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市场正文

着力布局新兴产业 大力推进跨越式发展

2011-03-03 10:12来源:中国太阳能光伏网关键词:光伏发电光伏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技术攻关开拓市场 加速推进太阳能光伏产业

进军太阳能光伏产业,是汉龙集团向新兴产业迈进的重要一步。集团率先从国外引进了代表太阳能发电发展方向的“聚光光伏发电技术”,结合实际加以改良创新,形成了更加稳定、先进、低成本的自主专利。集团拥有两家分别从事太阳能发电研究、发电设备生产和光伏电站建设的公司,并于2009年10月在重庆大足建成了世界上首条大规模、大功率的跟踪式太阳能LED路灯系统。

与此同时,集团所属四川中汉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联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相关专家以及陕西彩虹集团,对复眼式聚光透镜的产业化进行科技攻关,跟踪把握聚光透镜生产工艺和设备研发动态,为产业园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公司与双流县达成协议,打造世界一流的太阳能聚光光伏产业园区。该项目总投资76亿元,将建成200万千瓦发电机组的生产规模;项目达产后,总产值可超300亿元,年创利税超50亿元。同时,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先后在内蒙古、云南、青海等光照资源丰富的地区抢占资源,首期项目已经在内蒙古和云南落地。在国际太阳能发电市场上,已在新加坡设立海外总部,以最快的速度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公司还与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新加坡太阳能研究院达成意向,投资建设10千瓦的聚光光伏试验展示电站,即将进入实施阶段。

治湖、治沙齐头并进 抢占中国环保产业的制高点

治湖工程

为抢占中国环保产业的制高点,汉龙集团旗下汉龙莱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按照“政府主导、企业牵头、专家支撑、社会参与、综合治理、科学开发”的原则,与国内外顶级环保专家合作,引进世界最先进的水污染治理技术,并积极提高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和自有知识产权开发的能力,先后启动了多项治湖项目:

公司参与总投资达3亿元的武汉官桥湖综合治理工程,正式启动了该项目的一期工程“官桥湖底泥疏浚工程”。

公司在玉溪市通海县启动“土壤净化槽处理”示范项目,成为当地加快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民生活居住环境和水污染源头治理的示范工程,具有良好的推广运用和示范效应,汉龙莱科公司将逐步在滇池全流域的90个重点村落全面实施该项目。

在滇池内源污染清除及资源化利用项目中,公司投资5.4亿元,承担了滇池底泥疏浚三期工程。该项目是近年来国内城市湖泊首次采用“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先进成套湖泊治理技术,开展的规模最大的底泥疏浚工程,也是目前国内首次采用BT投资模式进行的湖泊治理工程。该项目的实施,为有效开展湖泊治理探索出了一条在政府主导下的“产、学、研”一体化新机制。此外,公司投资建设完成了日处理2万吨的滇池藻水分离站,极大地缓解了蓝藻对于滇池的生态压力;公司还成功取得了滇池草海水葫芦资源化利用项目并已进入实施阶段。

同时,公司积极投身玉溪市抚仙湖的保护、治理和开发项目,拟从抚仙湖入湖河流综合整治入手,计划建立3000亩的“抚仙湖环境保护与开发示范基地”,在保护的前提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造生态旅游、建设健康产业城,从而集中展示一个全新的抚仙湖保护与科学开发的新理念与创新模式。公司已与玉溪市抚仙湖管理局达成初步协议,投资参与抚仙湖流域入湖河流东大河综合治理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亿元,并将于今年上半年全面动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发电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