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报道正文

光伏行业“过冬”亟需政府出手

2011-11-30 09:58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关键词:光伏光伏行业政府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当前步入残酷的整合期

当前,只有在光伏行业内的人士才深深地知道:在中国光伏市场盛宴的背后,等待他们的是巨大的危机、挑战和机会。今年6、7月份以来,市场突变,价格暴跌,数十家企业关闭,数百家企业停产、半停产,数家在美国上市的著名企业股价从每股二、三十美元跌到当前的三、五美元,潜在着被国际资本收购的危险,一场残酷的行业整合已经到来。这个整合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世界光伏市场供求关系严重失衡。从今年初到现在,光伏组件的产能增加了54%,而需求仅增加了19%。中国目前已有的光伏组件产能为30GW,其他国家的产能为20GW,而2011年世界光伏电站的安装需求量应当在20GW左右,即仅中国已有的产能就超过世界需求的50%。

另一方面,中国光伏产品的出口市场开始严重受阻。过去中国光伏产品市场的95%以上是对国际市场出口,目前这个市场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是国际光伏市场,特别是过去占世界市场70%的欧洲市场不再复制过去几年始终保持每年100%以上的增长幅度,安装大国意大利、德国对光伏电站的补贴幅度明年还将继续下降15%左右;二是随着世界光伏市场竞争环境的重大变化,特别是美国、德国数家大型光伏生产企业的倒闭、限产,矛头直指中国非市场化竞争的批评之声日趋严重,美国对中国甚至祭起了“双反”的贸易保护大旗,一场贸易摩擦之争无可避免。总之,中国的光伏产品原有的高增长、大规模的出口市场变得日益复杂。

正是供求关系的急剧变化,造成了世界光伏市场整个产业链产品价格惨烈暴跌。从今年初到现在,原材料到终端各个环节产品的价格跌幅都在60%以上,仅以多晶硅原料为例,从年初的70多万元一吨跌到目前20万元左右一吨,这已是大多数多晶硅生产企业成本点以下。它造成的后果就是一段时间的信心没有了、市场没有了。与此同时,中国光伏企业数量和产能却是巨大的,2008年,中国的光伏产品生产企业数量不足百家,而目前已在400家以上,其产能在2009年就已供大于求。价格暴跌、产能过大,其结果只能是行业的残酷整合。

光伏行业此次整合“残酷”是因为:市场的信心、产品的价格通过一段时间会重新恢复、调整定位,可大部分中小光伏产品生产企业再难有生存空间。在其他行业,特别是需求多层次、多样化的行业,会给一个新生中小企业3-5年慢慢调整、发展的机会,可本次整合对大多数中小光伏企业而言完全没有机会,这是光伏行业性质决定的。从传统能源发展史来看,无论是煤炭、石油都是向大规模化迅速聚集,并最终形成垄断。作为能源行业的光伏产业也不可能改变这种发展轨迹,加上光伏企业的平均资产规模远大于其他行业,这都决定了光伏行业的整合相比其他行业将更加惨烈、更加无序、经济成本更高。目前,近两年新设立的大批中小光伏产品生产企业,有的已经关门,有的正在关门之中。中国的光伏产品生产企业,在未来10年必将形成不超过20家的行业巨头,未来20年不超过10家的态势。结果是一定的,但过程是否是最优选择?资源是否达到最优配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