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中国企业”相关结果3325

      来源:新华网2010-11-30

      但目前中国企业还处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端,在价值链上游,尤其是多晶硅的提炼,中国企业的技术和成本远远达不到国际先进水平。...随着中国光伏出口的蓬勃发展,国外贸易壁垒和反倾销制裁成为中国企业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 “在美国政府看来,中国光伏产业已是一个重大威胁。”中环光伏总裁顾华敏表示。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2010-11-29

      中国企业多集中在太阳能电池制造等下游环节。这些企业所需的高纯度硅绝大多数从国外进口。美国的hemlock半导体集团是世界主要多晶硅提供商之一。该公司常出现未来两三年产品都被销售一空的情况。

      来源:《浙商》2010-11-26

      铀资源是一个限制,有三个解决途径:自己找矿,国外买铀,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开采铀矿。现在中国和澳大利亚达成金属铀采购协议,美国要全程监控。我认为将来金属铀供应安全问题肯定要超过石油安全问题。

      来源:浙商2010-11-25

      铀资源是一个限制,有三个解决途径:自己找矿,国外买铀,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开采铀矿。现在中国和澳大利亚达成金属铀采购协议,美国要全程监控。我认为将来金属铀供应安全问题肯定要超过石油安全问题。

      来源:新华网2010-11-24

      葛宁在致辞时表示,作为一个以智能电网和新能源作为未来战略发展方向的企业,金智科技在保加利亚的新能源之旅已正式起航,未来,该公司还将继续加大在保加利亚的能源投资,并且带动更多中国企业赴保加利亚投资。

      来源:扬州日报2010-11-22

      该中心为中国企业提供便利的本地检测服务和通向全球的“国际通行证”,也就是说,包括扬州在内的中国光电企业不出国门便能够获得cbtl光伏检测认证证书,享受全面优质的国际一流检测服务,实现“一个标准、一次检测

      来源:解放牛网2010-11-18

      中国企业的底气不足或许与担心上游光伏电池材料“断供”有关。“我们国家硅料39%的进口来自美国,18%来自欧洲,只有18%产自中国,”据李茂分析,上游原材料的购买价格如果提高,将会导致组件价格上升。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2010-11-18

      根据业内专家分析,最早到2010年底,多晶硅市场价格就可能降到目前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之下。这对于目前积极扩产、投资过热的国内众多多晶硅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警钟。...中国光伏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高宏玲指出,美国、德国、日本等当今世界主要的多晶硅生产国,均采取了严格的准入标准。而我国由于没有多晶硅准入标准,一些企业和个人不懂技术也来搞多晶硅,造成了污染和低端产品过剩。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0-11-17

      多晶硅现货价格在去年5月跌至50-70美元/公斤,并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这意味着市场上多晶硅价格已接近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小型多晶硅企业接连亏损。...今年7月德国宣布,10月初将降低对光伏企业的补贴,为争取下调前补贴力度,德国本土企业加快了光伏电站建设速度的同时,刺激了像中国这样的主要光伏电池生产国的市场,国内对多晶硅出现了暂时性的爆发式行情需求。

      来源:中国电子报2010-11-16

      100%,2008年到2010年增长率也在70%以上;目前,中国企业已基本掌握了太阳能电池及多晶硅材料的关键工艺技术。...据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长王勃华在本届论坛发表演讲时介绍,2009年,中国光伏电池产量达到4382mw,有4家中国企业跻身全球前10大光伏企业之列;从2005年到2008年,中国光伏电池产量的年增长率都超过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2010-11-16

      而自2010年起,欧洲主要太阳能应用企业正在纷纷退出或者逐渐削减补贴比例。这将严峻考验以欧洲为重要市场的中国企业。...强迫提高收入则将进一步打击企业的投资营商环境,而民企能够投入的领域又通常早已产能过剩。正是这样一个处境,政府提出能源振兴规划其实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来源:环球企业家2010-11-16

      以尚德、英利、天合光能为首的中国企业自金融危机后加强了美国市场的开拓力度,仅英利一家占美国市场份额就超过10%。 在风电领域,中国风机企业也开始进入美国市场。...这至少说明了美国在技术与资本两个层面拥有中国难以匹敌的优势;而中国的优势主要在新能源领域的两大产业光伏与风能上,中国制造在成本和规模两个层面的强大优势让中国企业在全球所向披靡。

      来源:索比太阳能2010-11-08

      cbtl,是国际电子产品测试证书互认体系实验室,扬州光电检测中心通过评审后,将以国际标准的测试认证服务,为中国企业提供便利的本地检测服务和通向全球的“国际通行证”,也就是说,包括扬州在内的中国光电企业不出国门便能够获得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2010-11-03

      现在看来,现成的“拿来主义”可能会促使企业的业务发展较快,但是一旦技术保密期过期,加上设备供应出现问题,都会对中国企业带来很大的打击。...但是,太阳能光环的背后,仍有一个疑问始终不能消退:中国企业真的已经是世界光伏巨头吗?到底我们是该产业的利益获得者,还仅仅是产业链里不可或缺的零件?

      来源:和讯网2010-11-01

      欧洲主要国家对太阳能补贴政策的逐渐退出,将严峻考验这些以欧洲为重要市场的中国企业。...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太阳能市场的欧洲各国正在纷纷削减或退出补贴政策,而严重倚赖欧洲市场的中国企业在今年前九个月,非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呈现出大幅增长的态势,不少企业前九个月的业绩追平去年全年,比去年同期翻倍甚至更多

      来源:i美股2010-10-28

      starmine称,当中国公司以其低价优势参与市场竞争中后,将会抢占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与此同时,中国天合光能(tsl)、sunpower、无锡尚德(stp)、英利绿色能源(yge),以及德国的solarworld的盈利预计有上升。

      来源:水清木华2010-10-22

      2010年上半年,欧洲企业表现一般,中国企业异常优秀。欧洲企业都力图打造完整产业链,cell和moudle企业都努力自主生产wafer,对外采购wafer的数量日渐减少。

      来源:新华网2010-10-20

      “现在,中国企业生产的光伏产品具有更大的竞争力了,比美国产品的竞争力更强,中国开始使用本国企业生产的产品,美国就开始谋划对中国产品设置门槛。这不公平。”许洪华说。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2010-10-19

      当国内光伏电池生产企业在国外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时,其竞争对手往往主观的认为中国企业的低成本优势来自于政府补贴。...目前,中国新能源企业凭借高性价比的产品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了一席之地,而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相关企业的利益,试图利用现行的一些贸易规则来削弱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0-10-15

      德国《sun&wind energy杂志》公布《2009全球太阳能光伏逆变器销量全球排名》显示,中国上海航锐电源科技有限公司全球排名第13位,成为唯一入围的中国企业。...另外,就是加强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和售后服务能力,做到能够跟本地的企业去竞争,这些都是一个企业站稳脚跟的决定因素。 国内政策仍待调整 中国能源报:目前上海航锐的销售市场还主要在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