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光伏产业如何突破成长“天花板”

2012-02-20 11:48来源:OFweek太阳能光伏网关键词:光伏光伏产业光伏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光伏产业启动国内需求市场,无非是从自建光伏电站和太阳能建筑一体化两方面着手,而业内向往的光伏发电走入普通家庭,目前还是画饼充饥。孟宪淦则认为,如果中国光伏企业想继续发展,就要改变策略和方法。原来国内光伏企业是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优势在国际市场打拼,这条路现在已经走到尽头。2012年,我国光伏产业要度过‘寒冬’,必须摆脱光伏原料和产品“两头在外”的尴尬境地,创新技术降低多晶硅的生产成本,同时大力挖掘国内市场以吸收消化快速增长的产能。

当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光伏发电整个产业链价格的大幅下调,使光伏发电这条主线显得特别清晰。远东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伯民表示,我们正处在一个能源发展的转折点上,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总是要用完的,太阳能是人类生存的最后屏障,化石燃料或将完会消失。但是,这种转变发生的速度不仅仅取决于技术和业界的努力,还取决于政府智慧的、前瞻的政策。

光伏产业目前正处于发展低谷。在这进一步产业调整的机遇面前,我们没有理由,更没有时间犹豫、观望,应加快结构调整,提高质量,向高端领域发展,科技引领,抢占产业制高点,应对来自其他国家的竞争,突破产业成长的“天花板”。这无疑需要产业“创造性破坏”的力量,推动产业颠覆时刻的出现,而这个时点一旦来到,整个产业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唯一的幸存者是顾客——他们的需求仍然成立。这力量也许是技术进步、能源压力等复杂因素的使然。

“十二五”期间,政府将集中支持骨干光伏企业,“十二五”末将形成1-2家5万吨级多晶硅企业,2-4家万吨级多晶硅企业;1-2家5GW级太阳能电池企业,8-10家GW级太阳能电池企业;3-4家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光伏专用设备企业。事实上,面临产能过剩、不掌握核心技术等问题,光伏产业如何能突破成长“天花板”,增量产能不能在行业成长中快速得到消化还有待观察。也正因为如此,政府扶持资金的投向不仅要看企业的大小、是否有国资背景,还要看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资金的真实投向,“一路绿灯”反而不利于资金的使用和行业的发展。有专家指出,光伏产业的成长不仅要实现技术突破,还要冲破政策体制上的瓶颈,完成庞大的体制改革系统工程。

所有对产业发展的思考与总结,都会带给我们更加深刻的反思,光伏产业的突破,也许就是我们光伏人的自我突破。光伏产业正在引领深层次、全方位的变革,无论是生产工艺、转换效率和商业模式都在进行着新一轮的创新和变革。不久,我们也许在真正意义上打通“光伏中国制造”与“光伏中国应用”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进而形成一个新兴产业,主导一种新兴能源,带动中国经济实现结构调整、产业升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