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光伏业上演“十面埋伏” 前进道路屡屡受阻

2012-03-12 09:43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关键词:光伏光伏组件太阳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部发布的《太阳能光伏“十二五”发展规划》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以超过100%的年均增长率快速发展。2007~2010年连续4年产量居世界第一,2010年太阳能电池产量约为10GW,占全球总产量的50%。

在世界光伏常量排行榜上,美国曾经是世界最大的生产国,后来被日本所替代,再后来被欧洲替代,最后被中国替代。

“我们按照太阳能电池产量对世界15大电池厂商进行了排队,这15大厂商里面,中国大陆和台湾占到了9个,国外占了6个。”赵玉文表示,从更长时间维度看,按照太阳能电池的产量作为一个标准来衡量,最近10年中国光伏产业的年增长率平均为55.5%。“国际上大家扫描一下,全方位地扫描一下,其他产业是否在5年、10年里,有这样高的增长率?”

但同时,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后面的隐忧。中国光伏行业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外”的弱点,尤其是光伏市场集中在国外,过快的发展使得产品供过于求,加上目前欧美经济衰弱,对光伏补贴减少,贸易保护升温,造成目前光伏行业的“极度”寒冬。

我国太阳能电池产品90%以上出口,2010年出口额达到202亿美元,而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劳动成本的相对低廉。

事实上,相对欧美国家,中国发展光伏产品的最大优势仍然是便宜的劳动力价格。“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发展很被动,此外中国光伏行业盲目跟风投资,造成产能过剩,是中国目前行业最大的问题。”光伏专家邝少平解释道。

盲目扩张

整个2011年,全国光伏厂家有近70%倒闭或处于停产状态,近20%的厂家生产负荷不足50%。

显然,光伏行业过度投资,产能过剩已经引起高层重视。

温家宝总理在本次人大会议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明确表示,“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建立促进新能源利用的机制,加强统筹规划、项目配套、政策引导,扩大国内需求,制止光伏、风能等产业盲目扩张。”“温家宝总理的报告是有导向性的,主要还是由地方政府来执行”,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研究员时璟丽表示,“对于光伏产业,国家可以实行一定的控制,这种控制更多的是引导和规范,而不是简单的打压,这是由国家能源发展整体规划决定的。”

从全世界角度看,2011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27.79GW,同比2010年的17.5GW,大幅增长62.97%。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

而这一成果的背后是2012年光伏组件产能约为50GW,这就意味着相比装机量,全球平均产能利用率不到60%。

“企业的行为有时会有盲目性,政府进行引导是必须的。但是光伏制造行业和市场不是一回事,对能源系统国家有规划可以控制,但是对制造业来讲,更多的是市场行为。企业扩大产能,不能强行限制。”时璟丽表示,“政府的声音很强硬,但是太多的社会资本进入这个行业,资本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查看更多>光伏组件查看更多>太阳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