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人物正文

用逻辑理性重塑光伏中国——天华阳光董事长苏维利专访

2010-11-29 11:58来源:硅业资讯关键词:天华阳光光伏产业光伏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今年7月,天华阳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苏维利先生同加拿大具有光伏工程项目设计与施工经验的Arise技术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优势互补,以行业先进技术联合专业的光伏系统开发和独立电站运营服务,共同开拓加拿大光伏市场。

此次与加拿大方面珠联璧合共同推动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之举引起业内的广泛关注,天华阳光公司将在随后启动哪些阶段性项目,业内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势头将受到哪些影响,记者带着种种疑问走近这位身怀赤子之心的海归人物,走近这段用良心追求成功的传奇,走近这个用逻辑拓展人生的精锐思路,走近苏维利。

重释真正的光伏行业

据了解,中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理论储量达每年17000亿吨标准煤。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非常广阔。中国光伏发电产业于20世纪70年代起步,90年代中期进入稳步发展时期。太阳电池及组件产量逐年稳步增加。经过30多年的努力,已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在“光明工程”先导项目和“送电到乡”工程等国家项目及世界光伏市场的有力拉动下,中国光伏发电产业迅猛发展。

截止到2007年,我国已有500多家光伏企业和研发单位,但由于国内产业链上游技术受限制,下游市场还未真正启动的原因,目前国内行业现状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中下游。针对此事,苏维利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我们对一个行业的理解一定要精准。在2009年之前,中国的光伏行业只能称之为光伏制造业,因为我们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仍然处于世界工厂的角色。我们本国的市场还没成熟,这些都是我们行业发展的瓶颈所在。”苏维利在行业理解上这样说道。自2005--2008年间,中国光伏制造业一直处于“两头在外”的状态,即原材料来自国外,终端市场在国外,这些核心要素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掣肘。

“在原材料方面,我们还没有高纯度的提纯技术,尽管在世界上中国硅材料储能最多,但提纯技术在2005年之前还处于空白状态,国外在相关技术方面也是严格的选择性放开。通常他们只会将环节性的技术教给你,会告诉我们哪个环节从哪买设备是最合适的,可以说,中国光伏制造业到今天为止依然没有完整的技术。今年不少公司在大力度地上硅材料,他们也从国外购买了成套设备,但是核心技术的缺失,产量没有跟上产能,造成产能过剩的表象。”苏维利在谈到光伏制造业现状困境时显得有些语重心长。

中国光伏制造业的后期发展渐有起色,其中在国外掌握高端核心技术的华人人才的支持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些想盈利的商业知识分子,从国外公司跳槽出来,自立门户,或者以被“挖墙脚”的形式流动出来。一方面迎合市场需求,同时也为防止人才流动,很多设备公司干脆为买设备的企业提供设备技术服务。

于是一种可被复制的标准化技术买卖形成了如火如荼之势。大家购买成套的设备和设备技术服务,但是由于缺乏此类设备技术引进的经验,很多企业期间也交了不少学费。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天华阳光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