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企业正文

易事特会否“硬着陆”

2019-08-12 10:36来源:证券市场周刊作者:路漫漫关键词:易事特光伏企业光伏企业现状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通过跨界扩张,易事特此前业绩都表现不错。但2018年开始,高增长忽然停止。同时,固定资产大幅增加,有息负债不断攀升,新的大单也难以令人信服。

易事特主要从事UPS等功率电子装置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是国内领先的UPS电源制造商,于2014年1月在创业板上市。

上市后,易事特迅速跨界扩张,到了2017年,易事特涉足三大战略新兴产业:智慧城市&大数据(含UPS、智能配电、动环监控等)、智慧能源(含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微电网、充电站、智能车库)、轨道交通(含一体化供电系统、通信及综合监控等)。

产业越来越多,收入也越来越多,每年都在快速增长。2013年营业收入13.48亿元,到了2017年,达到了73.18亿元,每年都保持高速增长,2017年增幅最慢,也达到39.51%。净利润越来越多,2013年1.58亿元,2017年7.14亿元,从扣非净利润增长来看,易事特的业绩增长含金量还是比较高的。

虽然易事特2014年才上市,但通过持续的高送转,短短几年时间,股本从8945万股暴增至23.28亿股,这样的股本速度,在整个资本市场并不多见。

快速增长的业绩,加上频繁的高送转,股价不上涨都难。一度,实际控制人甚至喊出千亿市值的奋斗目标。不过,2018年5月,公司实际控制人何思模先生因违规被证监会处罚。目前公司市值仅徘徊在百亿之间。

按理说,实际控制人违规被处罚,与易事特上市公司关联应该不大,但易事特的高速增长就这样突然停止了。

大股东食言十年之约

2018年一季度,易事特营业收入增长8.18%,营业收入增长首次没有达到两位数,但净利润增长势头不减,增幅42.94%、扣非净利润增长75.78%,创下最大的增幅差。二季度营业收入下滑20.83%、净利润增长7.92%、扣非净利润下降16.74%。2018年全年营业收入下降36.43%、净利润下降20.93%、扣非净利润下降39.06%。

到了2019年,下降依旧,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下降20%-30%。

第一大股东萌生退意,不惜食言十年之约。第一大股东扬州东方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东方集团”)及实际控制人何思模在招股说明书中做出罕见的承诺:自公司上市之日起10年内不会通过减持公司股份的方式使何思模丧失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地位等限售承诺。

但2018年11月,珠海华发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华发集团”)与东方集团、何思模三方签订了《股权收购协议》,本次交易完成后,华发集团(或指定实体)将会持有占上市公司总股本29.9%的股份,将成为易事特第一大股东。而且,华发集团也承诺,在受让目标公司股权并成为控股股东后,同意承接东方集团及何思模十年之内不转移控股权的承诺。

按照上述协议,交易价格为5.08元/股,29.9%的股份交易总金额35.36亿元。如果其他股东不接受要约收购,那么东方集团还要转让5%的股份,可以再套现5.91亿元,也就是说,东方集团套现金额或可超过41亿元。东方集团取得交易对价后将主要用于归还股权质押融资款项,以降低股权质押比例,解除其股权质押风险。该次转让需要得到华发集团董事会及珠海国资的批准,目前没有最新消息。

这时,离易事特上市还不满5年。说好的10年呢?

2018年11月,易事特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豁免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股份锁定承诺的议案》。公告称,为发挥协同效应、优化公司股权结构,保证引入产业战略投资者事宜顺利实施,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权益,董事会同意豁免控股股东东方集团、实际控制人何思模及一致行动人新余市慧盟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慧盟投资”)做出的有关股份锁定承诺。此后的临时股东大会上,承诺豁免顺利通过。

50亿元大项目来了

虽然易事特2018年营业收入同比减少了近21亿元,但固定资产仍然继续增加,2018年年末比2017年年末增加了12.56亿元。2019年一季度,固定资产又增加了4.64亿元,高达45.54亿元,占资产总额的36.92%。而营业收入还在继续减少,同比减少近两成。很显然,易事特当务之急,应该争取扩大销售。然而,易事特还要搞50亿元大项目。

2019年7月,易事特公告称,根据发展规划,为打造以数据中心、充电桩、智能微电网及智能垃圾回收业务于一体的华中区域制造基地,拓展整个区域的业务发展空间,进一步加大充电桩、智能垃圾回收业务的开拓力度,提升公司综合竞争能力及整体盈利能力,促进公司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公司拟与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下称“萍乡管委会”)签署投资协议,项目总投资50亿元在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经开区”)开展各项投资业务。

根据投资协议,萍乡管委会第一期给予公司提供5亿元产业资金,其余则按项目进展和实际需要予以支持。所有产业资金均为借款,由何思模提供担保,大股东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借款利率和借款期限由双方另行约定。

除了产业资金支持外,还有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增值税返还、个人所得税返还等税收奖励政策。搬迁费用支持、因转移而发生的原装修工程报废损失补贴、购买新设备补贴。当地政府诚意满满。

虽然当地政府给予各种支持,但资金缺口依然不小。投资资金从哪里来?易事特表示,投资主要以固定资产(包括生产设备、仪器等)、无形资产等按评估值作价出资,后续资金通过资本市场定向增发、可转债发行、银行贷款,产业基金、私募股权基金投入及公司自筹资金等方式解决。

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已经高企,筹集大量资金并不容易,即使资金解决了,产能消化也是大问题。

而且,易事特15年内不得单方面迁出萍乡经开区、不得擅自转让项目、不得注销以及不得停产停业,否则视为违约,对方有权解除合同,并有权要求易事特归还已获得的各项优惠政策、补贴和奖励。

此外,还有一个6亿元项目也正在进行中。全资子公司易事特南京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南京新能源”)就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设备研发制造、IDC整体机房研发制造、储能、智能微电网等智慧能源及大数据项目进行投资建设。该项目整体投资概算为不超过6亿元。

钱从哪里来?

随着收入减少,业绩变差,销售回款变慢,易事特的有息负债创下历史新高,截至2019年3月31日,有息负债高达33.58亿元,短期借款15.05亿元、长期借款6.86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2.41亿元、长期应付款9.26亿元。利息支出也不断增加,2018年高达1.69亿元。因融资借款增加,融资成本激增, 2019年一季度财务费用4156.17万元,同比增长34.19%。

易事特用各种办法筹钱。2019年4月,易事特拟发行优先股总数不超过100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中不超过8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不超过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2019年6月,易事特同意全资子公司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并为其提供总额不超过5.15亿元的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另外,易事特拟向东方集团借款,借款总额不超过35亿元,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2019年年初至4月23日,公司向东方集团累计发生的借款金额共计8012万元,需支付的借款利息金额为280.57万元。

但大股东也缺钱。2017年11月,东方集团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8650万股质押给国信证券,此后,东方集团对上述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分别补充质押了400万股、800万股、400万股、750万股、1000万股。到期后,2018年11月、2019年2月、5月,东方集团与国信证券分别就上述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进行了展期,购回日延期至2019年11月,股票质押数量共计1.2亿股。目前,东方集团共持有易事特56.19%的股份,累计被质押的数量占其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近八成,占公司总股本的45%;东方集团、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被质押的数量占其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八成,占公司总股本的52%。

于是,东方集团计划在2019年4月25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内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比例的3%。减持原因很明确:归还股票质押融资,以降低股票质押比例。

另外,易事特全资子公司易事特电力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也引进东莞市上市莞企发展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莞发投资”),拟以现金方式进行增资,增资完成后莞发投资还将提供借款支持。按协议披露,签订后15个工作日内,莞发投资将支付不超过1亿元的股权投资预付款或提供融资款。

15亿元合同疑云

2019年1月下旬,易事特发布公告,公司与广西忠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忠德科技”)签署了《忠德粤桂云数据中心BT合同书》。合同金额预计约15亿元。

忠德粤桂云数据中心项目位于粤桂合作特别实验区,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初步建设规模为1万个机柜(5000个4KW,5000个8KW),最终数量按照机房设计图纸(双方后续补充附件确认)为准。

在营业收入持续下滑的情况下,15亿元的合同是易事特非常需要的,但这是一个需要垫付资金的项目,易事特资金已经非常紧张,接了这个项目,资金就更加紧张了。

易事特表示,“忠德科技经营情况良好,信用优良,具备良好的履约能力。”但天眼查显示,忠德科技是一家成立于2017年1月5日的小微企业。2017年缴纳社保人数2人,2018年缴纳社保人数23人。

忠德科技其他中标项目的金额并不大。2018年7月,忠德科技中标“太阳能路灯采购”,中标金额29.83万元。2019年6月,忠德科技中标“苍梧县改善义务教育学校课桌椅、架床及苍梧第一初级中学教学、生活设备采购项目”,中标金额1612.62万元。

2018年12月,忠德科技因为“公示企业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这样的忠德科技扛起了15亿元的粤桂云数据中心,无疑是小马拉大车。易事特能否顺利按合同收到15亿元,还是未知数。

收缩爆发性增长神器?

2012年,易事特爆发性增长神器——外购分布式发电配套产品正式亮相,当年贡献收入9500万元,占营业收入的9.67%;毛利率8.63%,贡献毛利820万元,占比2.65%,之后开始爆发性增长的神奇之旅,谱写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双双增长的美好故事。2013年至2017年贡献收入分别为2.28亿元、7.72亿元、23.51亿元、35.94亿元、44.7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6.89%、39.18%、63.85%、68.52%、61%。从2012年的9000万元到2017年高达44.78亿元,暴增46倍。且毛利率上升之势无可阻挡,2013年至2017年毛利率分别为6.68%、8.57%、8.37%、9.88%、12.13%。

虽然毛利率不高,但量大,贡献的利润还是非常可观的。

到了2018年,该业务全年的收入只有10.64亿元,同比减少34.14亿元,减少幅度高达76.24%。如此巨额的减量,易事特在2018年年报中轻描淡写“光伏产品集成因公司前瞻性战略调整,业务有所收缩”。由于该业务锐减,易事特2018年总体营业收入只有46.52亿元,同比减少了26.66亿元。

按此前数据来看,这项业务毛利率越来越高,体量越来越大,贡献利润越来越多,这项业务扩展非常容易,赚钱非常轻松,易事特到底基于什么战略把该业务收缩了?

2018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该业务营业收入11.78亿元,但为何2018年全年只有10.64亿元?是上半年存在多确认收入的情况,还是下半年没有销售?按这样的情形,业务不是“有所收缩”,而是放弃了?

此外,外购分布式发电配套产品几次更名,在2015年更名为“外购光伏产品”,2016年变更为“光伏产品集成”。

神奇的崛起,到莫名的收缩,易事特的这一产品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秘密?

“高端电源装备”又是什么?

2015年之前,易事特的营业收入分“UPS 电源设备(分布式发电产品以外的电源)”以及“分布式发电”两大行业,2015年开始变成了“高端电源装备”以及“新能源”, 这一变,连年增长的好势头来了。2014年“高端电源装备”业务营业收入下滑2.23%、2015年增长13.78%、2016年增长33.25%、2017年增长68%、2018年增长25.73%。从2014年的8.91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28.61亿元,成为易事特第一大业务。

2016年年报对“高端电源装备”业务的描述是,以高端电源装备系列产品为基础,提供IDC数据中心等系统集成整体解决方案,主要应用于基础电源设施建设、智慧城市建设及数据中心等,公司结合多年积累的核心技术优势,积极探索和采用BT、BOT及建设自运营的多种合作模式,市场稳步增长,其销售收入为13.5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25%。

2017年年报对“高端电源装备”的描述是,凭借长期的技术沉淀与创新和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广电、百度、腾讯等优质IDC数据中心项目的经验积累,公司高端电源装备、智慧城市与IDC数据中心业务竞争优势凸显,市场业务进一步打开,带动整体业绩稳步增长。报告期内,公司IDC数据中心业务销售收入为22.6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7.75%。

但2017年“高端电源装备”营业收入22.76亿元,比所描述的数据高出1528万元,其中差异又是什么?

原标题:易事特会否“硬着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易事特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企业现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