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人物正文

悲情光伏巨人施正荣的2011五种表情

2012-01-05 11:30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关键词:光伏施正荣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类似的章鱼断腕事件还有两件:3年前,施正荣为保证上游原料供给,以参股的方式与辉煌硅材料和环太科技合资组建了一家新公司辉煌硅能源,但在2010年6月,这个施精心打造的产业联盟宣告解散;2年前,施正荣曾高调向外界推出一种“革命性”的高转化率技术“冥王星”,也在最近半年不断传出“遭遇挫折”传闻,直接原因是迟迟不能实现产业化。尽管上述事件造成的实质影响尚不足以动摇尚德的根基,但在恰逢尚德的主业电池组件利润下滑的2011年,业内怀疑尚德是否还名副其实的声音越来越大。

尚德赚钱能力的下降,是外界质疑尚德的核心。其高成本主要源于上游硅料和硅片环节的缺失。在业内,以英利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无不践行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布局,但施正荣对此举一直保持距离,他采取了更为稳妥的方式—通过少量参股的方式介入上游环节。他称其为“虚拟垂直一体化”。但这并没有自己直接投资可靠,加之2010年又是典型的硅片厂强势的年份,尚德利润率的持续下滑不可避免。

施正荣吸取了教训,今年1月15日,尚德在镇江投资的全资控股硅片厂荣德奠基,但施给这个工厂的任务是只需满足尚德50%的硅片供给。在饱受上游成本压力之后,施的这一保守策略显示出其对垂直一体化真实的态度—不是不为,而是不想为。

蔡世俊解释了施的逻辑:行业兴起时,都会在上游产生垄断利润,但长期看还是得市场者得天下。光伏制造业为降低成本,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投资上游产业链,这导致整个行业被推上了一条资金投入的跑步机。但传统市场一旦萎靡,或者技术路线发生更迭,这些投资将成为沉重负担。“如果哪天出来一个新技术,你那些多晶硅厂(投资动辄几十亿元)怎么办?总不能炸了吧?”施正荣说。

这解释了施为何坚定往下游走,深入国际市场布局得同时进入光伏电站领域。与此同时,他还对任何新技术保持了最好得包容性。“你很难判断哪一个方向是对的,但你必须考虑它的可能性。”施正荣希望尚德能够做到一旦某个方向是正确的,就可迅速在这个方面快速成长。

为此,施正荣必须要忍受阶段性的低利润痛苦和尝鲜失误带来的损失—对于大多数上市公司来说,这是难以承受的,但对于施来说却不在话下。“我们不追求最高利润率,而要可持续的利润率。”他似乎对眼下这些对“技术性”的质疑并不在意。

“科学家”

以尚德的整体实力,施正荣本不必冒这样风险。赛维LDK董事长彭小峰就持这一观点。他认为只要有市场占有率和资金实力,就具备了随时整合创新技术的可能。但一位光伏界资深人士评论说,施正荣不是那种精明的人,他只是做了他想做的事,而不是商业操作需要他做的事。那么,施正荣想做的到底是什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