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背接触硅太阳电池”相关结果43
      真实的“双面组件”是什么样?

      来源:太阳能发电网2018-05-29

      通俗地讲,两面受光均可发电的晶体硅太阳电池就是双面晶体硅太阳电池,俗称双面电池。而采用不同于常规组件制备技术将双面电池封装而成的组件,则称为双面组件。

      来源:天合光能2017-12-20

      获奖专利首次提出了一种新型晶体硅太阳电池接触电极的制备工艺,成功解决了背钝化电池局域背场的形成以及金属接触的关键技术难题,可显著提高晶体硅太阳电池的结构性能,从而提升晶体硅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

      天合光能IBC组件功率突破410Wp大关 技术创新再攀新高

      来源:天合光能2017-12-15

      ibc电池(interdigitatedbackcontact,交叉指状接触)因其全背电极结构设计而得名,在其结构设计中,导出空穴流-电子流的正、负电极金属化栅线设计在太阳电池的背面。

      来源:摩尔光伏2017-11-02

      氮化硅薄膜作为表面介质层在传统晶硅太阳电池制造中被广泛应用,它能够很好地钝化多晶硅片表面及体内的缺陷和减少入射光的反射。...分析原因应该是由于三层氮化硅膜底层的氮化硅膜层(即与硅片表面接触的那层氮化硅膜层)对硅片表面钝化和体内钝化的更好,所以镀膜前后的少子寿命增加量比较大,少子寿命的提升有利于太阳电池开路电压的提高。

      来源:摩尔光伏2017-10-26

      perc(钝化发射极及接触)技术是晶硅太阳电池近年来最具性价比的效率提升手段,与常规电池产线兼容性高,并且产线改造投资成本低。...相比之前出现的双面电池,没有使用高成本的银栅线与n型硅片,也没有背面扩散环节,电池成本与单面perc电池成本相当,展现出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来源:摩尔光伏2017-10-18

      1.引言由于晶硅太阳电池成熟的工艺和技术、高的电池转换效率及高达25年以上的使用寿命,使其占据全球光伏市场约90%份额。理论上讲,不管是掺硼的p型硅片还是掺磷的n型硅片都可以用来制备太阳电池

      来源:中时电子报2017-09-05

      也有实验室开发出同时结合hjt+ibc两种结构之电池,并实现了25.6%的全球最高效率,是晶硅太阳电池有机会实现的最高效率。...因此太阳能厂开始将目光放在次世代的n型太阳电池的商业化上,其中又以异质结(hetero junction with intrinsic,hjt)电池,以及指叉状接触(interdigitated back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7-05-05

      天合光能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一直以研发低成本高效率太阳电池技术与产品作为出发点,长期致力于开发可量产的高效晶体硅太阳电池技术。...如今,这一高效ibc电池的问世,更是成为低成本单结晶体硅电池中的佼佼者。据悉,这是国内首个自主研发在6英寸全面积上转换效率超过24%的晶体硅太阳电池

      【SNEC现场】隆基乐叶发布新品Hi-MO2:开启高效单晶PERC双面技术新时代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7-04-20

      隆基股份总裁李振国与隆基乐叶总裁李文学共同开启新品hi-mo2perc(钝化发射极及接触)技术是晶硅太阳电池近年来最具性价比的效率提升手段,与常规电池产线兼容性高,并且产线改造投资成本低。

      双面<mark>太阳</mark>能<mark>电池</mark>背面真的能发电吗?

      来源:泰州中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2017-03-20

      晶体硅太阳电池实际上是一个大的平面二极管,就n型电池而言,电池的基体是n-si,基体的前表面通过扩散重掺杂形成p+发射极,p+发射极与n-si基体接触形成p+-n结,基体的背表面通过扩散或者离子注入重掺杂形成

      来源:科技新报2016-01-22

      、n型双面太阳电池、perc电池及ibc背电极电池上。...目前市面上晶硅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平均约20%至21%,一般大多使用网版印刷的银导电胶当作电极材料,约占太阳电池成本的12%至14%,且容易随着贵金属价格而波动。

      来源:金投能源2014-10-29

      太阳光之所以有很少的百分比转换为电能,原因归结于不管是哪一种材料的太阳电池都不能将全部的太阳光转换为电流。晶体硅太阳电池的光谱敏感最大值没有与太阳辐射的强度最大值完全重合。

      来源:PV-tech2014-03-28

      细栅、多栅太阳电池技术是在现有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的基础上研究开发高方阻细栅密栅多晶硅太阳电池的制备技术。...但不管两者如何发展,晶硅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提升已渐渐趋于一个临界点,缓慢而难以突破。

      来源:OFweek太阳能光伏网2014-03-11

      较为出色的陷光、钝化效果,以及采用了可批量生产的丝印技术,使a-300成为新一代高效接触硅太阳电池的典型代表。...到如今,已经有部分企业开始正式投产其n型晶体硅电池,一举击溃p型太阳电池主导地位。国际光伏技术路线图(itrpv)预期n型单晶硅太阳电池将从2014年的18%左右提高到2020年的50%左右。

      来源:Solarzoom2014-03-05

      经过两年的研究,由天合光能发起,在澳洲国立大学和澳洲咨询公司pvlighthouse的联合支持下,成功研发出全球光电转换效率最高的交叉接触式(ibc)晶硅太阳电池

      来源:PV-tech2014-03-03

      blakers教授继续说道:澳洲国立大学一直从事高效接触硅太阳电池的研究,这是一种将正负两极金属接触均移到电池片背面的技术。

      来源:Solarzoom2013-08-29

      目前,商用晶硅太阳电池组件的使用要求为25年,而背膜作为直接与外环境大面积接触的光伏封装材料,其应具备卓越的耐长期老化(湿热、干热、紫外)、耐电气绝缘、水蒸气阻隔等性能。

      来源:世纪新能源网2013-04-19

      常规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的封装结构,自上而下的顺序分别是钢化玻璃-eva-晶体硅太阳电池-eva-背板;封装之前的单焊、串焊工艺将电池片通过涂锡焊带连接;组件层压封装好后,再组装上接线盒、边缘密封胶和边框

      来源:solarzoom2012-12-07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太阳电池经历了第一代晶硅太阳电池,第二代薄膜太阳电池,第三代高效太阳电池的研究。目前,市场上大量产的是单晶硅和多晶硅太阳电池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2-06-04

      为此,研究人员把正面电极转移到电池背面,开发出许多结构不同的接触硅太阳电池。1接触硅太阳电池及其分类接触硅太阳电池是指电池的发射区电极和基区电极均位于电池背面的一种硅太阳电池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