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市场萎缩成定局 光伏企业“被转型”

2012-03-07 10:11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光伏光伏市场光伏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德国市场动荡与补贴降低对长期依赖欧盟市场出口的中国光伏企业造成重大打击,业内悲观情绪弥漫。迪思普研信息咨询公司高级市场分析师廉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德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市场,2011全年的光伏装机规模达到7.5吉瓦,仅去年12月份一个月份就新增装机容量3吉瓦,这样的装机速度与德国制定的2012年全年3吉瓦的装机目标明显失调。德国政府希望通过削减补贴来控制国内装机速度,减轻补贴带来的沉重财政压力。德国光伏市场波动与政策环境的改变,对长期依赖出口欧洲市场的中国光伏企业非常不利。”

同一时期,美国也一直并未停息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双反”调查。目前两家国内最重要光伏企业尚德和天合已经成为美国“双反”调查的重点对象。3月19日,美国对中国光伏企业征收惩罚性关税也将作出最终的定论。“一旦调查结果成立,国内光伏企业将陷入被征收高额惩罚性关税的处境。而随着当前光伏组件价格不断下降,组件企业的利润空间已经非常小,高额的关税将把国内很多光伏企业的产品拒之美国市场门外,”但廉锐同时强调,“美国光伏市场前景太大,即使征收高额税收,国内光伏企业也不会轻易放弃美国市场,而税率带来的直接影响则是提高了美国当地运营商的开发电站的成本。美国对中国征收高额关税的同时,也是以延缓美国太阳能产业发展为代价的,造成一种双输的局面。”

尚德电力投资者关系经理张建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光伏产业发展之初就是一个国际化程度很高的产业,上游有美国原材料制造,设备制造,下游有中国制造优势,大家的分工协作共同推动了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并不存在中国企业向某一个国家进行产品倾销的现象。目前,太阳能迎来了大规模应用发展契机,整个产业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技术提升的空间还非常大,太阳能产业也将向细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这些才应该是中、美、德共同关注的地方,而不是贸易战。”

据记者截稿时获悉最新的预测消息是,美国将会对天合、尚德征收不同的关税标准,但幅度不超过40%,对国内其他国内光伏企业征收超过100%的惩罚性进口关税。

毫无悬念,种种迹象显示,2012德国、美国光伏市场萎缩已成定局。

国内企业多途径避险求生存

目前光伏生产成本有了明显的下降,产品市场价格也从几年前的6美元/瓦降到1美元/瓦左右。成本的下降对光伏产业意味着大规模应用的时代已经到来,面对巨大的市场发展前景,尽管前路坎坷,国内光伏企业不会放弃任何光伏市场,包括美国、德国市场。

国内光伏企业仍在多途径寻找有效的“避风港湾”。据业内人士了解,光伏产品海外代工、海外建厂成为光伏企业规避双反风险的有效应对措施,这位业内人士说:“一些内地光伏企业多选择由中国台湾、韩国等光伏企业进行贴牌代工生产,以求将双反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查看更多>光伏市场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