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仁烁光能首次运用全量产工艺制备出30cm×40cm大尺寸全钙钛矿叠层组件,并实现了光电转换效率26.12%(孔径面积900cm2),远超同尺寸钙钛矿单结组件效率。仁烁光能已先后在国际上刷新了11次钙钛矿光电转换效率世界纪录,团队在小尺寸(1cm2)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上已经实现30.1%的世界纪录效率
近日,经第三方机构权威认证,捷泰科技自主研发的TOPCon/钙钛矿叠层电池转换效率成功突破31.0%,再次彰显了公司在先进光伏电池技术领域的卓越研发实力,也为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技术迈向产业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潜心攻关,再创佳绩此次效率的飞跃,是捷泰科技继2024年6月SNEC展会上首次公布TO
技术路线迭代十字路口,叠加内卷的产业背景,卷技术成为企业破局同质化竞争的重要抓手。其中,组件转换效率作为体现企业技术实力及衡量组件发电性能的重要标尺,当下各路玩家正上演一场史诗级的“华山论剑”。北极星跟踪海外一家资讯平台公布的全球光伏组件转换效率榜单,整理出1~8月组件转换效率前二十
SNEC、IntersolarEurope,从上海到慕尼黑,两场光伏年度盛会完结,热辣滚烫的氛围之下难掩行业焦虑成为普遍感叹。不过,既定的行业变局之下也催生了确定的企业行为:穿越周期。作为驱动光伏巨轮的核心引擎,光伏组件技术狂卷仍是主旋律。一年有余,从各路组件豪强亮出的“杀手锏”,也可窥探最新的组件
自去年12月最高功率组件达到738.98W以来,经过不到一个月持续优化,2024年1月捷佳伟创HJT单玻组件功率达到745.33W,双玻单封组件741.66W,纯双玻量产组件最高功率735.79W,以上HJT组件电池端均采用12BB印刷工艺,再次刷新公司HJT组件功率记录!本次高效组件所用电池片均来自于捷佳伟创常州中试线,电池
近日,正泰新能表示将在下月规模化量产其自5月发布的n型矩形新品——ASTRON7s。作为行业首家采用n型TOPConZBB-TF(TilingFilm)技术的组件产品,ASTRON7s以TOPCon3.0电池、矩形硅片、ZBB-TF等技术的运用,受到行业大量关注。ASTRON7s采用正泰新能自研的TOPCon3.0高效电池,运用矩形硅片,创新性叠加ZBB
光伏迅猛发展势头下,今年仅前7个月装机就已超去年全年,达到了97.16GW,同比增幅157.5%。组件作为产业链制造环节末端,直达电站应用市场。为追求更高的转换效率,近年来,各大企业不断对产品技术、规格尺寸等进行迭代升级。然而,产品之外,其命名也值得考究。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统计了35家光伏企业组
近日,暨南大学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麦耀华团队获得了独立第三方认证超过36%的大面积钙钛矿室内光伏组件转换效率,为当前已报道的世界最高值。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先进科学》。近几年,以钙钛矿材料为光吸收层的太阳电池技术受到广泛关注。使用光伏电池实现室内弱光能量采集,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物联
近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与杭州纤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钙钛矿-晶硅四端子叠层组件,经泰尔实验室(嘉兴)测试认证,在面积约为20cm2的组件上获得了26.63%的转换效率,该结果是目前全球四端子叠层组件转换效率的最好成绩。
日本电子制造商东芝已宣布,一种面积为703cm2的聚合物薄膜钙钛矿太阳能模块可实现15.1%的能量转换效率。该公司声称,这一结果是迄今为止任何大面积聚合物薄膜钙钛矿光伏模块所报告的最高效率。
在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近两个月内,国内光伏行业迎来了一股新的国资力量注入。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统计,自2024年12月初至今,已有九家具有国资背景的新光伏企业相继注册成立。这些新成立的企业不仅注册资本雄厚,而且股东背景强大,涵盖了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中国石化、南方电网、大唐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1月23日,青岛赣锋云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夏学平,注册资本3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含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新能源原动设备制造、新能源原动设备销售、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电池销售等。公开资料显示,青岛赣锋云衢新能源科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1月24日,连城数控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公告,预计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亿元~3.75亿元,同比下降57.45%至44.97%。连城数控称,报告期内,随着光伏技术的飞速进步和行业结构的深刻变革,产能的快速扩张与市场需求之间出现了阶段性失衡,导致市场竞争的加剧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1月24日,捷佳伟创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2024年预计实现净利润23亿元–31亿元,同比增长40.80%–89.77%。关于业绩盈利原因,捷佳伟创称是公司在手订单在报告期内持续验收转化为收入所致。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1月23日,华民股份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2.4亿元—3.5亿元。华民股份表示,2024年,公司深耕新能源业务,积极推动产品创新和提效降本,在发展高效N型单晶硅棒、硅片业务的基础上,布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领域,聚焦数字能源、智慧能源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1月24日晚,协鑫集成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实现净利润5500万元~8000万元,预计营业收入160亿元~180亿元。报告期内,光伏行业供需失衡、产品价格深度调整,协鑫集成坚持“绩效与科技双举、降本与增盈双抓”战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了尤为不易的成绩。
近日,中信博与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绿能”)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信博董事长蔡浩、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中信博研发副总裁杨颖、战投部副总裁刘义君、隆基绿能中国地区部总裁高军等共同见证签约,中信博新材料制品质量解决方案中心副总裁徐业进、隆基绿能中国地区部副
岁末年初,光伏企业陆续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据统计,在光伏全行业陷入亏损泥沼之际,仍有16家企业实现盈利,主要集中于辅材、逆变器环节。苏州固锝:净利润:6102.92万元–9154.38万元1月24日,苏州固锝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根据公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102.92万元–9154.38万
1月24日,明牌珠宝公布业绩预告,2024年,明牌珠宝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00万元–3,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1.14%-87.4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4,000万元–15,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50.79%-368.71%。对于业绩变动原因,公告指出,报告期内,光伏行业整体步入低点,公司
1月22日,ST聆达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光恒昱所持公司3507万股无限售流通股将于2025年2月27日在淘宝网司法拍卖网络平台上公开拍卖。目前,这部分股份处于司法冻结状态。光恒昱现持有公司股票数量为584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1.84%。如拍卖完成后,其持股数量将降至233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8.74%,这可
1月23日,德业股份公布2024年年度业绩预增公告,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90,000.00万元到310,000.00万元,同比增加61.92%到73.09%。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71,434.05万元到291,434.05万元,同比增加46.45%到57.24%。对于业
1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的通知。根据通知,绿色技术推广目录涵盖多种技术,其中光伏相关见下:全文见下: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的通知发改环资〔2024〕18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
1月11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云南院与缅甸GoldEnergy(金色能源)公司在缅甸仰光签署了缅甸曼德勒密铁拉1吉瓦光伏发电基地技术服务合同。金色能源董事长吴当凯、云南院总经理王宏出席仪式并见证签约,金色能源总经理杨鸿生与云南院国际事业部主任黄光鑫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合同,在缅中资企业及当地企业代表约
1月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通知》,77项技术装备项目入选。其中,光伏领域包括塔式光热聚光场控制与校准系统、多塔一机塔式光热电站聚光集热系统、沙戈荒基地大型光伏中压直流发电系统、晶硅光伏组件回收高效综合法成套工艺技术及国产化设备、高效降本异质结太阳
1月2日,正泰新能与浙江工业大学能源与碳中和科教融合学院宣布正式共建“研究生实践基地”。双方将围绕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技术攻关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协作,这一合作标志着双方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领域迈入深度融合的新阶段,为我国新能源技术突破和光伏产业升级注入新的强劲动力。在合作
今年3月,光伏市值“一哥”更迭,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超越组件霸主隆基绿能,成为总市值最高的光伏企业。事实上,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今年组件、逆变器两大产业链企业的命运曲线。作为光伏系统的两大核心设备,相比组件企业的大面积“失血”,逆变器企业仍旧保持着“赚钱”态势。普遍盈利聚焦逆变器业
在《2025年光伏产业链供给侧改革持续优化,N型技术继续向纵深化发展》上篇中,TrendForce集邦咨询对2025年全球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产能、产出变化进行了讨论。在下篇中,TrendForce将围绕光伏整体供需格局以及技术趋势分别展开分析。供给侧改革持续优化,推动市场供需逐渐形成动态平衡#x2014;#x2014;202
回顾2024年,光伏产业链产能产量实现高比例增长,供需失衡是2024年产业链价格持续下探的根本原因,企业盈利承压下滑,行业竞争激烈。在此情况下,TrendForce集邦咨询对2025年全球光伏产业链发展情况进行分析,2025年产业链各环节的产能、产出会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整体供需格局将如何发展?光伏技术又
在《战火升级,2025年n型格局恐生变?》一文中,就n型竞争格局展开了讨论。实际上,n型三剑客就晶硅电池主流技术争论不休之时,钙钛矿相关企业也在暗自努力,悄悄惊艳。今年以来,大面积钙钛矿组件效率不断取得突破。前不久,纤纳光电8.6MW钙钛矿地面电站并网,标志着钙钛矿商业化进程已显著加快。资本
近日,一道新能联合三峡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共同研发的用于钙钛矿/TOPCon四端叠层组件的底电池和组件技术获得重大突破,搭载一道新能双面TOPCon底电池的钙钛矿/晶硅四端叠层组件完成批量出货,开始应用于三峡能源50MW光伏先进技术发电示范基地,其中双面钙钛矿/TOPCon四端叠层组件电站容量为500kW,项目
11月20日,12thbifiPVWorkshopZhuhai2024国际峰会在珠海正式开幕,爱旭股份首席科学家王永谦博士出席题为“BC技术对未来光伏行业的重大影响”的圆桌论坛。他表示:“BC代表的就是单结晶硅电池最终的技术路线,我认为BC技术是最完美的晶硅电池技术。”爱旭选择BC技术并非偶然。因为晶硅的技术路线一直很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