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pv-magazine2020-09-16
先前的研究表明,电池暴露于光和热条件下的降解和随后的恢复机制会影响电池钝化层。尽管这些机制背后的物理学尚未完全揭示,但人们普遍认为氢的存在起着关键的作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的科学家表示:“技术硅异质结(shj)技术能否得到广泛采用,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在电池组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电池能否维持对其高效率起决定作用的出色表面钝化层。
来源:微锂电2020-09-11
该装置采用多硅基隧道氧化物钝化触点,并在晶圆片的两侧施加。...根据研究人员的说法,该技术更实际的应用是在晶圆的两面都应用了耐温度的多硅基隧道氧化物钝化触点。
来源:摩尔光伏2020-09-08
航天光伏技术总监沈禛珏表示:“milkywayplus+异质结新产品电池相较于其他电池由于其独特的双面对称结构及非晶硅层优秀的钝化效果,具备着转换效率高、双面率高、几乎无光致衰减、温度特性良好、可使用薄硅片
来源:pvmagC2020-09-02
enel表示,这种效率的提高得益于可使更多光线照射到电池表面的无母线技术,以及由ines和 enel联合开发的可进一步改善电池钝化的处理方法。
来源:摩尔光伏2020-09-01
pecvd:plasma enhanc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在硅片表面沉积一层氮化硅减反射膜,以增加入射在硅片上的光的透射,减少反射,氢原子搀杂在氮化硅中附加了氢的钝化作用
来源:摩尔光伏2020-08-28
面对这2个问题,未来topcon的或许会采用如下工艺:tco做为导电层;双面多晶硅钝化层;多晶硅钝化层很薄。hjt电池在产线效率达到24%以后,主要任务是降本。
来源:能源杂志2020-08-25
perc电池即钝化发射极和背面电池技术,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通过在常规电池的背面叠加钝化层,可以提高转换效率。相比常规电池,perc电池产线上只须增加两道工艺,一道镀膜钝化,一道激光开槽。
来源:天合光能2020-08-20
光学上由于圆形焊带遮光部分在任何入射角度下,入射光利用率均高达约75%,从而实现光学增益提升组件效率约0.2%-0.3%;电学上降低电池横向电流传输损耗及互联条电阻损耗,同时通过减少电极面积增强了perc电池的钝化效果
来源:老成之见2020-08-17
(来源:微信公众号“老成之见” )02支撑评级的要点hjt电池兼具高转换效率与短工艺流程:简洁独特的非晶硅膜钝化结构一方面使得hjt电池具备高转换效率,另一方面使得仅需4步主工艺即可完成hjt电池的生产...hjt电池中的本征非晶硅薄膜(i-a-si:h)有效降低了晶硅/非晶硅异质结表面的复合速率,同时补偿了本征非晶硅层自身存在的悬挂键缺陷,在硅片表面获得了令人满意的钝化效果,显著提升了电池的开路电压和转换效率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0-08-09
“monopoly是一个工业级的平台,有钝化触点,降低成本,使它对我们生产来说更加容易。”...不仅讲到电池的效率,而且还提升成本效益,从这个角度来看,唯一一种方,进行钝化接触,有很多文献讲这内容,支持我们的观点。
晶科晶科tiger pro 610w组件组件效率高达22.3%,依托于晶科自主开发的n型hot2.0高效电池技术,通过hot隧穿层钝化接触和先进金属化等技术的开发导入,电池效率高达24.79%,采用78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0-08-06
研究结果发现,开路电压从1.10v显著提高到1.16v,且填充因子及短路电流在添加6t1c-4f作钝化后都有所改善。研究结果还显示,在连续照射350小时后,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只下降了约15%。...这说明添加6t1c-4f以钝化钙钛矿的表面,不仅能保护钙钛矿的表面免受湿气、氧气和光线的侵蚀,而且结晶的颗粒增大了,能有效减少晶界缺陷及电流流失,使得全无机钙钛矿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均有所提高。
来源:贝哲斯咨询2020-07-30
光伏电池的发展主要经历了bsf电池(铝背场电池),perc电池(发射极钝化和背面接触电池)和n型电池三种技术发展路线,其中n型单晶的新型技术路线包括pert、hjt、ibc等路线。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20-07-29
无独有偶,宣布进军异质结组件的海外龙头光伏设备制造商梅耶博格,随着其在钝化发射极和背面电池(perc)设备领域竞争能力不断下降,也宣布退出设备竞争,转身投入具有一定技术领先优势的hjt电池和组件生产,依托新技术重新抢占市场高地
来源:Solar cells 技术2020-07-17
另一方面,由于固定正电荷密度高,氢含量高,sin x具有优异的表面钝化能力,有利于提高开路电压。...在光伏工业中,通常采用由具有不同折射率的三个sinx层组成的抗反射涂层,以降低反射率并提高单晶硅perc(钝化发射极和后部电池)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来源:Solar cells 技术2020-07-15
中描述的参考文献,在n-pert(钝化发射器,后部完全扩散)c-si中太阳能电池,由于负电场,带正电荷通过强制发射器表面离开来提高复合速率损耗。...的假定n型太阳能电池的pid机制为表面极化,那里有负电荷或正电荷(取决于topology结构)在该函数的sinx堆栈中累积作为钝化和抗反射(ar)涂层。
来源:贺利氏可再生能源2020-07-10
在850°c的退火温度下退火,ivoc 710 mv, j0在9-13 fa/cm2,显示了钝化接触结构优异的钝化性能,所制备的电池效率超过23%。...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结构示意图 topcon正面与常规n型太阳能电池或n-pert太阳能电池没有本质区别,电池核心技术是背面钝化接触,硅片背面由一层超薄氧化硅(1~2nm)与一层磷掺杂的微晶非晶混合si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20-06-30
韩华2019年3月5日宣布,其先后在美国和德国,针对中国光伏企业隆基股份(601012)和晶科能源发起有关涉嫌侵犯专利权的诉讼,声称两家竞争对手使用其专利太阳能电池钝化技术来提高产品的性能。...据了解,韩华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他们起诉的这些公司的产品非法使用了其专利钝化技术,侵犯了其在德国申请的“ep 2220689”专利及在美国申请的美国us9893215专利、澳大利亚au2008323025
来源:平安证券2020-06-28
预计2019年全球perc电池片设备市场规模达200亿元,其中背钝化设备、自动化设备、丝网印刷设备占比最高,分别为43亿元、43亿元、23亿元。
来源:脱水研报2020-06-23
其综合了晶体硅电池与薄膜电池的优势,具有结构简单、工艺温度低、钝化效果好、开路电压高、温度特性好、双面发电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