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异质结电池片”相关结果535
      大鹏一日同风起——爱康光电首件叠瓦组件成功下线

      来源:爱康光电2018-07-30

      异质结电池片的对称性、薄片化更匹配叠瓦的封装形式。叠瓦技术与异质结电池的结合相得益彰,可发挥更大的效益。拨云见日,未来可期。...叠瓦技术,是指将传统电池片切为多个小片后,使用导电胶进行叠加串联。传统组件一般都会保留约2~3毫米的电池片间距,而叠瓦工艺消除了电池片间距,在同样组件面积下可以容纳更多的电池,扩大了有效发电面积。

      晶科第一、天合第二 IHS markit公布十大晶硅组件企业排名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18-07-23

      2018光伏电池片/组件企业扩产项目...在未来三年内,双面和半片电池组件结合新的技术,如钝化发射极后接触(perc)或包括异质结的n型技术(hjt)和交叉背接触(ibc),将有机会占据组件市场的重要份额。

      2017年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情况

      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2018-06-13

      21.3%和19.2%,异质结(hjt)、ibc、n型双面等技术路线加快发展;光伏组件封装及抗光致衰减技术不断改进,自动化、智能化改造也在加速,领先企业组件生产成本降至2元/瓦以下,光伏发电系统投资成本降至...因此,2017年,我国硅片及电池片出口金额分别增长14%与22.8%,以供应海外基地生产,而组件出口金额却下滑了0.5%。

      强强联手:亚玛顿与中智科技签署20MW<mark>异质结</mark>超薄双面双玻组件战略合作协议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8-05-28

      亚玛顿超薄双面双玻组件选择与当前光伏行业最有前景的技术hjt异质结电池技术结合,与目前国内最大异质结(hjt)电池生产商中智(泰兴)联手合作,正是基于hjt电池广阔的应用前景和中智成熟领先的制造技术,以异质结电池的制造为平台

      通威太阳能、上海微系统所、三峡资本正式签订SHJ太阳能<mark>电池</mark>产业化战略合作协议

      来源:通威集团2018-05-23

      5月22日,通威太阳能、上海微系统所、三峡资本在成都通威国际中心正式签订硅基异质结shj太阳能电池产业化战略合作协议。...2017年,通威太阳能电池出货量占全球市场4%,但利润占全球电池片行业80%以上,是第二、第三电池企业利润总和的23倍;成都基地一、二期项目相继投产,两期项目分别仅用7个月时间建成投产,不断刷新成都速度

      HIT:单晶PERC之后的下一个光伏<mark>电池</mark>新赛道?

      来源:SolarWit2018-05-21

      由于为本文写作提供大量帮助的易治凯先生习惯于把异质结电池叫做hit,所以本文使用hit这个名字。...hit叫法繁多,没有形成统一名称,各个厂商各自为战,明明是一样的技术路线,各家公司却偏要叫不同的名字,hit、hjt、hdt、shj其实指的是同一个东西,都是指异质结光伏电池

      来源:工信部2018-01-24

      我国光伏产品以晶体硅电池为主,且主要集中在常规电池环节,产品结构相对单一,在异质结(shj)等高效电池和产品可靠性方面与国外相比仍存差距,基础研究亟待提升。

      来源:新能源投融资圈2018-01-17

      而n 型晶硅电池则开始进入小规模量产,技术进展也较为迅速,包括使用pert 技术的n 型晶硅电池、hit 等异质结电池和ibc 等背接触电池将会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来源:赛迪智库2017-12-28

      21.3%和19.2%,异质结(hjt)、ibc、n型双面...硅片产量80gw,同比增长23.5%;电池片产量65gw,同比增长27.5%;组件产量70gw,同比增长21.3%,其中组件出口量约为22gw。

      【SNEC现场】2017第十一届SNEC组件企业新品导读(附现场图片)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17-04-20

      英利的熊猫双玻组件良好的弱光性,正面功率达到330w,发电量增益最高可达30% 协鑫集成的多款电池片协鑫无愧于组件龙头,其研发的perc单晶、perc黑硅、perc多晶、异质结(hjt)电池受到了大家的普遍关注

      国产正银“上位”:技术、成本双发力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17-04-05

      此外,一些电池片厂家不断拓展自身技术,开发出其他的高效电池片,如n型电池片、perc电池异质结电池与n型双面电池等。

      来源:中国电力报2017-03-20

      该计划尤其将会继续催化perc、黑硅等领先技术的进步,推动n型双面、异质结、半片等超高效电池技术发展和自清洁等新材料的规模化应用。...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在多晶硅方面,部分企业成本已降至70元/千克以下;硅片方面,每片加工成本降至1.4元以下;电池片方面,部分企业加工成本已降至0.5元/瓦以下。

      来源:工信部2017-03-02

      2016年,我国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产品出口额约为138.4亿美元,同比下降11.3%,这主要受我国多家企业在海外设厂影响。...国内扶持政策对上游支持不足,企业创新发展积极性不高,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高端产能尚无法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关键工艺技术与国外领先水平相比仍存差距,尤其在核心光伏装备领域,新型薄膜、异质结等技术路线发展缓慢

      来源:湖北省发改委2016-09-12

      二、我省光伏装备产业发展的现状2015年全省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71亿元,其中,多晶硅、铸锭约6600吨,年产硅片约20000万;太阳能电池片生产能力约800mw,2015年实际生产电池片530mw;组件生产能力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6-07-08

      据悉,这家企业270w以上高效多晶组件产出率高达80%,另有perc+背钝化技术与hjt异质结技术的高效组件正在量产中。...根据energytrend的分析文章指出,中国630抢装潮拉货力道已终结,太阳能供应链需求急冻,组件厂商几乎有价无量,订单能见度差、库存也持续积压,故大幅向上游电池片厂砍价,电池价格降幅明显。

      来源:中国企业报2016-07-05

      钝化发射极背面接触(perc)、异质结(hit)、背电极、高倍聚光等技术路线加快发展;光伏组件封装及抗光致衰减技术不断改进,领先企业组件生产成本降至2.8元/瓦,光伏发电系统投资成本降至8元/瓦以下,每度电成本降至

      来源:中电新闻网2016-03-14

      例如,上海理想能源设备公司成功自主研发出高效太阳能异质结(hit)电池核心生产装备pecvd,已实现hit电池效率超过22.3%,并即将突破23%。...例如,我国多晶、单晶电池片大规模转化效率分别约为16~18%,17~19%。而松下三洋的hit技术以及sunpower公司的ibc技术,单晶电池片量产效率超过22%,最高达到26%以上。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16-02-05

      据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张凤鸣博士介绍,目前传统的p型电池工艺属于行业技术,门槛较低,对淘汰落后产能作用不大,其他电池如n型、背面钝化(perc)、异质结(hit)则存在技术难点及成本高昂等不同的问题。

      来源:嘉兴日报2014-11-17

      最近,一个投资超50亿元的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项目,刚完成注册,一期明年下半年投产后产销额可超10亿元。...那次在上海参加国际光伏展进行园区推介时,一位客商在聊天中说到了上海交大太阳能研究所参与的一个高效异质结电池研发项目,我立刻就想到了地图上有这个项目。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14-08-22

      电池转换效率来看,薄膜电池较低,其他材料如异质结、多结、背、高倍聚光电池等虽然其光电转换效率能达到40%以上,但受制于成本高等原因,尚难大批量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