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市场正文

十年WTO在雨中 河北光伏搅动产业半边云

2011-11-24 09:43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关键词:光伏WTO英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入世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公平的贸易方式,还进一步为企业打开了世界眼光。”靳保芳说,“我们通过与外方合资,在美国上市等方式,提升了技术、融得了资金,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建立起了优势。”

十年来,晶龙集团从一个只有10多名员工、3台单晶炉的小厂,发展成为一个拥有30多家控股和全资子公司,员工2万余名,固定资产230亿元生产太阳能光伏产品的跨国大集团。

3、有烦恼更有收获

尽管“双反”事件让众多光伏企业烦恼不已,但回望走过的十年,却是收获中满是欣慰。“其实,入世对于中国的好处,不仅是经贸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观念和理念的改变。”中国加入WTO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曾如是说。

对于这一点,英利与晶龙都有着切身的体会。

2010年,南非世界杯足球赛赛场上,首次出现了四个汉字“中国英利”。前不久,英利又宣布成为巴西世界杯的赞助商。而以足球展开的全球品牌宣传只是英利品牌国际化推广之路的策略之一。“这说明,企业有了放眼全球的视野和气概,这是企业更加开放的表现。”专家说,“中国加入WTO十年来,拥有外向型基因的中国新能源企业得风气之先,开始迅速扩张之路,其营销思维、经营管理模式、科技创新能力等也受到海外影响,在借鉴与学习中不断提升。”

对此,靳保芳的理解是:不与高手过招,就难以找到差距,学到真功夫。

2008年,为了进一步提高晶龙产品的国际化标准,晶龙选择了世界上品质要求最严、最高,引领世界光伏产业潮流的美国SUNPOWER公司,给他们做来料加工。刚开始,企业根本摸不清人家的技术标准,自认为不错的产品屡被退回。晶龙在合作中学会了如何一步步提高产品技术标准。“要想生产出世界上最好的产品,首先要与国际标准接轨,生产出适合国际需求的好产品。”靳保芳说,由此,晶龙参照国际标准,拉开了生产管理流程再造的序幕。实施三大流程再造:建立(IQC)流程,就像是材料入库的“海关入境卡”,对原材料的进厂实施严格检验把关;建立(OBA)流程,就像是产品出口的“国际护照”,产品无论出口到哪里,产品质量参数一目了然;规范过程检测(IPQC)和出厂检测(OQC)流程,就像是产品质量的“工艺保证书”,产品走到哪里,生产制作情况一清二楚。“下一个十年,中国光伏产业或许会面临更加激烈的贸易竞争,我们依然应该坚持WTO的贸易规则。因为,作为全球的太阳能光伏产业恰恰是在这个原则下诞生、发展并壮大起来的。”英利与晶龙的领军者认为,只有真正以国际贸易法则思考问题、以国际贸易游戏规则参与全球化并融入世界,中国光伏产业才能持续保持领先,河北光伏产业才能打造自己的新优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