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评论正文

记者观察:成本控制决定光伏企业命运

2011-03-16 09:44来源:中证网关键词:光伏企业光伏发电光伏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目前光伏组件厂商的行业毛利率水平在30%左右,为了保住市场份额和市场增长,光伏企业适当作出价格让步,显然是大势所趋,也符合商业规则。

但是,接下来的连锁反应将是:各厂商间势必出现业绩分化,低成本、有品牌的企业才有生存空间;在目前行业增速放缓、供需失衡的市场大背景下,这将引起光伏产品价格集体下降。由于不同企业之间的成本、品牌差异很大,显而易见,势必会造成强者更强。

目前,国内多家光伏行业龙头企业纷纷给出了2011年的出货量预期。晶澳太阳能的首席执行官方鹏预计,2011年电池和组件出货量将超过2.2GW,较2010年提高50%;英利集团也给出了2011年交货量同比增长近70%的预测。

显然,这种马太效应并不会出人意料之外。拥有规模成本、品牌优势的行业龙头企业会保持它原有的优势,同时会挤掉一些高成本的中小型企业。尽管目前全球光伏行业的集中度已经在不断提高,但实际上这种价格战在2011年才正式拉开帷幕,未来几年才是真正考验各家厂商综合能力的时刻。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发电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