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电子报2009-04-27
但是,%26ldquo;制造大国%26rdquo;的光环下面却隐藏着市场和原材料%26ldquo;两头在外%26rdquo;的窘境:98%的市场在国外,95%的原材料依靠进口。...从2007年开始,在华东与华北地区,有数家光伏企业开始建设以玻璃基板为主要原材料的薄膜太阳能生产线,目前,这些生产线已经陆续建成,即将实现量产。
来源:全景证券频道2009-04-15
晶硅电池的成本下降主要依赖于转化率提高、硅片厚度降低以及原材料价格的下跌;与晶硅电池相比,薄膜电池成本下降空间更大。...随着全球多晶硅新增产能开始逐步释放,光伏发电的关键原材料“高纯多晶硅”的瓶颈作用得到缓解,我国多晶硅价格从去年最高的超过300万元/吨,下降至目前大约120万元/吨。
来源:www.chinapower.com.cn 2009-04-01
彭小峰也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原材料成本以及光伏产品的价格直线下降,库存增加导致了现金流的压力剧增。然而,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政策支持是光伏产业信心所在 1元钱的上网电价得以实现,与多晶硅等原材料的价格下降不无关系,谈到多晶硅的价格下降以及目前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状况,国际金融危机对行业的影响不容回避。
来源:全景证券频道2009-02-23
由于光伏发电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史立山预计,最终夺标的上网电价有望降至2元/千瓦时以下。 “谁的价格低就让谁投资建设。”史立山说。...但目前由于金融危机的发生,占据太阳能电池70%成本的硅料价格、基建成本等均已大幅下降,而近期主要原材料硅的价格已大跌,成本的下调将为国内太阳能企业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来源:中国化工网2009-01-06
短期内,中国太阳能电池产业对硅料原材料和终端市场的双重依赖依旧无法缓解。太阳能主要原料多晶硅90%以上须从国外进口,而终端产品90%以上又必须出口国外市场。国内市场对太阳能电池的需求有待提升。 ...受硅材料的限制,各大厂商已开始转而投产薄膜技术,2009年这种趋势将更加明显,这将促使薄膜技术的成熟大大提前。
来源:中国化工网2008-12-24
对人才资金实力雄厚的在建多晶硅企业,借市场萧条、原材料价格低迷之际,低成本完成项目建设,等待经济复苏。对无技术保障、无人才、资金优势的企业,宜借此机会,调整发展方向。 ...中电科技集团公司第48研究所副所长王俊朝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光伏产业会是好事,那些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没有稳定硅材料来源的三无企业,会在这次危机中被市场无情地清理掉
来源:中华工控网2008-12-11
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产业链条称之为光伏产业,包括高纯多晶硅原材料生产、太阳能电池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相关生产设备的制造等。 ...目前,利用太阳能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转换,就是利用%26ldquo;光伏效应%26rdquo;,使太阳光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2008-06-20
尽管与去年同期相比,中电光伏的营业收入翻了一倍,但净亏损却达354万美元,而其第一财季的净利润还达到537万美元。 中电光伏对其业绩不佳的解释是,主要由于生产用原材料多晶硅极度短缺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