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市场正文

背膜国产化迟迟不能实现 光伏产业痛点难除

2011-11-15 09:58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关键词:光伏背膜光伏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产化仍需时间金钱

那么,李俏的希望什么时候才能变成现实呢?

“也许1~2年,也许3~5年,也许更长时间。”济南三爱富氟化工有限公司业务员王贵军做出这样的判断。

之所以没有底气,因为王贵军深知这其中“水有多深,路有多难。”

据王贵军介绍,光伏背膜之所以要采用含氟材料,看重的是氟材料的强度、寿命、耐候性和抗酸碱、耐腐蚀性以及抗紫外线照射性。但大家都知道萤石资源的稀缺和珍贵,都明白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是大势所趋。所以都希望开发一种既能满足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要求,又不会大幅增加成本的含氟量最少的产品,最终,美国杜邦公司以其强大的科研开发实力,率先成功开发出只含一个氟原子的聚氟乙烯复合材料。并经过不断改进和改性,提升其聚氟乙烯薄膜的性能,抢占了光伏市场。

但由于杜邦公司对其聚氟乙烯专利技术严格保密,以致25年来,聚氟乙烯光伏背膜都由杜邦一家垄断。为改变中国光伏产业受制于人的现状,中国企业也进行了有益探索。东部一家企业,甚至组成专门攻关小组,投入巨资开发了十几年,但至今一些关键环节仍未突破。

“十一五”以来,济南三爱富氟化工有限公司也组织精兵强将,攻关聚氟乙烯,并取得可喜进展。目前,公司已经建成一套50吨/年小型试验装置,并成功生产了十几吨样品。但与杜邦公司产品相比,无论流变性、拉伸性还是制成薄膜的强度、光洁度以及粘合牢度,均有一定差距,无法满足光伏背膜的需求。

“其实生产聚氟乙烯的工艺、设备以及控制系统等环节和设备,均已经国产化,关键就是配方我们还没有掌握。由于生产这种产品时需加入10多种添加剂,每种助剂哪怕只有微量的区别,生产出来的产品性能都会出现较大差异。再说,即便将聚氟乙烯树脂开发出来了,还需要攻克加工成膜过程所需的嵌入剂,这又是一道难关。因此,看似胜利在望,实际上,没有2~3年甚至更长时间是不行的。”王贵军坦诚地说。

为避免中国光伏产业受制于人,继成功攻克离子膜烧碱用“膜”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在国内率先生产出高端聚四氟乙烯的山东东岳集团,专门组建了“太阳能膜研究室”,开始了艰难试验和攻关。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