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中国科学院”相关结果721

      来源:嘉兴在线2011-07-21

      中科院嘉兴中心升格为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后,将由中国科学院、浙江省政府、嘉兴市政府三方共建,以中科院研究所的技术、人才为依托,面向国际竞争,面向浙江省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以突破重大产业核心技术科技成果转化和引领地方未来产业发展为目标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1-07-19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物理学教授甘子钊表示,中国硅发展到今天这一步确实应该冷静考虑,“估计4到5年后,会有一些新的光伏原材料代替现有的原材料,届时这类替代性产品将会有更低的成本。...中国驻世贸组织代表团参赞卢先堃这样评价中国光伏企业的软肋:“中国光伏企业一个重要软肋是缺乏技术,这是企业自身的问题,它们在欧洲市场的竞争主要靠价格和成本优势,缺乏核心技术优势,产品基本属于‘人有我有’,

      来源:北极星电力新闻网2011-07-18

      本届展览会由中国能源协会,中国能源协会新能源专委会,亚洲太阳能协会等单位共同主办,得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国科学院,世界能源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等单位大力支持协办

      来源:OFweek2011-07-18

      产能难以抵消耗能淘汰太阳能电池还污染环境除去产生的这些有毒副产品外,生产所消耗的电量也十分巨大,中国科学院院士费维扬就曾表示过:“从生产工业硅到太阳能电池全过程,综合电耗约220万千瓦时/兆瓦。”...这无疑是为他人做嫁衣,而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首席气候变化与能源领事韩天恩也侧面证明了这一点,“太阳能消费市场90%是在发达国家,而原料生产100%却在发展中国家,也就是说把污染都留在了发展中国家”。

      来源:电气中国2011-07-18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太阳能系统应用实验室主任、ieee会员舒杰表示,太阳能光电要想真正赶上传统发电方式,必须在降低发电成本、高效率地转换电能方面持续改进。...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材料研究学院院长stevenringel教授证实,许多光电技术还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是如何实现最高效率,因为这可以达到更低的系统成本。他表示,现在技术层面的竞争状况还是很健康的。

      来源:Solarbe2011-07-14

      引进硕士研究生以上高层次人才987人,引进行业顶尖人才50余人,聘请了10余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内外专家学者为技术顾问和客座教授,为全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该区还注重科学技术和人才在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主导作用,建立了多渠道的科研投入途径,共投入科研经费16.55亿元,已组建了新余国家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螺杆膨胀动力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硅材料及光伏应用产业化基地

      来源:BM上海勃曼工业控制技术有限公司2011-07-05

      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广东核电集团、神华集团等国内主要电网、发电集团的太阳能光伏主管领导,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总工程师王斯成、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崔容强、清华大学教授赵争鸣、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副所长许洪华等行业著名专家

      来源:新华网2011-06-30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与深圳瑞华泰薄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通过近八年的努力,攻克了从关键树脂制备到连续双向拉伸聚酰亚胺薄膜生产的稳定工艺等技术关键,掌握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制造技术

      来源:美国商业资讯2011-06-29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与康宁联合成立研究机构2011年6月2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与康宁公司今天宣布,位于上海嘉定的“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康宁联合实验室”正式成立。

      来源:深圳特区报2011-06-27

      据了解,这项研究计划历时两年,同时获港中大、香港创新科技署、中国科学院及深圳市政府资助,在港中大及深圳先进院研制。...在两地政府的共同资助下,香港中文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作,近日成功研发出光电转换效率达17%的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先全国,比肩世界顶级水平。

      来源:新华网2011-06-27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马胜红认为需要突破三个瓶颈:一是需掌握关键零部件技术,并经过商业实践的考核;二是大型发电系统建设和调试国内缺乏经验,需要与国外企业和专家合作;三是目前招标电价过低,希望国家能有扶持政策让企业有积极性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2011-06-27

      但在“十五”期间,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工程热物理所等科研机构和一些太阳能企业也已开始对光热发电技术进行研究。...目前,我国科学家掌握了一批太阳能光热发电的核心技术,如高反射率高精度反射镜、高精密度双轴跟踪控制系统、高热流密度下的传热、太阳能热电转换等。光热发电能否主导“十二五”?

      来源:新华网2011-06-27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历时多年进行研究的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将为中国未来风能等新能源的大规模利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中国自主研发的这种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系统在关键材料、结构设计等方面在国际上均处于领先地位,所用材料全部实现国产化,价格比国外进口的同类产品价格要低50%以上。

      来源:太阳能联盟网2011-06-22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主任马胜红预测,2015年到2020年,我国热发电产业将进入初步商业化运作阶段,太阳热发电项目将快速进入区域性发展。...“973”太阳能热发电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电气协会副理事长黄湘曾预测,如果到2020年我国达到3万平方公里的太阳能光热发电开发,将能够解决全国总用电量的30%~35%。

      来源:赛迪网2011-06-21

      中国科学院党组已正式批准启动实施太阳能行动计划,该计划以2050年前后太阳能作为重要能源为远景目标,并确定了2015年分布式利用、2025年替代利用、2035年规模利用三个阶段目标。...cmic(中国市场情报中心)最新发布,2010年,我国太阳能热水器的年产量约为4900平方米,占世界年产量80%左右,销售额约为735亿元,出口额约为2.5亿美元。

      来源:中国工控网2011-06-21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太阳能系统应用实验室主任、ieee 会员舒杰表示:“太阳能光电要想真正赶上传统发电方式,必须在降低发电成本、高效率地转换电能方面持续改进。”...ieee高级会员及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材料研究学院院长steven ringel教授证实,许多光电技术还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是如何实现最高效率,因为这可以达到更低的系统成本。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1-06-20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承担的国家863计划课题——直接甲醇燃料储能电池技术,日前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

      来源:百方网2011-06-16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马胜红认为需要突破三个瓶颈:一是需掌握关键零部件技术,并经过商业实践的考验;二是大型发电系统建设和调试国内缺乏经验,需要与国外企业和专家合作;三是目前招标电价过低,希望能有扶持政策出台...目前,我国科学家已经对碟式发电系统、塔式发电系统以及槽式聚光单元进行了研究,掌握了一批太阳能光热发电的核心技术,如高精度高反射率的反射镜、高精度双轴跟踪控制系统、高热流密度下的传热系统、太阳能热电转换系统等

      来源:深圳新闻网2011-06-14

      该研究院由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太阳能行动计划”负责人褚君浩院士以及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能源研究专家bryan willson共同牵头。...在能源材料与地理科学等方面均有较强实力的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和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6月10日在上海携手成立华东师范大学-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新能源与环境联合研究院。

      来源:广东科技报2011-06-14

      在日前举行的上海“浦江学科交叉论坛”学术报告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指出,中国太阳能光伏市场仍有待开拓,而未来的光伏电池市场应该是三代技术并存的格局。...褚君浩认为,中国在太阳能利用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光伏电池市场应用不够,中国虽然是世界上光伏电池产能最大的国家,但是大部分用于出口,目前,我国的太阳能电池一般采用第一代技术,即晶体硅光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