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人物正文

施正荣:美对中企光伏反倾销调查将两败俱伤

2012-02-29 14:12来源:中国网关键词:光伏施正荣光伏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全球太阳能光伏业一直处境艰难,因主要市场欧洲的补贴不断减少以及全球太阳能板和部件产能过剩而陷入困境。最近一个引起极大关注的案例是,德国政府一直在与太阳能光伏业进行谈判,以便开始逐月降低固定的太阳能上网电价。美国贸易部门也开始就有关中国生产商在美国市场倾销太阳能板的指控展开调查,其中就包括尚德。

施正荣一直说,他认为未来太阳能光伏行业将进行整合,可能有利于尚德这样的大公司。尽管如此,该公司一直容易受到给太阳能光伏行业带来打击的各种问题的冲击。由于欧元和美元汇率波动引起的外汇损失,尚德第三季度亏损1.16亿美元,而上年同期盈利3,330万美元。该公司说,预计2011年实现收入30亿至31亿美元,较2010年的29亿美元有所增长。

施正荣在瑞士达沃斯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以下是采访内容。

问:你在澳大利亚获得了博士学位,并加入了澳大利亚国籍。这些经历对你的管理理念有何影响?

施正荣:我在澳大利亚悉尼住了14年。我刚开始去澳大利亚时只有23岁。当时我还很年轻。我在马丁·格林(MartinGreen)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博士学位,说实话,在那之前,我从未认为自己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科学家。我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完成了博士学位),创造了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纪录,后来又在格林教授的实验室工作了两三年。在那之后,凭藉我和格林教授的专利,我们筹得了约5,000万美元资金,成立了一个名为“PacificSolar”的公司,我被任命为研究副主任。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讲,这对我的职业生涯其实很重要。在那之前,我的背景和研究方向是激光物理,而在格林教授实验室的经历使我的研究方向转向了太阳能光伏。

问:你从事太阳能技术算是巧合吗?

施正荣:我结识格林教授纯属巧合。有一天下午五点,我敲开他的门,问他要不要请人。我说,我不想做全职,只是想做兼职研究助理或类似的工作。他说,好吧,进来吧。然后我们就开始聊起来,他了解了我的背景,知道我已经获得了硕士学位,我认为,根据其他中国学生的学历,他猜我至少比普通水平要高。我就是这样进入了太阳能光伏研究领域。

问:身为华人企业家,同时又是澳大利亚公民,你的这种双重身份是否是你取得成功的关键?

施正荣:我认为这对尚德公司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如果你看看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和核心特质,你就会发现其中的许多方面与我在澳大利亚的经历有关。我得以深入了解西方文化,包括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当然,我也保留了中国文化的精华,如果你了解我们公司的管理方式,你就会知道,我们是一家拥有全球管理团队的跨国公司。在地区销售和运营中,我们的确依赖本土文化、本土人才和本土语言来树立公司的形象。此外,众所周知,澳大利亚有着领先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技术,这也给了我们研发和创新上的领先优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查看更多>施正荣查看更多>光伏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