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相关结果356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1-08-18

      2021年“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光伏产业昂首迈入大规模平价上网新征程,与此同时,“30·60”碳减排、碳中和的国家战略强势推进,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吹响新号角。...湖南可再生能源协会等直播平台:北极星学社app、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视频号三、会议议题(一)开端——“十四五”光伏政策及发展趋势1、2021年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及“十四五”展望2、双碳目标下光伏政策解读及规划展望3、新型电力系统下的光伏创新探索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8-18

      同时,作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举措之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如何制定规划、出台政策,使规划更加合理科学,让政策更加符合实际,殊为重要。...根据国网能源研究院相关测算,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电量渗透率将超过15%,系统消纳成本将是2020年的2.3倍。因此,需加强对电价和成本的监管,这关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全局。

      风电军团“挥师”光伏 超134GW风光一体化项目重定市场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21-08-16

      而如何解决风、光等新能源的随机性、波动性特性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课题。当然,庞大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除了电网端的使能外,电源端的自适应至关重要。...2020年8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也下发文件,指导开展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风光火储、风光水储、风光储,通过各类能源协调互补,提升电力质量和效率,符合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根本之道。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8-11

      而且,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还在稳步提速,这种背景下能源转型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可以称得上是大象转身,宜稳不宜急。...“光电”,新能源资源技术开发量“不存在天花板”,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存在技术瓶颈”,并网及消纳空间“不会受限”,要求全力放开发展新能源。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8-10

      ,且后者随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进程而动态变化,还要统筹处理好发电企业积极性和系统调峰需求的关系。...为确保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必须提前安排,同步推进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发展、并网和消纳,这一政策作为实现目标的长效的重要的措施之一,对于保障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大规模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1-08-02

      全面落实公司工作部署,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制订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任务清单,确保目标务期必成。参与公司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零碳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工程、国际领先城市电网建设,推动新能源汽车全面融入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源网荷协同互动服务体系。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1-07-29

      国务院关于深化电价改革、完善电价形成机制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分时电价信号作用,服务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促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现就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有关事项通知如下。...在保持销售电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目录分时电价机制,更好引导用户削峰填谷、改善电力供需状况、促进新能源消纳,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提供支撑。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1-07-29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部署各地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服务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促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同时,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特别是合理拉大峰谷电价价差,有利于引导用户在电力系统低谷时段多用电,并为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发展创造更大空间,这对促进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加快发展、有效消纳,着眼中长期实现碳达峰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1-07-28

      一是指导思想中明确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新型储能的功能定位,提出新型储能是提升能源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综合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举措。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1-07-23

      、综合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举措,以政策环境为有力保障,以市场机制为根本依托,以技术革新为内生动力,加快构建多轮驱动良好局面,推动储能高质量发展。...新型储能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技术创新和产业水平稳居全球前列,标准体系、市场机制、商业模式成熟健全,与电力系统各环节深度融合发展,装机规模基本满足新型电力系统相应需求。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7-16

      “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支撑性技术”浙江中控太阳能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建祥向记者介绍,太阳能热发电自带大规模、低成本、安全环保的储能系统,可替代火电成为电力系统的基荷电源。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1-07-15

      为服务新能源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推进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在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北电力安排部署下,河北保定供电公司准确把握保定电网能源属性和区位优势,全面承接国家电网公司调度业务综合试点建设任务

      来源:中电联2021-07-08

      ,为全社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积极推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推动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积极贡献。...为深入、系统、专业地展示电力行业各专业领域发展情况,中电联同时组织编撰了国际合作、电力工程建设质量、标准化、可靠性、人才、电力供需分析、造价管理、电气化、信息化等专业领域的年度系列报告,以进一步满足各专业领域读者的需求

      来源:电力法律观察2021-07-07

      事实上,正是有了充分的市场竞争和政府的大力扶持,才让我国的光伏行业有了如今领先世界的辉煌,缔造了光伏发电成本持续大幅下降的神话,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双碳目标面前,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任务很艰巨,各主体一定要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啊!电改非易事,且行且观察。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7-07

      大规模新能源高效消纳技术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需集中突破新能源发电场站和集群精确建模技术、新能源发电监测与预测技术。...因此,亟需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发挥其在全社会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促进能源绿色生产和消费,落实能源发展战略,支撑“双碳”目标实现。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6-30

      第五,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高投入、高拉动,电力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将更具全局性战略性位置,创新力和带动力作用日益凸显。...经济与环境的耦合关系更加紧密,电力系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路径事关全局,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意味着行业重大历史发展机遇。未来,能源安全保障重心将进一步向电力系统转移。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1-06-25

      ,促进新型储能积极稳妥健康有序发展,支持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此规范适用于除抽水蓄能以外的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的储能项目。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1-06-25

      ,推动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江毅表示,黄河公司将全面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目标任务,通过海南州光储一体化实证基地项目和德令哈220万千瓦多能互补项目的建设,推动构建风光储一体化多能互补,研究储能系统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6-23

      目前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才刚起步,针对全社会的电价调整政策大概率不会出现。“想要解决辅助服务市场可能出现的涨价问题,就要进一步缩短交易周期、增加交易频次,给可再生能源更多的调整空间。”...另外,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过程中,阶段性的电力现货价格暴涨、区域性的缺电现象,都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终还是要通过发展来解决。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征求<mark>新型</mark>储能项目管理规范意见公告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1-06-22

      6月2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新型储能项目管理规范(暂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总体部署,促进新型储能积极稳妥健康有序发展,支持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