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光伏农业七大问题不解决 投资者恐“先驱”变“先烈”

2016-03-07 09:04来源:华夏能源网作者:曹昱媛关键词:光伏农业农光互补光伏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从2014年底开始,“光伏农业”风生水起,成为政策鼓励的重要对象。

于是,不少企业及资本积极投身其中,并已取得不小的成绩。例如,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在经过四年的前期发展后,其项目已经布局全国18个省市,到去年底装机规模达到0.8GW,总规划面积5万亩,公司总资产将达到50亿元。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光伏农业的发展形势似乎一片大好,但华夏能源网记者在采访了不少产业及投资人士后发现,中国的光伏农业处在非常初级的发展阶段,商业模式的问题,标准的问题,多部门利益协调问题等等,都仍困扰着这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换句话说,光伏农业的发展还面临不少风险和陷阱。记者分析认为,以下7大问题不解决,投资者可能会由“先驱”变为“先烈”。

问题一

莽荒发展,标准如何统一?

随着光伏应用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光伏农业这一新兴产业每年已达千亿元市场规模,有预测者甚至认为,未来五年,其市场规模可能达数万亿。

市场份额如此庞大的背景下,光伏农业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仍旧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有些项目打“擦边球”,打着光伏农业的幌子却占用林业用地,以此来谋求税收优惠以及国家补贴;再如光伏和农业的各自标准繁多,两个体系相结合势必会衍生出更多新的体系。

所以,目前光伏农业亟需统一标准!正如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所言,对于成熟的细分领域,可先制定标准,对于尚不成熟的领域可先试点,逐步使标准建立起来。

光伏农业标准层级包括团体/联盟标准、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等。由于光伏和农业本属两大跨界领域,加之标准制定本身的复杂性,制定光伏农业标准实属不易。

“就我国光伏农业现状而言,先制定联盟标准,再逐步推广至行业及国家标准更加现实。统一标准的制定,既需宏观框架体系建设,也需细分领域考虑,如:标准制定具体涉及到产业各项活动环节,需要据此制定要求和方法,产业链维度需要考虑光伏和哪项细分领域结合。”中国光伏农业工作委员会会长张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显然,光伏农业需符合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对电站品质和农业效益需制定更高的标准。只有在整个过程中都达到相应的标准,再加上政策和资金支援,光伏农业才能有跨越式的发展。

原标题:光伏农业凭什么大发展?7大问题不解决,先驱一秒变先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农业查看更多>农光互补查看更多>光伏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