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习惯于高歌猛进的新能源光伏企业,在今年上半年却迎来“跌声一片”,出货量及产品价格双双走低。究其原因,光伏市场已进入“供远大于求”的买方时代,产业洗牌猛然启动。认清供需关系的迅速逆转的成因,把握产业发展规律,无疑是地方政府制定招商政策、业内企业谋划发展策略的根本依据。
供需关系快速切换带动洗牌
从2010年到2011年,中国光伏产业经历了一次巨幅波动。
整个2010年,因市场求旺盛,中国光伏产业超高速扩张。德国权威光伏杂志PhotonInternational统计,中国2010年光伏电池产量达到13吉瓦,比2009年增长173%。
然而,光伏组件至今还是一个依靠政府电价补贴才具有商用价值的产品。正是欧美国家发展清洁能源的热情,才以政府被贴培育出了当地的商业应用,使得中国95%的光伏组件找到了出口市场。光伏产业总的来说是一种政策控制下的市场经济,因此它会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其一是政策导向的影响,其二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影响。
进入2011年,3月份,去年最大的光伏需求增加国意大利突然放弃固有的光伏电价补贴机制,不再对电价补贴进行明确,这极大地提高了光伏电站建设的不确定性。
此外,欧洲主要光伏发电国家市场如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都相继减少了对光伏发电的补贴和优惠政策。增速最快的国家市场之一捷克更是提出了一系列针对其国内泡沫式光伏电站投资的“惩罚方案”,该方案包括征收26%的“太阳能税”。
福能集团FireEnergy是欧洲最大的光伏分销商之一。该集团CEO刘佳勇介绍,从2009年下半年到2010年全年,市场的状况一直都是安装商和下级分销商不断催货,厂商加工赶班生产。但是从2010年年末开始,公司开始出现库存堆积的情况。
然而,去年由于市场火爆,全球大多数光伏制造商都大规模地扩展产能,在一定时期内形成了“供远大于求”的实际局面。
综合多家国际光伏咨询公司的调查分析,今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能将大幅上涨80%至50吉瓦,而全球光伏装机容量将与去年持平,约为21吉瓦。
去年,光伏组件价格呈现先稳后升的态势,一直维持在1.5-2欧元/瓦,而今年一开年,价格便开始掉头急转直下。根据行业网站EnergyTrend6月1日公布的调查,目前光伏电池的平均成交价已经跌破每瓦0.9美元,最低甚至到每瓦0.8美元,且下游厂商要求降价的压力仍未停歇。3月初,随着意大利光伏补贴政策出现变动,到达欧洲的部分中国光伏组件厂商产品遭到欧洲客户的集体退货,并且被要求降价30%以上。
业内人士认为,2011年业内企业间的市场竞争必然激化,价格战将是其是主要的表现手段,行业洗牌不可避免。
产能过剩恰是龙头企业所求
从龙头企业到二三线企业,2011年都无一例外地在产能扩张的道路疾驰,似乎谁都没有察觉过剩的危害或无惧投资的风险。然而,这种怪象背后却有着行业发展规律的合理注解,产能过剩恰是当前龙头企业所求,甚至是刻意为之。
比较2005年和2010年世界前十大光伏制造商在全球市场上所占的份额,从中可以发现两个很大的变化:其一,全球前十大光伏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快速下滑。2005年全球前十大光伏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为70%以上,而在2010年只占40%。其二,前十大光伏企业各自所占市场份额的差别也在缩小。2005年第一大光伏企业日本夏普公司产量占据全世界产量的24%,而最后一名SolarWord只占2%。而2010年全球最大的企业FirstSolar所占的市场份额约为6%,最后一名台湾的Gintech所占市场份额为2.4%。
江苏省光伏产业协会秘书长魏启东分析认为,光伏行业的自有规律造成了业内龙头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出现上述两大不利变化。
一方面,光伏行业是一个由社会主流需求以低碳能源减缓环境压力催生的新兴产业,其核心技术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成形,因此进入该行业特别是光伏组件环节并不存在难以启及的技术门坎。这一产业特征造成近年来中国各类投资主体扎堆进入光伏行业,众多从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另一方面,行业核心技术多年没有根本性突破,企业间的产品性能难以拉开档次。当前,晶硅电池是光伏电池组件的主流产品,作为最主要技术指标的光电转换率,全行业都处在16%-18%之间。在市场供不应求时,价格竞争机制减弱,龙头企业缺乏有效有段狙击新进入企业的发展、壮大。
业内人士指出,光伏龙头企业如无锡尚德、常州天合、英利新能源等都有专业的团队分析预测市场变化,对今年的行业性产能过剩应是有所预料,但均在去年大肆扩张产能。可见,行业龙头企业一方面已欲借产能过剩打一场价格战,另一方面产能过剩下加剧的竞争更利于龙头企业发挥品牌与售后等优势要素。
国内的众多报道已证实,当前的光伏低谷已经对二三线光伏企业带来致命打击。英利集团是光伏行业的龙头之一,该集团首席战略官王亦逾就于近期在媒体上表示“去年市场那么好,小公司也要等大公司卖不出货了才能卖得出去。”尽管今年的光伏市场整体供大于求,但如果将小公司的份额从总的市场供应中去掉,大品牌的厂家对于市场依然是供小于求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全球能源行业盛会——2025欧洲智慧能源展(INTERSOLAREUROPE2025)于5月7日至9日在德国慕尼黑举行。全球传动领域的领军企业南高齿携光伏回转驱动创新成果参展,以“可靠、高效、绿色”的技术理念赋能新能源产业升级。精准传动,赋能光伏高效发电作为太阳能追踪系统的"动力心脏",南高齿光伏回转驱动系
随着“430”并网节点尘埃落定,不少抢在节点前完成并网的经销商、EPC承包商长舒一口气,但市场的紧张氛围并未消散——距离“531”政策节点不足一月,从资本方到行业龙头,再到中小平台商与经销商,整个分布式光伏行业都笼罩在焦虑之中。变局之下,分布式光伏领域究竟发生了哪些深层次变化?又该如何在
5月6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内蒙古自治区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指出,分布式光伏上网模式包括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三种。自然人户用、非自然人户用分布式光伏可选择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或者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
硅料四月硅料产出约10.2万吨。截止四月底,硅料环节面临的困境仍为高库存影响。虽然整体硅料库存略有减少,但主要消化来自拉晶环节自身硅料囤货消纳。买方采购节奏放缓至五一节后,因此硅料库存仍主要集中在硅料厂家自身手上,四月硅料厂家面临整体价格有价无市,新签订单落定难度较高。如此困境之下,
5月8日,楚雄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楚雄州2025年第一批新能源项目竞争性配置公告。公告显示,楚雄州2025年第一批新能源项目共15个,规模总计118.36万千瓦。其中,风电项目5个,项目规模合计35.36万千瓦,共分为4个标段开展市场化配置,风电项目参照光伏项目进行市场化配置,开发建设按风电相关政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康巴什区)实施方案发布。根据方案,通过3年创建,达到以下要求:确保康巴什区率先实现碳达峰目标,2023年康巴什区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碳排放增长趋势减缓;到2025年康巴什区单位GDP能耗下降率、单位GDP碳排放下降率均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任务,先行先试推进
4月30日,江苏能源监管办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落实国家能源局提升新能源和新型并网主体涉网安全能力服务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有关要求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公告指出,对于存量新能源和新型并网主体,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调度机构应全面梳理现状,制定具体“四可”能力改造方案,并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5月8日,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发改局公布该县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信息,截至2025年3月31日,德化县分布式光伏已接入容量85.59MW,在途容量19.85MW,全县可新增开放容量67.61MW。
5月8日,北京市延庆区发改委发布该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反馈结果,意见征集期间,未收到与征求意见稿相关的意见建议。据悉,4月22日,该区发布《北京市延庆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文件明确:建筑为坡屋面结构时,光伏组件安装最高高度与屋面距离
5月7日,山东省发改委发布《山东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山东省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山东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表示,2025年5月31日前投产的存量新能源项目全电量参与市场交易后,机制电价水平按国家政策上限执行
当地时间5月7-9日,IntersolarEurope2025在德国慕尼黑盛大开幕,作为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光伏、储能专业展览交易会之一,展会吸引了海内外众多专业人士。正泰新能闪耀亮相,不仅带来了全新光伏组件解决方案,展会过程中还有很多精彩亮点,让我们一同回顾正泰新能首日的高光时刻。让世界共享光的价
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存量时代落幕,环保产业正经历着深度重构的“结构性变革期”:一边是污水处理、固废处理等传统领域增速放缓,一边是资源化、碳捕集、智慧监测等新兴赛道资本扎堆;一边是中小企业举步维艰,一边是头部企业加速并购整合;一边是技术同质化企业面临系统性出清,一边是跨界资本强势入局
2024年,储能产业洗牌加剧,低价内卷仍未见底。2024年一二线梯队企业储能出货业绩同比翻番,对比之下部分跨界及产业链相关企业已退出或出现流动性危机,多个扩产项目延期或取消,IPO终止、退市/破产数见不鲜。低价内卷从国内延伸至海外,从电芯/集成延伸至辅材/投资/运维环节,融资环境恶化、客户要求
距开展还有半年,展位仅剩不足30%,优质展位已成稀缺资源随着前不久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2024中国环博会深圳展的落幕,中国环博会2024年度系列展顺利收官。这一年,凭借品牌优势及行业坚定的支持,全年总展览面积共计24.9万平方米,累计有13.13万位专业人士与用户莅临参观,助力3124家参展商实现市
2025年是环境产业洗牌突围的赛点,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及大规模设备更新等趋势带动了环境科技和模式的更新与迭代,环保企业加速进化正当时。作为亚洲旗舰环保一站式解决方案赋能平台,为共寻不确定环境下的破局之道,2025年4月21-23日,第26届中国环博会IEexpoChina2025将在上海新国
近几年,储能作为长期发展确定性极强的产业,吸引了大量玩家涌入赛道。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储能新增注册企业数量就已超过4万家,近两年多以来,储能产业新增注册企业数量更是高达15万余家,截至今年6月,储能企业总量已接近20万家。在如此庞大的基数下,产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尤其今年以来,
8月21日大禹节水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董事会收到副总裁梁浩、陶颖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梁浩、陶颖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副总裁的职务,辞职后将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公司于2024年8月21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聘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议案》。经公司总裁提名,董事会提名
从项目内容来看,3月,我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投资扩产项目中,储能依然占据大头,电池材料项目布局相对较少。此外,固态电池等下一代电池技术在3月依然有大项目持续上马。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累计产量为184.6GWh,累计同比增长33.5%;合计累计销
《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4》密切追踪了主流国家和地区的储能项目、厂商、政策、电力市场规则、标准等方面的信息,并对其市场发展特点进行了客观总结;针对各个储能细分市场的应用难点与商业模式进行了深度解析,并对未来市场发展机遇及规模进行了预判;新增中国储能招中标市场及价格解析、储能产品分析
行业供应过剩发酵企业盈利大幅萎缩2024年的到来,在光伏制造业却鲜少看到人们在新年欢喜迎春的朝气,随着各环节供应链在2023年加速产能的投放,行业供应面临严重过剩,其中以电池环节更甚,技术的迭代下,既有的506GWPERC电池产能迭加以TOPCon为首的670GWN型高效电池产能,2023年末总产能达到1,100GW以
短短几年间,储能市场从“蓝海”变为“红海”,在这迅猛发展、热潮涌动的大潮中,储能龙头企业乘风破浪,撑起船帆迎风掌舵,储能新秀企业黑马出世,划起船桨迎头直追。据天眼查数据,一年内,全国新增注册的与新型储能相关的企业近6万家。如此之速度,用最近储能界流行词“内卷”,形容最为形象。“内
日前,燃料电池研发商氢璞创能推出最新电堆产品,订单500台及以上的战略伙伴价格为1699元/千瓦,刷新了早前国鸿氢能电堆的报价1999元/千瓦。业内均认为,氢璞快速跟随降价策略表明国产电堆的价格大战开始。业内专家指出,我国氢燃料电池产业即将进入“产业化发展”的前夕,但“痛点”仍在电堆的成本和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严峻的下行压力,宏观经济、电力市场、电煤市场等形势错综复杂,新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也在酝酿。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发电企业如何做好经营管理工作,提高经营管理效益,笔者认为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分析形势把握机遇 , 应对挑战我国经济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增长后,由工业化初、中期转为中后期发展阶段。自2010年一季度以来,我国GDP增速已连续19个季度保持在个位数。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3%。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用电需求增速进入换挡期,由高速增长变为中高速增长,2014年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
北京时间5月18日下午,美国商务部公布对华太阳能电池产品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裁定中国涉案企业适用31.14%至249.96%不等的临时反倾销税率,并将征税措施向前追溯90天。如果终裁结果不变,这将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被征收惩罚性关税最高的一次。5月24日,国内17家光伏企业聚集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集体应对美国“双反”制裁。记者注意到,主席台上,包括无锡尚德董事长施正荣、常州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苏州阿特斯董事长瞿晓铧等在内的国内光伏四“大佬”神情严峻,这无疑加剧了外界对“中国光伏行业遭遇深寒&r
习惯于高歌猛进的新能源光伏企业,在今年上半年却迎来“跌声一片”,出货量及产品价格双双走低。究其原因,光伏市场已进入“供远大于求”的买方时代,产业洗牌猛然启动。认清供需关系的迅速逆转的成因,把握产业发展规律,无疑是地方政府制定招商政策、业内企业谋划发展策略的根本依据。供需关系快速切换带动洗牌从2010年到2011年,中国光伏产业经历了一次巨幅波动。整个2010年,因市场求旺盛,中国光伏产业超高速扩张。德国权威光伏杂志PhotonInternational统计,中国2010年光伏电池产量达到13吉瓦,比2009年增长173%。然而,光伏组件至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