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中国企业”相关结果3331

      来源:中国电子报2013-05-23

      不久前,商务部副部长崇泉曾表示,光伏产业涉及中方重大利益,如果欧方一意孤行,坚持对该产品设限,并严重损害中国企业利益,中国政府绝不会袖手旁观。他说:我们别无选择,将采取一切措施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来源:光能杂志2013-05-22

      到2012年底,中国企业将产能达到了惊人的45gw,是2009年的700%。这次扩产没有赢家,也是2012年光伏业全线亏损的主因。...早期的云南天达、哈博、珈伟太阳能等企业,现在已经很少看到相关企业的消息,珈伟太阳能更是主要以给sunpower做代工为主。

      来源:科学时报2013-05-22

      欧盟购买廉价产品的同时,却认为中国企业影响了他们企业的经营,甚至导致其破产,这是完全站不住脚的经营不善是欧盟光伏企业自身管理的问题。...工人正在安装私人分布式光伏设备对于焦急等待欧盟宣判的中国光伏企业而言,这一初裁结果无异于晴天霹雳。因为一旦初裁最终通过,大多数企业只能被迫退出欧盟市场。

      来源:《太阳能发电》杂志2013-05-21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中国企业发展史上,破产倒闭的企业,数不胜数。但一如尚德的破产,具有市场经济语境中的标本意义的,也许甚为少见。...抛开其对于中国光伏行业的开创意义不谈,尚德电力也不过就是一家成长更为快速、活得还算久一点儿(按照中国企业平均不过三年左右的寿命来讲,十岁的尚德的确算得上长寿者)的民营企业罢了。

      来源:Solarzoom2013-05-21

      受到盈利的诱惑,诸多中国企业进入该市场。不过,这已导致产品价格下跌。...不过,持续不断的补贴削减、悬而未决的债务危机以及欧盟针对中国启动双反调查等因素仍对光伏逆变器市场的需求造成负面影响。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2013-05-20

      如果通过的话,平均税率为47%的反倾销重税对中国光伏企业几乎是灭顶之灾,更多的中国光伏企业将步尚德电力后尘,一轮破产潮已迫在眉睫。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当然不会坐以待毙。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3-05-20

      面对发展困局,笔者认为当务之急要转变观念,不能仅限于组件和逆变器出口,而应该选择那些政局稳定、与中国关系比较友好的国家,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做总包工程。...最后,政府与企业都要转变观念、创造条件,鼓励国内光伏企业走出去。截至目前,走出去的中国光伏企业主要是出口光伏组件、户用型逆变器。

      来源:工业电器网2013-05-20

      5月9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称,中方坚决反对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设限,希望欧方慎重裁决此案。如果欧方对光伏产品设限,我们也将切实维护中国企业的利益。...抗衡被称为欧盟历史上涉案金额最高的双反案件,涉及中国企业对欧盟出口金额高达210亿欧元。欧洲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约70%以上的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欧洲。

      来源:中国石油报2013-05-20

      欧美双反紧紧抓住中国光伏制造业的资本、就业及其他社会资源占有量大,对外依赖度高的劣势,实际上是意在其他更大范围的图谋。因此,中国企业不应对双反结果抱有幻想。...欧盟执意对中国在欧企业展开双反调查,其实是转嫁经济危机的一种手段,为了能以此为筹码,在更大范围的贸易对抗中取得主动权,在与中国的贸易来往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来源:新华08网2013-05-17

      中国企业在中游制造方面具领先优势,涌现出天合、尚德、英利等多家全球大厂。...若是课以惩罚性关税,中国相当多光伏企业将不得不退出欧洲这个全球最主要的光伏市场。在欧美两大市场接连受阻后,中国企业将转战国内本土市场以及非洲等发展中国家,但这尚不足以消化国内光伏企业庞大产能。

      来源:新华网2013-05-16

      事实证明,中国企业以其设备成本低、能源利用率高、发电能力稳定的优势有效保障了加纳的电力供应,为加纳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总经理张海成说。此外,中国企业在加纳上东省承建的该国首个太阳能发电厂近日正式发电。

      来源:新华08网2013-05-16

      2012年9月和11月,欧盟分别启动了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涉及中国企业对欧盟出口金额高达210亿欧元。按照欧盟的司法程序,欧委会对双反案的裁决分为初裁和终裁。...事实上,若欧盟决定对中国出口至欧洲的光伏组件及电池征收惩罚性关税,对欧洲太阳能行业的打击更甚于对中国光伏业的打击。欧洲大多光伏企业并不希望欧盟对中国实施惩罚性关税。

      来源:和讯网2013-05-16

      据媒体报道欧盟近期将公布针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裁定,并有望成为压垮众多中国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下半年起中国光伏产业大范围的整合潮或将涌现。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3-05-15

      由于各个企业对欧盟双反都有预期,所以多数中国企业已经将在欧盟市场的比例降低一半左右。加之欧盟本身的需求也下降严重,国内企业在其他新兴市场的开拓已经取得很大发展。廉锐说。事实也的确如此。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3-05-15

      面对发展困局,笔者认为当务之急要转变观念,不能仅限于组件和逆变器出口,而应该选择那些政局稳定、与中国关系比较友好的国家,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做总包工程。...最后,政府与企业都要转变观念、创造条件,鼓励国内光伏企业走出去。截至目前,走出去的中国光伏企业主要是出口光伏组件、户用型逆变器。

      来源:法治周末2013-05-15

      中国企业的光伏产品的价格优势是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中国产业进步和原材料价格下降三方面共同导致,其中欧美国家向中国出口多晶硅价格很低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欧盟委员会分别于去年9月和11月启动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涉及中国企业对欧盟出口金额高达210亿欧元,被业内人士称为欧盟历史上涉案金额最大的双反案件。

      来源:中国报道2013-05-14

      国内光伏企业走出困境,掌握产业核心技术仍是重要环节。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金淦说,中国企业只有做好自己,投入科技创新,掌握核心竞争力,才能具备对国际市场的开拓能力。我相信一个企业不应该怕市场。

      来源:日经能源环境网2013-05-14

      东芝公司及夏普公司等日本企业也在积极跟进,此前中国企业占优势的太阳能业务领域的势力格局似乎会发生变化。...2012年4月,德国大型太阳能电池企业q-cells公司陷入经营破产。欧美太阳能电池厂商陷入危机的原因,被认为在于中国企业的强烈攻势。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3-05-14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欧盟对中国企业征收关税税率的高低,不是依据这些企业对欧盟倾销程度的大小,而是根据它们对欧盟反倾销调查配合的好坏。...应该说,在欧盟的反倾销调查过程中,多数中国企业都给予了积极配合,它们因此被征税的幅度相对较小,平均税率为47.6%。而那些没好好配合的公司的税率则最高可达67.9%。

      来源:中国网2013-05-14

      即便中国企业通过海外设厂曲线向欧洲供货,欧洲的epc总包商和电站投资人又如何能接受原本质优价廉的中国组件平白无故地被迫涨价后却让他们来牺牲投资收益?...惩罚力度大于预期欧盟委员会分别于去年9月和11月启动针对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涉及中国企业对欧盟出口金额高达210亿欧元,被称为欧盟历史上最大的双反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