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需求侧响应”相关结果234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中国工业报2016-01-11

      能源需求侧响应机制和能力建设亟待加强。三是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瓶颈制约。三北地区弃风弃光、西南地区弃水问题进一步加剧,部分地区弃风率超过30%,西北地区弃光问题开始显现。

      来源:新疆经济报2015-12-29

      在电源环节提高电源灵活性,在电网环节扩大电网范围,在负荷环节实施需求侧响应、增加用电需求,是实现我区新能源高比例消纳的三大重要途径。影响新能源消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市场。

      来源:江苏林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15-12-22

      微电网能源管理系统基于预测数据和分布式控制系统,实时调整微电网的控制策略和控制目标,并结合需求侧响应为林洋总部园区提供清洁、精准的能源供给。...ups作为的重要负载的双重冗余电源,确保供电系统的万无一失;根据峰谷电价的规定,利用储能系统,采用谷时充电、峰时放电策略,不仅节省电费,还提高了电网的稳定性,降低变压器损耗,并具有平抑负荷的作用,参与需求响应

      来源:国家电网报2015-12-17

      未来分布式电源技术创新重点主要集中在分布式电源并网保护、控制、电能质量监测技术,分布式电源、储能、可控负荷与配电网同步运行技术,适应大规模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需求侧响应和电源、电网、负荷互动技术,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信息交互标准化技术

      来源:能见派2015-11-20

      电网是用户的备用体系,而用户是电网的需求侧响应的资源,电网与用户prosumer成为互补而不是竞争的关系?这种可能,在笔者看来,要大于死亡漩涡的可能性。...对基本的成本参数、学习潜力、投资以及需求变化的关键假设,也会在很大的范围内影响其结果的相对大小,甚至关键结论的稳健性。

      来源:中电新闻网2015-08-31

      需求侧响应方面,要求电力系统改变传统运营管理模式,通过政策措施,提高需求侧响应能力,改善负荷特性,充分调动各类需求侧资源参与系统平衡。此外,还需要建立适应光伏等新能源并网的电力系统运行管理体系。

      来源:能源观察2015-08-07

      需求侧响应方面,要求电力系统改变传统运营管理模式,通过政策措施,提高需求侧响应能力,改善负荷特性,充分调动各类需求侧资源参与系统平衡。此外,还需要建立适应光伏等新能源并网的电力系统运行管理体系。

      来源:金融投资报2015-05-27

      同时,为了配合电力行业的市场化转型,国家能源局制定了互联网行动计划,旨在促进电力需求侧响应和清洁能源高效利用方面的技术进步和应用。...两家公司的强强联手,将能够形成一种互补性的战略合作,满足双方的发展战略需求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5-05-20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与竞争机制,降低可再生能源利用成本,提高其综合利用效率,包括加强太阳能热电联产,风光互补发电,鼓励碳排放与可再生能源配额交易,提高电力用户参与积极性与需求侧响应,并扩大用户参与范围。

      来源:能源观察网2014-12-26

      需求侧响应包括基于价格的需求侧响应和基于协议的需求侧响应,前者是指用户根据电力市场电价的变化调整用电需求,如分时电价、实时电价和尖峰电价,后者是指电网企业按照事先确定的原则控制用户负荷。

      来源:中国电力报2014-12-08

      事实上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前提是要形成一个真正市场化的电力市场体系,包括价格实时变动及需求侧响应等机制。...我们更多需要考虑供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尽最大可能满足终端的用能需求。由于终端用能在空间、时间上的分布不均匀,也就随之产生了以电力调度为中心的优化机制。

      来源:和讯网2011-11-06

      电力系统运行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系统可支配的灵活电源比例、电网基础及互联规模,以及需求侧响应能力三个方面。因此,光伏发电发展规模必须与系统灵活调节资源规模保持均衡。再次,是技术上适应。...德国虽然光伏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2006年以来的连续过快增长,已经导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终端电价增长过快,配电网约束日益明显,电网升级改造需求压力不断增加等。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1-09-15

      电力系统运行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系统可支配的灵活电源比例、电网基础及互联规模,以及需求侧响应能力三个方面。因此,光伏发电发展规模必须与系统灵活调节资源规模保持均衡。再次,是技术上适应。...德国虽然光伏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2006年以来的连续过快增长,已经导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终端电价增长过快,配电网约束日益明显,电网升级改造需求压力不断增加等。

      来源:中国国际招标网2010-12-03

      与传统电网相比,未来电网使命的变化主要有四点:一是具有接纳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电力的能力;二是能够实现电力需求侧响应、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电动汽车、能源综合高效利用系统与电网的有机融合,大幅度提高终端能源利用效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