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滩大会上,林洋能源与蚂蚁数字科技签署合作协议,双方拟在无人化智慧场站、虚拟电厂、能源资产数字化与量化交易等领域开展合作。这一合作恰逢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政策利好期,为能源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当30GW新能源场站插上“AI+区块链”的翅膀,有望向能源行业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的经验和模式,推动一个更高效、更清洁、更智能的能源未来加速实现。
政策东风:能源智能化转型的顶层设计落地
2025年9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为能源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能源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体系初步构建,算力与电力协同发展根基不断夯实,人工智能赋能能源核心技术取得显著突破;到2030年,能源领域人工智能专用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形成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能源研发创新平台。
这一政策背景与当前能源行业的深层变革高度契合。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向可再生能源主导转型,新能源出力的波动性、间歇性特征对电网稳定性构成挑战,而传统能源系统的“源随荷动”模式已难以适应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需求。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接近全国总发电量的四成,风电、光伏新增发电量超过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但与此同时,全国太阳能弃电率升至6.6%,风电弃电率达5.7%,较2024年同期几乎翻倍,凸显了能源系统灵活调节能力不足的痛点。
《意见》的出台,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技术路径。其提出的“人工智能+电网”“人工智能+能源新业态”“人工智能+新能源”三大方向,直指能源系统转型的核心环节:通过AI技术实现电力供需预测、电网智能诊断、虚拟电厂调控、新能源功率预测等场景的智能化升级,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运行体系。例如,在虚拟电厂领域,《意见》明确要求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灵活性调节资源中的应用,提升负荷侧群控优化和动态响应能力。
政策还特别强调了跨界合作的重要性。《意见》要求,推动协同创新,构建开放协同、共创共享的能源智能化创新生态体系;开展试点示范,鼓励开展能源的跨领域、跨行业典型场景示范。这种政策导向为林洋能源与蚂蚁数科的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也预示着未来或将会出现更多类似的能源科技跨界合作。
强强联合:林洋能源与蚂蚁数科的“技术+场景”共振
林洋能源与蚂蚁数科的合作是基于双方在能源领域与数字科技领域的深度积累,追求资源优势互补的核心诉求。作为国内知名的智慧能源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林洋能源在新能源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运营经验和产业资源。而蚂蚁数科作为蚂蚁集团旗下的科技企业,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领域具有明显优势。
林洋能源近年来通过“光伏+电表+储能”全链条布局,已成为新能源运营领域的“隐形冠军”。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签约运维的电站装机量突破20GW,储能系统累计交付及并网超5GWh,储备项目规模达10GWh。这一规模优势,使其携手蚂蚁数科旗下能源科技子公司在能源领域共同探索落地AI技术。
更值得关注的是,林洋能源在能源资产数字化方面已先行一步。2025年7月,公司携手蚂蚁数科、协鑫集团等成立“全球绿色碳链联盟”,建立境内外认证互认的碳足迹核算标准平台,为新能源电站数字化开辟新路径。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新能源项目跨境融资中的碳核算难题,更为能源资产上链提供了可信基础。
蚂蚁数科作为蚂蚁集团旗下科技板块,在AI大模型、区块链、隐私计算等领域拥有全球前沿的技术能力。据公开信息,蚂蚁数科拥有蚂蚁链(AntChain)、蚁盾(Zoloz)、鲸探(Topnod)等具有代表性的创新技术产品。在能源领域,蚂蚁数科已形成完整的解决方案体系,目前正在追踪约1600万台新能源设备的电力输出和潜在故障情况,这些设备包括中国各类的风力涡轮机和太阳能电池板,相关数据被上传至其区块链平台。
根据合作共识,双方将重点推进三大方向:一是无人化智慧场站,结合林洋能源在新能源场站运营中的海量数据与蚂蚁数科能源科技子公司的AI大模型,双方将在具备自主感知、决策、执行能力的场站智能体应用方向开展合作;二是虚拟电厂,依托林洋能源覆盖全国的储能与新能源项目,以及蚂蚁数科的AI与区块链计算技术,双方将在跨区域、跨主体的虚拟电厂平台方向开展合作;三是能源资产数字化与量化交易,将林洋能源的光伏电站、储能系统等资产上链,可以实现能源资产的数字化确权与交易。
战略转型:深化合作版图形成智慧能源生态
过去,光伏电站依靠政府核定的固定电价和补贴,投资回报清晰稳定;如今,电价随市场需求波动,用电低谷期甚至出现“负电价”。在发电端,各大发电集团加速扩张,跨界资本纷纷涌入,项目拓展难度增大。同时,新能源配储、土地租金等非技术成本抬高,降低了发电项目的收益率水平,给企业带来竞争压力。
为了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林洋能源以技术创新对冲风险。公司自主设计开发的“林洋光伏运维智慧云平台”,融合AI算法、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前沿科技,已基本实现运维数字化、技术现代化与诊断智能化目标。在电力交易领域,公司自主开发的电力交易辅助决策系统采用云端灵活架构,内置智能预测模块通过深度分析历史数据与实时市场动态,电价预测准确率位居行业前列,应用该系统可提升交易决策效率超40%,节省人工分析时间。
战略转型的核心,在于从传统单一的新能源项目开发,向智慧能源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升级。2025年上半年,公司合作版图持续扩张,已与多家央国企及华为数字能源、TÜV 南德意志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签约,凭借卓越的光伏电站设计能力、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高效的电站运维实力等综合优势,形成涵盖技术、标准、市场的协同网络。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持有各类新能源电站超 1.3GW,以“开发+EPC+运维”模式持续推进新能源电站业务。同时,公司签约运维的电站装机量突破20GW,服务区域持续向我国西北部扩展,服务内容涵盖风、光、储电站的智能化运维、检修试验、技改优化、防雷检测及云平台建设等。另外,受托开展绿电交易代理与绿证销售业务,公司代交易的安徽省光伏电站、风电场站结算均价较燃煤标杆电价溢价明显;江苏省电能量场站结算价格维持稳定、绿电场站实现一定溢价。
随着研发创新、对外合作的不断深化,林洋能源的战略转型已初见成效。通过与蚂蚁数科在“AI+区块链”领域的深度合作,公司正加速能源资产数字化、虚拟电厂平台化、场站运营无人化的落地,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更多价值。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2025新能源产业创新合作暨第十五届新能源企业500强论坛在山西太原举行。林洋能源凭借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卓越表现,再次荣登“2025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体现了公司在全球新能源领域的品牌地位与综合
2025年9月24日下午,技术百人会主题分论坛——“光伏电站系统设计及设备选型”会议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电建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新能源工程院总工程师惠星、中国能建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海上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25日,林洋能源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近日公司与蚂蚁数科签署合作协议,拟在无人化智慧场站、虚拟电厂、能源资产数字化与量化交易等领域开展合作。双方合作是基于双方在能源领域
近日,林洋能源再添一项国家级认定!公司“电能表全流程数智集成智能工厂”成功通过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数据局六部委联合评审,正式入选“2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江苏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林洋能源”)与Landis&GyrPtyLtd(以下简称“澳洲兰吉尔”)签署智能电表供货合同。根据合同报价测算,合同总金额约5,400万美元(约合38,340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时代洪流中,林洋储能再次于欧洲市场树立闪耀里程碑。近日,林洋波兰公司与波兰MostyGroup在华沙隆重举行签约仪式。林洋储能将为MostyGroup总规模达275MWh的储能项目提供最新的储能产品及系统
2025年8月27日晚间,林洋能源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81亿元,归母净利润3.24亿元。其中第二季度实现营收13.57亿元,环比增长20.73%,归母净利润2亿元,环比增长61.29%。根据公开资料
北极星储能网讯:8月6日,中国能建25GWh储能系统中标成交信息公示,三个标段去重后共有31家储能企业中标,其中1C中标价格范围为0.673-0.89元/Wh,0.5C中标价格范围为0.416-0.54元/Wh,0.25C中标价格范围0.37-0.495元/Wh。
7月24日至26日,林洋能源2025年高中层管理者半年度工作会议首次以三地联动形式成功召开。会议突破地域限制,线上联动崇明、启东、南京三大会场。公司管控委员会及各子公司高中层管理者云端聚首,深度复盘
近日,林洋能源总裁陆永华率林洋能源及林洋储能核心高管团队,赴华为深圳总部及东莞松山湖研发中心,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深度研修。团队聚焦“安全与质量”主题,着重与华为数字能源团队进行了深入交流。交流中,华为“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的核心价值观以及其构建的“价值创造、价
这是一个糟心的话题。过去两年,光伏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爆发式增长之后,供需结构断崖式逆转,产能过剩,资本收紧,人员裁减,接踵而至。光伏行业水深火热,而储能行业大放异彩。对于光伏企业
当“中国光伏领跑全球”的赞誉还在耳畔回响,一场关乎产业根基的质量与信任危机,却早已在国内光伏市场悄然蔓延。2024年以来,光伏组件市场“以质换价”的畸形竞争愈演愈烈,随之而来的是火灾、热斑、功
9月15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25中国企业500强”等榜单。晶澳科技以卓越的综合实力分别荣列“2025中国企业500强”第345位、“2025中国跨国公司100大”第73位、“2025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
9月13日,中国电建发布关于分拆子公司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申请获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的公告。根据公告,电建新能源于近日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2025年9月9日,由北极星电力网与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联合主办的2025年光伏新时代论坛在江苏南京正式召开。会上,阳光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何涛,围绕《连点成线编织价值网——光伏新时代的深度思
9月5日,晶科科技发布公告称,2025年8月,晶科科技下属光伏发电项目公司共收到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6.46亿元,其中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6.33亿元。自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晶科科技共收到可再生能源补贴
伴随各地136号文细则的落地,光伏电站开发正式进入转折期。8月,已有超2.4GW光伏项目或废标或终止,因政策变化而收益率不达标的项目正在被投资商加速舍弃。前有狼后有虎,各地限电也在不断拉低项目收益率
天眼查显示,8月28日,越秀新能源成被执行人,执行标的1425.00元,案号为(2025)皖0304执2468号,执行法院为蚌埠市禹会区人民法院。与此同时,越秀集团下属公司蚌埠越耀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也被列为被执行人。
近日,康佳正式宣布成为华润集团旗下科技与新兴产业板块核心业务单元。这家老牌家电企业,主营业务以消费电子与半导体科技为核心,覆盖彩电、白电、厨电等全品类家电,旗下“KONKA/康佳”“新飞”为驰名
近日,云南楚雄州发改委一则光伏发电项目市场化竞配公告冲上行业热搜。公告显示,白鹤村、狮山河对门光伏发电项目于年初公示的第一开发候选企业国家能源集团云南电力有限公司申请退出这两个光伏项目的
人民网雄安10月9日电(记者李雪晴)今天上午,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华能”)、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化”)分别举办升旗仪式,这标志着中国华能、中国中化作为首
据港交所披露,10月5日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据悉,阳光电源此次发行H股,拟将募集资金用于研发用途,包括新一代光伏与储能产品的研发投入,以及建设及升级研发中心;用于在海外
近期,广州发展新能源、山西粤电、青岛城投、湖南红太阳、通威太阳能发布最新招聘岗位,北极星整理如下:广州发展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能源集团)是广州市大型国有企业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
近期,国电投、长峡电能、浙江省新能源、广东省电力开发、华东新华正在招聘,北极星整理如下:国电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N型高效硅基异质结(HJT)光伏电池及组件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国家级
行业低谷周期,头部企业的穿越路径无疑成为市场焦点。光伏系统“三大件”,组件、逆变器、支架,北极星跟踪了这三大环节头部企业的重要足迹。一、晶科今年至今,晶科能源披露了超33份协议,包括战略合
近日,阜阳荣联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被自然人乔刚向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案号为(2025)皖1204破申7号。目前,阜阳荣联光伏及其法定代表人刘璇璇已被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费,
9月28日,北京产权交易所网站显示,三峡新能源1元挂牌转让河南开封市合畅新能源有限公司49%的股权。披露信息显示,标的企业由三峡新能源、杞县瑞固新能源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分别占股49%、51%;该公司经营范
近日,天洋新材发布公告称,公司召开了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选举茹正伟为公司董事长,并聘任其担任总经理一职。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天洋新材原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李哲龙及其一致行动人与
在国内光伏产能深陷过剩困境、价格战持续胶着的当下,海外高溢价市场已从“锦上添花”的备选,跃升为关乎企业生存与利润增长的“必答题”。在此背景下,头部光伏组件企业的海外布局与订单表现,直接决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9月30日,仕净科技发布公告称,为有效应对公司阶段性流动性困难,保障持续经营能力,在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政府的指导与支持下,公司拟于近日与苏州兴太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
9月30日,云南能投发布关于所属公司获得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助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公告显示,全资子公司石林云电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会泽云能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马龙云能投新能源开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