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评论正文

光伏产业激情过后需冷静 核心技术关乎前途命运

2010-09-03 09:37来源:互联网关键词:光伏发电光伏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孟宪淦指出,技术瓶颈是中国目前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最大弱点。在美国,政府支持可再生能源首先考虑用于研发,即便是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奥巴马政府投入到可再生能源研发的金额仍有几十亿美元,保证他们在核心技术方面占领高地。

  新能源行业需要精耕细作的地方的确还很多。记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采访时了解到,宁夏是我国太阳能并网发电的示范省区,到去年底自治区以率先核准了太阳能并网发电项目共13个项目170兆瓦。中节能、国投华靖等国有大型企业,无锡尚德、浙江正泰等民营企业,比利时羿飞等欧洲新能源公司都在这里有巨额投资。目前宁夏光伏产业集聚效应正逐步显现。

  当地一位能源业资深人士透露,影响新能源发展的“瓶颈”,还在于风电、光伏发电的出力波动较大、可调节性差,增加了电网的不可控性和调峰压力。以风电为例,截至2008年年底,我国风电装机容量1215万千瓦,只有894万千瓦并网发电,有些地区的风电并网项目处于闲置状态。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电源结构的不尽合理和电网建设的相对滞后。

  据国家电网公司研究,当系统接入的风电、光伏发电容量超过10%时,系统稳定开始出现问题;当接入规模达到20%时,问题将变得很严重。上述能源业资深人士表示,目前宁夏风电、光伏发电在能源结构中占比不大,问题还不太明显,电网可以利用系统内的备用容量等进行调节。但进入2010年后,风电、光伏发电容量将超过电网容量的10%,电网的接入能力将受到挑战。

  有能源业资深人士对记者表达了某种担心,国内光伏企业庞大产能主要依赖国外市场的状况,有可能造成在关键技术上的对外依赖。如果国家的统筹安排不到位,或在技术研发上执行不力,当国内市场也升温,新能源市场的“蛋糕”随之做大的时候,中国企业恐怕只能看着那些拥有核心技术的国外企业享受或分食,自己只能站在旁边看着,最后拣一点残羹冷炙。

  关系到太阳能光伏企业“生死存亡”的新一轮光伏并网发电价格招标即将开锣。8月10日,我国280MW光伏并网发电特许权项目正式开标,这让人们又想起去年招标时惨烈的“低价竞争”大戏。

  有业内人士质疑,在奉行“低价中标”思路背后,说明企业很难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宽裕的财力去完成关键技术的研发,不少企业都选择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这样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产品量产,获得效益。殊不知,对国外先进技术的过度依赖,对企业的利润增长空间和长期发展将形成较大的阻力。

  施正荣一直在呼吁,过往中国制造廉价、高污染、被征反倾销税的传统形象,不要在光伏产业这个新兴战略产业上重演,希望光伏产业从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发电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