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市场正文

福建省LED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1-07-07 23:23来源:国家统计局福建调查总队关键词:LED光电福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核心技术。目前LED相关专利基本被发达国家控制,福建LED产业缺乏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厦门、莆田、漳州反映,大部分LED企业关键零部件、重要材料和专用设备基本依赖进口或由珠三角、长三角企业提供。如漳州市蓝田开发区的富顺、锦达等应用企业生产的高中档产品多选用日本或台湾的芯片;莆田新世纪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LED背光源产品中的LED模组依靠进口,其进口价值占产品总值的40%;长汀县艾拓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设备也依赖进口。

(二)产业链发展不平衡,配套性差。LED产业链主要由衬底材料制作、外延片生长、芯片制备、封装和下游应用产品生产五部分组成。尽管福建LED产业基本涵盖产业链上、中、下游,但企业大多数仍然以加工型为主,企业间重复建设较多,产业链发展不平衡、配套性较差。一是产业链发展不平衡。厦门市LED产业呈倒金字塔发展模式,即上游较强,下游弱,下游产业大项目不多,产品应用开发不足;泉州市LED企业主要分布在封装、应用等中下游低附加值环节,较少涉足上游附加值高的衬底、外延片、芯片等;莆田市不少LED企业产品性能品质趋同,产业链互补性不强。漳州市大多LED光电企业主要从事应用产品的开发生产,主要涉及节能照明,产业链仅延伸到封装,上游的芯片、外延片几乎处于空白。二是产业群集聚效应弱。除厦门外,福建其他地区LED企业分布较分散,且由于在质量、成本和标准方面的差距,上、中、下游产业链之间缺乏配套与协作,产业群集聚效应弱。如厦门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芯片主要销往广东、浙江、江苏等地,而漳州市蓝田开发区的富顺、锦达等应用企业生产的高中档产品多选用日本或台湾的芯片;永定县德泓光电有限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及主要配件,如LED二级管、蓄电池、芯片等主要从深圳、东莞及台湾等地外购。

(三)人才缺乏。福建LED高新技术人才资源较为短缺,人才总量偏少,结构不合理,尤其是缺乏中高级专业、复合型人才,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领军人物更是稀缺。一是熟练技术工人紧缺。如:莆田市莆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目前缺工100人,缺工率达30%;尤溪县澳莱特照明有限公司目前招不到熟练技术工人;长汀县艾拓电子有限公司目前熟练工人缺60人,缺工率达37.5%。二是高级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欠缺。如:长泰县立达信集团目前拥有LED科技人才308人,尚缺110人,科研人才128人,尚缺52人;泉州和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拥有高级技术人才2人,缺口4-5人;福建嘉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反映管理人才招聘较困难,高学历、有经验的高端人才较短缺,目前高级技术人才缺16人;永定县德泓光电有限公司目前拥有科研人才6-7人,缺口3-4人。

(四)企业融资困难,资金短缺。由于LED行业投入成本高,产出效益慢,企业资金来源主要来自银行贷款,但银行融资抵押、质押要求高,造成企业融资较困难。如:福建海峡彩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年产计划达2亿元,由于资金短缺,月均产能仅500万元;永定县德泓光电有限公司目前流动资金缺口1000万元;莆田市莆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莆田科普锐光电有限公司反映:由于担保物不足,企业无法实现融资,无法扩大生产规模;泉州和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投资4亿元,尚需融资2亿元,由于缺乏有效抵押物,目前资金筹措举步维艰。

(五)扶持力度还不够。部分地方在人才、资金、产业研发等方面缺乏具体措施。如:人才方面,尚未就LED产业人才引进制定针对性的配套措施,对高级人才的吸引力不足;资金方面,未针对企业融资困难进行具体扶持。莆田部分企业反映,当前LED产品仍属新兴产品,企业在研发、市场开拓等需要大量资金,迫切需要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如:福建莆田科普锐光电有限公司研发、原料成本占产品销售收入的90%,上缴各类税负占5%,企业当前亏本经营。

四、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增强产业集聚效应。一是继续抓好配套项目、龙头项目建设,完善产业链,壮大产业群,增强产业集聚效应。二是强化产业集群的研发体系建设,加强产业集群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快发展产业集群内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产业集群的信息体系建设。

(二)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建立LED人才培训及储备机制。一是通过依托高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创办培训、试验基地,大力培养产业的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二是通过技能培训鉴定站的工作,引导企业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和参加职业技能竞赛,提高企业员工素质,促进产业持续发展。

(三)加大资金投入,拓宽融资渠道。一是设立LED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主要用于公共技术平台的搭建、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LED和太阳能光伏应用示范工程补助、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奖励。二是充分发挥科技三项经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的引导作用。三是引导风投基金和民间资金进入,积极做好企业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对接工作。四是积极探索LED中小企业集合债权基金试点工作。五是积极鼓励和创造条件推动福建LED企业在创业板上市。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