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PERC技术”相关结果1945

      来源:PV-Tech2012-02-06

      弗劳恩霍夫协会太阳能系统研究所(ise)致力于开发一种传统但先进的太阳能电池,该太阳能电池使用来自贺利氏专门开发和制备的导电浆料,并采用金属贯穿孔技术(mwt)以及钝化发射极和背面电池技术(perc),

      来源:PV-Tech2011-12-14

      fraunhoferise上周证实,使用perc(钝化发射和背面接触)技术以及此前开发的在多晶硅电池前端使用的镍镀铜,电池转换效率已经达到19.7%。...在过去几年我们一直在探索这项技术每一个可能的方面,并且在过去几个月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现在我们成功获得了新型太阳能电池。下一步我们将证明该产品是长期可靠的。

      来源:solarF2011-10-25

      为了达成该目标,schot之前研发并成功应用的多晶硅电池perc也被应用。...该创纪录电池的前部完全由位于弗洛伊等斯塔特的斯密德技术中心设计和加工。

      来源:全球光伏网2011-09-22

      后期的工序在阿尔策瑙的schottsolar完成,应用此前在schott为多晶硅电池开发的perc结构。就结合链式碱制绒和生产广泛应用的选择性发射极技术得出近乎完美的电池正表面,是一个新的超越。

      来源:solarzoom2011-09-16

      热氧化钝化表面技术已使表面态密度降到10卜cm2以下,表面复合速度降到100cm/s以下。...(1)新南威尔士大学高效电池(a)钝化发射区电池(pesc):pesc电池1985年问世,1986年v型槽技术又被应用到该电池上,效率突破20%。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