”向国家宏观调控转变,从而建立稳定有序的市场。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主要系能源中最经济、最清洁、最环保的可持续利用的能源,是解决当前能源紧张的重要捷径。截止2011年底,风电并网装机容量4505万千瓦,电力总装机容量的4.27%,而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仅为214万千瓦。在《可再生能源长期规划》中,明确规定光伏发电不低于3%,可见我国的光伏市场还有很广阔的前景。今年8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上网标杆电价,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还将大幅上调光伏装机容量目标。2009——2010年光伏企业如雨井喷般大量冒起,没有规划,一哄而起,低水平重复,由于对行业理解的不全面,产品质量层次不齐,盲目跟进,导致产能过剩,部分企业开始恶性价格竞争,以致企业由产能过剩转向制造企业的经营困难造,成了行业一定程度上的不稳定。而2012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则是提出了:“制止太阳能、风电等产业盲目扩张”。而“报告提出‘制止太阳能、风电等产业盲目扩张’,政府将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说的是要制止这些行业低水平产能的扩张,不是要制止行业的发展;相反,还应该在合理有序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经信委主任王海林说。这也意味着,光伏行业将告别无序发展,而是迎来在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下的有序、合理的发展。而现在国内市场出现的供大于求的情况是暂时的,未来太阳能发电将有很广阔的前景。前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就说过国内太阳能市场还是启动不够,而这些问题在下一步规划和政策上应注意解决。而随着未来市场的发展,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平价上网和并网将是完全可见的,到那时,光电产业将完全摆脱政府补贴型,转变成市场驱动型,从而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日本光伏企业几乎没有受到影响,原因就是日本光伏产品三分之一的市场在本国。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副理事长、光伏分会主任赵玉文表示,中国只要有三分之一光伏产品安装在国内,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不会显现。而光伏市场一旦启动,则能创造千万亿的内需市场,将完全不惧海外金融危机的影响。

经过“寒冬”的洗礼让企业不断对自身进行产业调整,以更好的适应市场,增强企业的生存能力和面对突发情况的抵抗力。受欧债危机影响,欧洲各国下调光伏上网电价补贴,需求增速下滑,欧美为保护本土企业,对我国出口光伏电池设置贸易壁垒,而我国的光伏产业又主要面对海外市场,这就导致产能阶段性过剩,产业增速放缓,部分企业处于疲软状态,随之整个行业进入低谷期。面对这种情况,产业调整也成了国内企业的必然之举了。大企业凭借其自身模式和内在能力的优势,以技术和经济基础为依靠,可以研制新产品,注重成本的控制以及品牌的打造。同时往产业链上下游拓展,增多产品的种类,形成设备制造研发、电池生产、太阳能发电的全产业链模式,进行一体化串联整合,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成本和风险,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更有部分大企业依托借其自身优势进行逆市扩张,以赢取未来市场。中小型企业因为资金的原因,企业规模不大,往往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而光伏组件的附加值本就低,又因为在先期盲目扩张、赚“快钱”,随着时间引进的设备也开始逐渐落后,产品也逐渐走向微利甚至无利,也就没有能力去更新设备,质量上不去,就谈不上争取订单了,陷入了入死循环。而增强企业的生存力唯有降低成本,提高含金量。依靠多企业的抱团整合。首先共享资源,在此基础上进行消化融合,摒弃生产效能、科技含量、性价比不合理的生产线,腾出资金和科研力量。在技术上进行共享提高,在优势技术上进行巩固加强、研发改进和技术创新,掌握领先的先进技术,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存力。远东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光伏寒冬,积极调整产品结构、规模,实由追求大到精的转变,同时在资金的运作、生产和管理上进行更深一步的完善以压缩成本,从而争取赢得市场份额。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