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纳米线”相关结果40

      来源:中国科学网2020-08-19

      2019年11月,陈永胜团队在《自然—电子学》发表文章,介绍了团队制备出同时具有高导电、高透光且低表面粗糙度的银纳米线柔性透明电极,将其用于构筑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与使用商业氧化铟锡玻璃电极的器件性能相当

      来源:科技日报2020-02-20

      研究人员将这种新设备称为“空气发电机”,其最主要的构件是由微生物地杆菌生产的导电蛋白纳米线构成的厚度只有7微米的纳米薄膜。当暴露于空气中时,薄膜会吸收其中的水分,形成一个可自我维持的水分梯度。

      来源:新华网2019-11-07

      陈永胜团队利用高分子电解质,一步法制备了具有“类网格”结构的银纳米线柔性透明电极。该柔性透明电极实现了优异的性能,表面粗糙度低,且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以及制备方法简单、绿色。...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陈永胜教授团队近日成功制备同时具有高导电、高透光且低表面粗糙度的银纳米线柔性透明电极,将其用于构筑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刷新了文献报道的柔性有机/高分子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的最高纪录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9-11-05

      陈永胜团队利用高分子电解质,制备了具有“类网格”结构的银纳米线柔性透明电极。该柔性透明电极实现了优异的性能,表面粗糙度低、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制备方法简单、绿色。...陈永胜团队制备了同时具有高导电、高透光且低表面粗糙度的银纳米线柔性透明电极,将其用于构筑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与使用商业氧化铟锡(ito)玻璃电极的器件性能相当,光电转化效率可达16.5%,刷新了文献报道的柔性有机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9-11-05

      陈永胜团队利用高分子电解质,制备了具有“类网格”结构的银纳米线柔性透明电极。该柔性透明电极实现了优异的性能,表面粗糙度低、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制备方法简单、绿色。...陈永胜团队制备了同时具有高导电、高透光且低表面粗糙度的银纳米线柔性透明电极,将其用于构筑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与使用商业氧化铟锡(ito)玻璃电极的器件性能相当,光电转化效率可达16.5%,刷新了文献报道的柔性有机

      研究机构推低成本实用型纳米金字塔 将太阳能电池发电量提升2.5%

      来源:镁客网2017-11-29

      值得注意的是,在纳米结构材料的选择上,纳米线、纳米孔、纳米锥都具有优越的宽角度减反性能,但这里为什么选择纳米金字塔结构呢?

      来源:科技部2016-11-25

      对于1100纳米波长以上的太阳辐射光线,科研团队主要采用最新研制的基于纳米结晶、纳米线和非晶体合金组合的热电转换材料,保持500-700开氏温度范围内的最佳性能。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16-04-25

      万元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河北沽源县上报12项光伏扶贫项目新兴市场太阳能项目收益率高出欧洲两倍多2016年第一季度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清洁能源市场展望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从夏威夷重启环球飞行瑞典新兴公司突破纳米线技术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6-04-22

      纳米线在太阳能发电上展现出了前景可期的特性,但由于高深宽比及材料特性使得纳米线非常难以校准。...砷化镓(gaas)纳米线已经走到了产业的第一线,对提升远超过目前水平的太阳能模组效率带来很大的希望。通过将纳米线在薄膜内进行校准,我们已经迈出朝商业规模化制造太阳能纳米线薄膜的最大的一步。

      来源:中国科学院2016-03-18

      针对力学柔性问题,熊宇杰课题组对商用硅片进行薄化和纳米线刻蚀处理,进而结合银纳米片的等离激元热电子注入效应,制造出了具有力学柔性的近红外太阳能电池。

      来源:科技日报2016-03-11

      在单纳米线光电转换器件方面,李孝峰课题组成功实现了单纳米线太阳电池的二维和三维光电设计,提出多种可实现硅基、砷化镓异质结以及复杂微纳结构单纳米线太阳电池的光电性能优化设计方案。

      来源:中科院化学研究所2015-06-23

      设计制备出由ito纳米线芯层与cu2s纳米晶壳层组装而成的ito@cu2s纳米线阵列,使用这种具有三维导电网络结构的材料制备的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表现出优于传统材料的优异性能(nanolett.,2014,14,365

      来源: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2015-02-12

      对比铋纳米带的二维拓扑表面态结果,在柱形纳米线中的超导电性与曲面应力诱导纳米线表面态的电子结构调制有关。...(左)铋纳米线的高分辨电镜照片;(右)不同直径bi纳米线电阻随温度变化曲线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5-01-27

      成功的关键之处在于由银纳米线制成的顶级金属接触材料,其使得大部分光子通往下面的光吸收层。mcgehee和其他人非常有信心能做得更好。

      来源:pv-magazine2015-01-21

      其突破性在于创新地在钙钛层上使用了银纳米线电极而不破坏脆弱的钙钛活性层。这一技术可将硅电池的效率从11.4%提升至17%。钙钛本身就具12.7%的效率。

      来源:pv-tech2014-01-20

      solvoltaics公司此前曾预计,将在2013年底实现使用了砷化镓纳米线的功能性太阳能电池的生产。但至今该公司的官方网站上也为对此做出任何公告。

      来源:Solarzoom2013-06-03

      lsmc的工作主要在纳米线的几何结构方面。这些针状的晶体(纳米线)直径在20到100纳米之间,长度在几个微米的量级。...在所有的应用之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纳米线在太阳能电池上的运用。全世界都在热捧绿色能源的大形势下,纳米线太阳能电池具有很好的社会价值以及大规模运用的前景。

      来源:《先进材料》2013-05-14

      可扩展到几米长硅基光纤太阳能电池首次被开发出来,这项研究向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我们将可以通过编织硅纳米线纤维来获得柔性的、可弯曲的或者扭曲的太阳能织物电池。

      来源:PV-Tech每日光伏新闻2013-04-09

      族半导体纳米线技术制作高性能光伏器件的研究上获得重要进展。...徐洪起教授研究组近年来在开发研究新型半导体纳米线光伏器件的原理和技术方面做了许多探索工作。

      来源:中国科技网2013-03-27

      位于硅基片之上的纳米线吸收太阳射线。纳米线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太阳能电池的发展主流。...他们的研究发现,纳米线能够将太阳光自然聚集到晶体中一个非常小的区域,聚光能力是普通光照强度的15倍。由于纳米线晶体的直径小于入射太阳光的波长,可以引起纳米线晶体内部以及周围光强的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