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太阳能一直被人们称为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但当把太阳能转化为人们可利用的能量时,污染问题随之而来。众所周知,太阳能电池的主流材料是晶硅体材料(包括多晶硅、单晶硅),其中,多晶硅是整个太阳能电池产业的命脉。其生产规模一度呈井喷式增长。生产多晶硅是一个提纯过程,金属硅转化成三氯氢硅,再用氢气进行一次性还原,这个过程中约有25%的三氯氢硅转化为多晶硅,其余大量进入尾气,同时形成副产品"危险物质"--四氯化硅。
四氯化硅生成量
一、副产物“四氯化硅”多晶硅产业的病痛
随着我国多晶硅总产量的逐年增多,多晶硅生产的副产物四氯化硅的安全和环保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安全处理四氯化硅已开始制约多晶硅产业发展。因此,中科院多晶硅材料专家多次不无担心地表示,伴随着多晶硅产量的扩大,副产物回收处理也要跟上。否则,大规模生产将对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带来极大的隐患。提高多晶硅副产物四氯化硅的资源化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是多晶硅企业的绝佳出路。如今,市场容量有限,无法消化数量庞大的四氯化硅。因此,四氯化硅已成为多晶硅产业的"病痛"。
四氯化硅的危害程度
四氯化硅---遇潮湿空气即分解成硅酸和剧毒气体氯化氢,对人体眼睛、皮肤、呼吸道有强刺激性,遇火星会爆炸;氯气的外逸则可以使人出现咳嗽、头晕、胸闷等病状,并导致农作物大面积减产和绝收。每生产1个单位的多晶硅产品就会生成10多个单位的强腐蚀性有毒有害的副产品──四氯化硅废液。而每生产1吨多晶硅,就产生4吨以上的四氯化硅废液,这一酸性腐蚀品对眼睛和呼吸道会产生强烈刺激作用,接触后将引起皮肤组织坏死。
导致四氯化硅污染严重的诱因
四氯化硅---这种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的有害废液本应由各生产企业专门处理,然而,一些生产和运输企业为赚取不法利润,跨地区运输和排放未经处理的四氯化硅废液,给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恢复的破坏。一些多晶硅企业未经严格审查就""有意无意地""将四氯化硅交给无资质企业和个人处理,以降低成本。"从而产生一些运输公司以省外四氯化硅处理企业名义,与多晶硅企业签订业务合同,而在运输途中将四氯化硅交给个人违法排放,以此牟取暴利。
四氯化硅处理方法
当前国际上主要有两种方法处理四氯化硅:方法之一是在高温高压下利用氢气将其还原为多晶硅的主要原料三氯氢硅,其一次转化率是关键;方法之二是利用四氯化硅生产高附加值的气相法白炭黑。国外主要的多晶硅公司如德国瓦克、日本德山等采用的是后一种方法,既生产多晶硅又生产白炭黑,把气相法白炭黑和多晶硅生产紧密结合,形成一个资源互补,互相利用,共同发展的产业链。
二、太阳能无污染为何四氯化硅污染事件屡屡浮现
注:2011年四氯化硅污染事件呈多发趋势
湖北随州南湖渔场遭600吨四氯化硅废液污染
2011年4月,600吨四氯化硅废液通过湖北钟祥城市排水管网大量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从而导致了湖北南湖渔场遭偷排的约600吨四氯化硅废液污染,400吨鱼和5亿颗人工孵化鱼卵死亡,湖北钟祥城市排水管网也因这批废液瘫痪两个多月。与太阳能产业密切相关的四氯化硅污染也开始浮出水面。
污染严重性:市城市污水处理厂经济损失11万元,南湖渔场经济损失337万元。
河南省濮阳境内发生四氯化硅泄漏事故
事故现场如雪后白茫茫一片
位于河南省濮阳县柳屯镇西没岸村的一家废品收购站内,一辆车牌号为辽D0209A储运四氯化硅的车辆发生泄漏。事发后,濮阳县政府迅速启动紧急预案,事故现场附近多个村庄的群众被及时疏散。经过4小时,泄漏的化学品成功得到处置,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污染严重性:导致周围数百平方米的草木枯萎,上百只畜禽死亡
甘肃省四氯化硅的汽车发生泄漏
2011年9月4日16时40分,甘肃省境内316国道一辆装有四氯化硅的汽车翻倒发生泄漏,遇雨形成雾状气体,致使与公路并行的陇海铁路陇西至鸳鸯镇间接触网受到腐蚀,供电跳闸,造成陇海铁路上行线客车T114次(兰州-杭州)、T54次(乌鲁木齐-上海),下行线客车K595次(杭州-乌鲁木齐)3趟列车在该区间停车,陇海铁路上下行行车中断。
总结:据有关报道,2011年年初在北京全国能源会议上,国家能源局负责人就曾强调,引导我国光伏发电产业健康发展。加强行业规划和准入管理,建立产品能耗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控制能耗高、污染重的光伏发电产品生产"。可见,随着光伏业发展的突飞猛进,安全与环保问题已不容忽视,当我们感叹太阳能带给我们诸多惊喜的同时,我们是否考虑周全其能量转换过程中的危害呢?
光伏百科:
四氯化硅:主要用于制硅酸酯类、有机硅单体、有机硅油、高温绝缘材料、硅树脂、硅橡胶等,也用作烟幕剂。在潮湿空气中水解而成硅酸和氯化氢,同时产生白烟。对皮肤有腐蚀性。外观无色或淡黄色发烟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受热或遇水分解放热,放出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其健康危害主要对眼睛及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高浓度可引起角膜混浊,呼吸道炎症,甚至肺水肿。皮肤接触后可引起组织坏死。泄漏后,大量四氯化硅与空气中的水汽结合释放出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其灭火方法主要是干粉、沙土,但禁止用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02月17日,中国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发布《关于发放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反补贴措施期终复审调查问卷》的通知。原文见下:关于发放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反补贴措施期终复审调查问卷的通知【发布单位】贸易救济局【发布文号】商救济进一局函〔2025〕30号【发文日期】2025
近期,印度光伏制造商WaareeEnergiesLimited宣布,其位于印度古吉拉特邦Navsari区Chikli的Degam村的1.4GW太阳能电池工厂正式投产。该工厂包含三条PERC电池生产线,每条年产能467MW,最大可生产210mm×210mm规格的电池片,日均产能达448,800片,核心设备使用寿命为5年。根据Waaree今年早些时候曾宣布,
当地时间2月12日,2025印度国际太阳能光伏展览会(IntersolarIndia)在印度古吉拉特邦Helipad展览中心盛大开幕。作为光伏和储能领域的创新先锋,首航在本次展会中向来自全球的参会者展示了其系列光储系统解决方案,为印度市场提供高效、可靠的清洁能源技术支持,助力印度实现能源转型目标。光储系列解
2月14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2月10日-2月14日)。政策篇重磅!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政策发布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通知指出,按照价格市场形成、责任公平承担、区分存量增量、政策统筹协调的要求,
2月13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度第6次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转付情况的公告。2024年12月,财政部下达公司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年度预算841294万元,其中:风力发电403529.5万元,太阳能发电422381.5万元,生物质能发电15383万元。全文见下:按照《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
2月13日,中广核新能源披露2025年1月发电量。根据公司初步统计,2025年1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发电量1527.6吉瓦时,较2024年同比减少7.5%。其中,中国风电项目增加9.4%,中国太阳能项目增加18.2%,中国热电联产及燃气项目减少5.1%,中国水电项目减少3.3%及韩国项目减少34%。
2025年2月13日,云南省统计局发布2024年云南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产品生产情况。其中,风力发电量374.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6%;太阳能发电量281.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1.0%;发电量中清洁电力(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比重为86.3%,较上年同期提高2.7个百分点。原文见下2024年云南规模以上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近日,中节能太阳能公司联合设备厂家研发的万吨级集装箱式智能组件回收示范线在湖北监利电站项目成功落地。据悉,该示范线是国内第一套具备万吨级处理能力的可移动集装箱式组件回收设备,拆解效率高达60块/小时,回收所得铝边框、玻璃等产物的纯度均超99%,从组件上料到各组分
1月24日,在中国气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2024年中国风能太阳能资源年景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正式发布。《公报》对2024年全国风能太阳能资源情况和相对过去10年、30年平均资源量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能源行业相关企业可以据此对2024年度风光发电量进行复盘、评估,从而针对性优化生产流程,
2月4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布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包括碲,碲是生产碲化镉(CdTe)薄膜太阳能电池所需的原材料。原文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有关规定,为维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2025年1月7日,广州公用新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陈平燕,注册资本4000万人民币,公司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经营范围包括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光伏发电设备租赁、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以及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等。天眼查资料显示,广州公
2025年02月17日,中国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发布《关于发放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反补贴措施期终复审调查问卷》的通知。原文见下:关于发放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反补贴措施期终复审调查问卷的通知【发布单位】贸易救济局【发布文号】商救济进一局函〔2025〕30号【发文日期】2025
2025年2月14日,硅业分会发布1月份硅产业供需分析,详情见下:工业硅据安泰科统计,2025年1月份工业硅少量去库,库存消耗量为2.0万吨,其中,1月份供应量(包含97硅和再生硅)为35万吨左右,需求量(包含出口预测)为37万吨左右。截至1月底,工业硅行业库存为93万吨左右(截止1月31日仓单量为31.8万吨
2月6日,挪威硅烷和多晶硅生产商RECSiliconASA(RECSilicon)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RECSilicon2024年第四季度持续经营收入为2970万美元,而2024年第三季度为3280万美元。该公司还报告持续经营的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亏损为530万美元,而上一季度的EBITDA亏损为640万美元。
2月6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青海省2025年一季度“开门红”若干举措》,旨在推动重点项目稳产满产投产,确保全省经济良好开局。其中提到,推动重点项目稳产满产投产。加快海东红狮10万吨多晶硅、东耀智显新型显示模组、南玻日升10万吨多晶硅、莱德宝20GW单晶拉棒等项目投产。实施传统产业优化
2025年2月7日,硅业分会发布1月份硅产业产量分析,详情见下:工业硅据安泰科统计,1月份工业硅全国总产量31.42万吨,环比减少15.01%,同比减少2.57%,排名前四的地区为新疆、甘肃、内蒙和云南,全国开工率为53.18%,较上月小幅减少,主要原因是:北方地区,部分厂家在低迷市场行情下停炉减产,其余厂家
本周逢春节假期,多晶硅企业整体暂无规模性签单,多晶硅市场价格维持稳定。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为3.90-4.5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4.17万元/吨,n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为3.80-4.1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90万元/吨,p型多晶硅成交价区间为3.20-3.6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40万元/吨。本周多晶硅企业正常执
1月22日,硅业分会公布最新多晶硅价格。本周多晶硅成交价格持平。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为3.90-4.5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4.17万元/吨,n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为3.80-4.1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90万元/吨,p型多晶硅成交价区间为3.20-3.6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40万元/吨。本周多晶硅有新增签单企业数量
1月20日,应急管理部发布《多晶硅安全生产规范(再次征求意见稿)》,文件规定了采用三氯氧硅还原法、硅烷流化床法生产多品硅的企业在设计、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以及在生产、储存、应急处置环节的安全要求。适用于采用三氯氢硅还原法工艺、硅烷流化床法工艺生产多品硅的企业。全文如下:关于公开征求《
1月15日,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强势上涨,一举突破44000元/吨,创下上市以来新高。截至昨日收盘,多晶硅主力合约涨幅为1.58%,持仓量增至3.1万手。有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多晶硅期货价格波动主要受现货市场价格带动。根据硅业分会最新报价,本周硅料价格迎来三连涨,其中p型多晶硅涨幅最大,成交价区间为3.
1月10日,商务部发布公告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商务部决定自2025年1月14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所适用的反补贴措施进行期终复审调查。相关阅读:商务部:对美、韩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反倾销措施期终复审调查详情如下:公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
1月10日,商务部公布对原产于美国和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所适用的反倾销措施发起期终复审调查。根据商务部建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在反倾销措施期终复审调查期间,对原产于美国和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继续按照商务部2014年第5号公告、2017年第78号公告和2020年第1和21号公告公布的征
保利协鑫(GCL-Poly)旗下子公司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将为赢创工业(EvonikIndustries)和保利协鑫能源控股(GCL-PolyEnergyHoldings)的新合资企业提供四氯化硅、多晶硅生产的副产品,该合资企业将生产气相二氧化硅和超纯四氯化硅。该新的20,000MT合资工厂将建设在中国江苏省徐州,为不同行业提供超纯材料。超纯四氯化硅还将由江苏中能硅业买回,用于多晶硅生产。此举是保利协鑫计划利用现有设施并多元化其市场足迹的一部分,有可能为多晶硅生产降低材料成本。保利协鑫董事长朱共山表示:“致力于促进太阳能在全球范围内
多晶硅工艺提高后,完全能够实现清洁生产。产业发展初期,生产规模小,副产物处理技术不完善,部分副产四氯化硅通过水解及贮存等简单的处理方式,给行业带来负面影响。伴随产业规模扩大,简单的副产物处理方式已不能适应大规模生产需要,为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安全环保生产,以中硅高科为代表的企业深入研究四氯化硅氢化技术,将其转化为原料三氯氢硅,实现了多晶硅生产系统的闭路循环,以此降低多晶硅生产成本。舆论误导 2007年,中国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光伏产品生产大国,当年多晶硅产量1130吨,突破千吨大关,中硅高科当年产量506吨,约占全国50%,列首位,成为业内外关注焦点。20
8月26日,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10万吨/年四氯化硅冷氢化节能降耗技改项目奠基开工。据介绍,该项目总投资6亿元。项目投产后,每年可节约用电2.5亿千瓦时,降低生产成本1.5亿元,年可新增销售收入3亿元、利税1亿元,对促进企业节能减排、降本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中电投全资子公司黄河水电新能源分公司多晶硅生产二线氢化氯化装置转化率创新高,氢化炉四氯化硅单程平均转化率达到27.1%,创国内领先水平。多晶硅二线氢化氯化装置转化率是制约多晶硅产量与成本的重要因素。检修后四氯化硅进料至今,氯化氢化装置已连续稳定运行一个月。为进一步提升氢化炉的四氯化硅转化率,新能源分公司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就此问题进行技术攻关,通过调整部分关键工艺参数,加强设备日常运行维护,规范员工日常操作行为等措施,使氢化炉四氯化硅转化率不断提升。经监测,氢化炉四氯化硅的单程平均转化率为27.10%,粗三氯氢硅的产量平均每天接近80吨,三氯氢硅精馏
从中电投集团获悉,日前,中电投黄河公司新能源分公司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套完整的冷氢化技术,实现了多晶硅生产中副产物四氯化硅循环回收利用,成功解决了制约我国多晶硅行业发展的四氯化硅转化技术难题,打破了国外对这一先进工艺的垄断,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多晶硅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副产品四氯化硅,生产1公斤多晶硅会产生13至16公斤的四氯化硅。而废弃的四氯化硅所产生氯化氢气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怎样处理大量囤积又无用的的四氯化硅,成为国内多晶硅企业头疼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中电投黄河公司新能源分公司科研团队展开科研攻关,通过对氢化炉硅粉给料系统及流化床反应器进行
近日,大全新能源宣布突破多晶硅四氯化硅氢化关键技术。据悉,生产多晶硅同时产生的大量四氯化硅,可以回收再转化成生产多晶硅的原材料,但过去由于技术不成熟,造成这种原材料的大量浪费。4月12日获悉,市级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多晶硅生产中四氯化硅氢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正式结题验收。这种回收利用技术目前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多晶硅是光伏产业的原材料。项目承担单位重庆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坦言,多晶硅的副产物四氯化硅,可以转化为生产多晶硅的原材料三氯氢硅,但如果四氯化硅难以回收,那么多晶硅的原材料很大程度上就被浪费了,而且还会对环境造成影
青海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分公司承担的青海省“123”科技支撑工程项目“多晶硅生产四氯化硅循环利用产业化技术”进行了验收和成果鉴定。该项目引进国外先进的氢化炉硅粉给料系统及反应器,在泡罩改造改善四氯化硅低温氢化流化床气体分布结构上进行再创新,通过对流化床阻力降、催化剂添加量、氢气与四氯化硅的摩尔比等工艺条件上进行了优化,提高四氯化硅生产三氯氢硅的单程转化率达到26%,大幅度的降低了多晶硅生产过程中四氯化硅的排放,实现了低能耗生产。该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可以在同行业内
12月19日,青海省科技厅高新处组织部分专家在省科技创新服务大厅会议室召开了“中电投新能源分公司多晶硅生产四氯化硅循环利用产业化技术研究”项目验收及成果鉴定会。与会专家通过鉴定认为:中电投新能源分公司承担的多晶硅生产四氯化硅循环利用产业化技术研究项目的创新点在于,能通过化学反应将多晶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四氯化硅转化成生产多晶硅的原料三氯氢硅,实现副产物的综合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单套装置每年可转化2.3万吨有害四氯化硅,可生产2.2万吨三氯氢硅,同时具有电耗低优点。每年可节电约1400万千瓦时,该技
4、设备折旧:在财务制度中,折旧是指企业固定资产折旧,为了便于从生产运营角度进行讨论,这里笔者主要是对设备折旧进行论述。设备投资本来就是一个固定值,对多晶硅生产成本而言应该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但是从财务方面来讲,其对多晶硅生产成本影响还是挺大的。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设备固定投资、设备折旧年限的计算方法和实际产能这三个方面。4.1、设备固定投资:对于国内目前已建成的多晶硅生产企业而言,单位建设投资差异是非常大的。对于09年以前已开始建设的年产3000t规模的多晶硅项目而言,单位建设投资成本在120美金/kg以上,而现在新建年产5000t规模的多晶硅项目单位
日前,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牵头的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多晶硅副产物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顺利通过科技部863计划新材料领域办公室组织的验收,该项目包括两个课题:“高性能气相二氧化硅制备工艺技术研究”和“气相二氧化硅表面处理及尾气循环利用技术研究”。这标志着多晶硅副产物利用这一国家级技术难题在我公司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863”计划项目《多晶硅副产物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验收会多晶硅副产物—四氯化硅的综合利用一直是多晶硅规模化生产的技术瓶颈,即便采
据悉,青海省两家多晶硅生产企业已基本实现了四氯化硅废液的循环利用。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目前每天生产多晶硅会产生四氯化硅271吨,通过高温氢化处理全部转化为三氯氢硅,整个多晶硅生产实现闭环处理。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采用低温氢化方法,将四氯化硅、氯化氢、氢气与硅粉在500℃下反应产生三氯氢硅,实现了工艺装置的循环闭路生产。为避免废液污染,采用将四氯化硅通过高温氢化、低温氢化或氯化氢的方法就地转化为多晶硅生产的中间产品三氯氢硅,是解决四氯化硅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有效途径。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