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评论正文

中国速度演绎的太阳能电池发展奇迹

2010-12-14 14:16来源:中国新能源网关键词: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光伏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07,我国成为生产太阳电池最多的国家

严峻的晶硅短缺使很多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处于停产状态;不断上涨的晶硅价格一步步蚕食着太阳能电池生产商的利润。因此,寻找晶硅或减少对晶硅的依赖成为太阳能电池企业不得不面临的选择。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跃入了人们的眼球,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王占国说,薄膜电池不用硅片,而是在玻璃等廉价衬底上沉积薄膜半导体有源层,可望大幅度降低材料消耗和成本。他呼吁,国家应该多多重视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薄膜电池中最常见的是非晶硅太阳能电池。与普通太阳能电池相比,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成本低、能耗低、无污染、弱光好,厚度仅为前者的二百分之一,更适合与建筑外墙结合构成墙体型太阳能发电系统,还可以应用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

我国的非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研究也走了一条曲折的道路。早在1975年南开大学就开始进行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的研究。上世纪80年代,我国从美国克罗拉公司引进一条1兆瓦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工业化较为成功。但截至2003年底,我国非晶硅太阳能电池还只有这一条生产线。

然而,还是不断有厂家朝非晶硅太阳能电池领域进发,并取得一定的成果。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奥运村的太阳能热水器系统采用的是由北京行者集团研发的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技术。这种太阳能热水器可以为16800余名运动员提供洗浴热水;奥运会后,它可以满足约1868户居民的生活热水需求,每年可节电1000万千瓦时。

行者集团总裁马昕表示:“行者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非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主要以钢化玻璃作为制作原料,灵敏度高,而且能够实现全光谱吸收,即便利用微弱的月光也可以照常发电。”

近年来,非晶硅太阳能电池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数据显示,2007年全球薄膜太阳能电池产量由2006年的181MW提升到了2007年的400MW。在我国,2007年行业增速约120%,预计未来3年内年均增速高达100%。

8月29日,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环在第四届绿色财富(中国)论坛上表示,尽管我国从2007年开始成为世界生产太阳能电池最多的国家,但与国外还有不少的差距。而且,在各种新型太阳能电池的开发上,我们还处在起步的阶段,而国外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因此,我国太阳能电池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这样理性的思考正是此时需要的。目前,全球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能源革命,太阳能是其中最耀眼的明珠,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国的太阳能电池产业正在慢慢抖落身上的泡沫,迈着更加扎实坚定的步伐,大踏步前行。正如《基督山伯爵》的结尾所言:“人类的全部智慧都包含在这两个词中:等待和希望。”

大事记

1999年,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承建了由原国家计委批复立项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应用系统示范工程”项目,2003年12月19日正式通过国家验收,全线投产,填补了我国不能商业化生产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空白。

2002年9月,无锡尚德公司第一条10兆瓦太阳电池生产线正式投产,产能相当于此前4年全国太阳电池产量的总和,一举将我国与国际光伏产业的差距缩短了15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太阳能电池查看更多>光伏电池查看更多>光伏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