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国企”相关结果6749

      来源:新领军者2013-02-18

      窗外,车间内,来自欧盟的双反调,查团一行正在这里进行调研,为中国企业所谓的倾销和补贴寻找证据。根据程序,在调研完成后,将会就是否对中国产品实施双反做出最终裁决,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中国光伏企业的未来。

      来源:光能杂志2013-02-17

      11月,中国企业输印出货量为32mw。可见,尽管印度目标远大,但至今为止仍未成为一个高出货量目的地。...在近期一系列声明中可见,中国企业在南非的项目规模高达500mw,其中韩华新能源、尚德电力以及晶科能源在该地区业务潜力巨大。值得指出的是,南非太阳能资源丰富。

      来源:光能杂志2013-02-16

      而艾索新能源始终专注于中小功率逆变器产品的研究,具有国际先进的技术水平,在imsresearch的一份客户对光伏逆变器产品的倾向性调查中,爱索的中小型逆变器在英国市场光伏逆变器客户首选品牌中排名第五,是唯一一家上榜的中国企

      来源:Solarzoom2013-02-16

      事实上,自从美国开始针对中国企业展开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许多中国企业就已开始从台湾制造商处采购太阳能电池以规避惩罚性关税。

      来源:大众证券数字报2013-02-16

      此外,各国的贸易保护倾向也越来越明显,美国301调查、印度限制外国电池组件等,今年中国企业在开拓市场方面将面临挑战。

      来源:IBTIMES中文网2013-02-16

      ,从2001年到2008年,我国光伏业规模7年时间增长近600倍,2008年中国光伏电池产量达到200万千瓦,保持全球第一的地位,占全球份额的30%,2008年全球前25家太阳电池生产商中,有8家是中国企

      来源:光能杂志2013-02-06

      法国某杂志网站的一篇文章分析说,由于中国企业生产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仍以消耗煤炭为主,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高于欧洲产品。对欧洲同类产品的额外补贴以及环保考量等措施意味着,法国要对中国产品关上大门。

      来源:今日中国2013-02-06

      印度市场狭小,去年安装量尚不足1吉瓦,因此对中国企业影响不大,但也有多位业界人士表示,印度的跟风可能导致中国光伏企业在全球遭遇全面围剿。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3-02-06

      另外,盲目在补贴中引入竞争机制也将对我国以民企为主的光伏行业利润形成打压之势,迫使国家大量补贴集中流入少数国企,重蹈其他行业的国进民退现象。

      来源:环球网2013-02-05

      euprosunglass认为,中国企业之所以能够提供较低价格,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它们得到了有补贴的电力。根据欧盟的相关制度,欧盟委员会现在必须确定是否有足够的证据以开启一项正式调查。

      来源:中国企业报2013-02-05

      浙江省光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杭州市太阳能光伏产业协会秘书长赵永红向《中国企业报》记者道出了这样的顾虑。...河北晶龙集团新闻发言人段同刚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需要有一个标准,才会区分好坏。准入条件出台后,起码淘汰30%企业,产能过剩现状才能有所抑制。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13-02-05

      林建华是这家企业的当家人,1994年以国企副厂长的身份下海,从早期的热熔网胶膜到如今的eva胶膜,他对技术的坚持近乎执拗。

      来源:国际商报2013-02-05

      征税后硅价仍将处于低位中能硅业是去年向中国商务部提起对欧多晶硅双反调查申请的四家中国企业之一。根据相关程序,初裁结果有可能在今年2月下旬公布。

      来源:新华网2013-02-05

      一家德国企业先后在美国和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了反倾销、反补贴的双反诉讼。欧盟如果对中国实施双反,这将变成一场双输的游戏。...从产业结构看,中国企业多盘踞在中上游,即原料供应和组件生产。在中国能源研究院光伏研究中心主任红炜看来,这正是由于欧洲市场前几年装机需求的放量上涨,中国光伏产品的99%用于出口,占世界市场60%以上。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3-02-04

      天合光能被波士顿咨询评为中国全球挑战者公司50强,成为2012年度中国新能源领军品牌,并再次入选中国企业500强。

      来源:Solarzoom2013-02-04

      海外材料供应商指出,部分合同很可能含有如果税率改变,则应税率平摊这类条款,这其实有利于中国企业。太阳能制造商指出,目前多晶硅现货价格约为每千克17-18美元。

      来源:日经能源环境网2013-02-04

      过去占据全球最大份额的德国q-cells公司2012年4月破产,之后被韩国企业收购。...中国企业连续发起进攻的太阳能电池板,价格仅为几年前的几分之1。不过,要采用可再生能源,除了设备外,还需要很多其他费用,比如,设置费用等基本没有下降。而且,输电线也是个问题。

      来源:经济观察2013-02-04

      近几年来,在赛维ldk、保利协鑫、大全新能源等中国企业的努力下,突破外方技术垄断,价格渐渐恢复理性,回归至30美元/公斤以下。...最深刻的教训是,中国钢铁企业在铁矿石谈判时的年年惨败,外方利用中国企业的一盘散沙、各怀心思,在表面上制造舆论,私下里各个击破。

      来源:solarF阳光网2013-02-01

      国家不顾一切扩容,反而给予了很多企业继续死撑的信心,企业具有国企背景就不会倒,光伏行业傍政府这个大款,也不会轻易倒下,这是很多光伏企业选择不退出的重要原因。

      来源:新商务周刊2013-01-31

      2004年底,8家国企又在当地政府示意下套现退出,为尚德进一步发展铺路。...据《中国企业家》的一篇报道,仅在2011年,尚德就将光伏产能从1.8gw扩大到2.4gw,而增加的0.6gw相当于国内2010年光伏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