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19年再亏损则面临退市风险,此时朱红玉成功拿到了来自5家企业提供的3.75亿元信托贷款,这也让红宇新材股价一度暴涨。但最终2019年10月,朱红玉家族还是将股权倾囊抛售给了湖南建湘晖鸿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湘晖鸿),背后股东正是借钱给红宇新材的5家企业中的两家企业的法人,卢建之通过湘晖农业持股60%,欧阳少红持股60%。
卢建之自然接下了红宇新材的实控人、董事长。2020年7月,红宇新材正式更名为华民股份。
因“万福生科”资本运作案例而名声大噪的卢建之,也曾全力扭转企业困局。彼时,卢建之瞄准5G浪潮,计划以智慧城市作为迈入5G应用市场的切入口实现公司转型升级,并且2020年着手收购了相关标的股权。
只是时光短暂,仅仅公司更名后的三个月,卢建之便因涉嫌职务犯罪被长沙市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留置。一年后,卢建之后因涉嫌受贿罪被逮捕。
此次危急时刻,早已站于华民股份背后多时的欧阳少红“临危受命”走上台前。2021年8月,在拿下建湘晖鸿全部股权后,欧阳少红成为华民股份的实控人。
显而易见,欧阳少红抛弃了智慧城市业务选择了另辟新路。2022年8月,华民股份官宣跨界光伏行业,与建鸿达集团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拟以自有资金5600万元收购建鸿达集团持有的鸿新新能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新新能源)80.00%股权。
而建鸿达集团法人同样为欧阳少红,实控人为欧阳少红的丈夫刘平建。官网消息显示,建鸿达集团业务覆盖房地产业、酒店管理、特种纸业、现代农业、有色金属矿业等多个行业,总资产达数十亿元。
鸿新新能源成立于2022年1月12日,公司致力于成为光伏产业链上游单晶硅棒及单晶硅片材料环节专业化制造商。建鸿达集团之外,鸿新新能源的另一大股东为吉利科技集团旗下的湖南立新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从时间线上来看,鸿新新能源虽由建鸿达集团主导成立,但直至被交易其仍未展开经营。直至华民股份接手后,鸿新新能源核心“年产10GW高效N型单晶硅棒、硅片”项目开始加速推动。
2023年1月,在鸿新新能源“年产10GW高效N型单晶硅棒、硅片项目(一期)”点火投产仪式上,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于9月13日正式动工,10月完成钢结构吊装,12月设备进厂,1月12日一期正式开始点火投产,具备210大尺寸硅片并兼容210以下各规格尺寸硅片的生产能力,可满足HJT、TOPCon、IBC等多种高端太阳能电池的需要。
2023年报告期,华民股份营业收入同比大涨367.71%,光伏行业营收占比已达到90%。这也意味着,欧阳少红执掌下,华民股份已切实全面转型光伏。
爆单开局却连连亏损,能否扭转乾坤?
华民股份的光伏开局,也曾令无数人艳羡。
在刚刚官宣入局光伏、产线还未投产的2022年度,华民股份便连续锁定了了华晟新材料、鹏展新能源的硅棒、硅片订单。
2023年华民股份更是连续“爆单”,从5月至10月,一口气获得了来自棒杰新能源、先韦能源、华晟新能源、一道新能、正泰新能以及通威股份的超200亿巨单,交付年限从半年到三年不等。
(注:鹏展新能源销售合同已于2024年8月终止)
不仅如此,华民股份的深厚“朋友圈”还在于与合作伙伴的深度“绑定”。如向华民股份率先抛出“橄榄枝”的华晟新材料,其为异质结领军企业华晟新能源的百分百控股企业。在达成订单的两个月后,华民股份抛出与安徽省宣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10亿元合同,拟投建年产10GW异质结电池专用单晶硅片项目,并由华民股份、华晟新能源、宇晶股份等共同出资设立的控股子公司鸿晖新能源作为项目实施主体。
从上述华民股份的在手订单中也不难看出,后续华民股份再次获得了华晟新能源三年15GW共55亿元的硅片大单。而为保证按期交付,华晟新能源为鸿晖新能源项目的设计、建设、调试、投产、满产全阶段提供了技术授权与服务,该项目已于2023年底顺利投产。
另一个站于华民股份背后的巨头则是正泰新能源。2023年9月,华民股份同样拿下正泰新能3年15GW硅片大单。近一年后,2024年8月7日,同属于正泰系的正泰新能源拟战略投资鸿新新能源,以现金方式向鸿新新能源增资7500万元。
不过或许是大多跨界企业的痛点之一,“生不逢时”,华民股份亦在为此埋单。当华民股份在光伏战场全速前进之时,风口刺激之下长达近三年之久的产能大跃进演变至供需严重失衡,跳涨已久的产业链价格转头俯身下冲,至今仍旧深陷泥潭。
因此,华民股份2023年度财报,虽营收同比大涨,但净利润却继续亏损,同比暴跌。对此华民股份指出,主要由于硅片产能爬坡,叠加光伏产业链价格大幅波动并持续走低,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承压,并计提存货跌价损失 1.37 亿元。
2023年底,华民股份披露了订单履约情况,除华晟新材料外,其余订单交付情况相对缓慢。
而受光伏行业整体环境影响,2024年前三季度,华民股份净利润仍然为负,若全年继续亏损,则将是其连续第三年亏损。
又一次站于悬崖边际,华民股份迎来光伏老将周丹。据介绍,周丹曾任职通威11年,全程参与并领导了通威太阳能电池片板块从零成长为全球最大、最盈利的专业化太阳能电池片企业。此次,周丹能否力挽狂澜呢?
此外,华民股份也在积极自救,“药方”即继续纵深切入新能源产业,在积极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高效N型硅片专业制造商的同时,致力于通过人工智能、虚拟电厂、能碳管理等创新技术,融合智慧调控,实现新型电力体系建设领域的应用,助力新能源高效消纳、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为园区级、地区级智能微电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2024年12月11日,华民股份发布公告称,下属公司大理鸿宇智慧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鸿新新能源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项目总投资额约8000万元。
史无前例的光伏寒潮下,华民股份究竟将逆袭而上,还是全身而退呢?时间将给出答案!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1月23日,华民股份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2.4亿元—3.5亿元。华民股份表示,2024年,公司深耕新能源业务,积极推动产品创新和提效降本,在发展高效N型单晶硅棒、硅片业务的基础上,布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领域,聚焦数字能源、智慧能源
12月11日,华民股份发布公告称,华民股份下属公司大理鸿宇智慧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理鸿宇”)拟投资建设“鸿新新能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大理鸿宇拟就前述投资事项与云南祥云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云南祥云经开区管委会”)签订相关投资协议,项目
12月3日,华民股份发布关于聘任公司总裁的公告,公告称,为更加专注于公司外延式发展,湖南华民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夏宇先生申请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辞任后继续担任董事会秘书职务。为抢抓国家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发展机遇,加快推进公司新能源业务高质量发展,经公司董事长提名,
8月8日,华民股份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增强控股子公司鸿新新能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新新能源”)的资本实力,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和经营发展需要,鸿新新能源拟以增资扩股形式引入战略投资者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泰新能源”),正泰新能源按照投前估值10亿元人民币以
华民股份6月5日晚间公告,为进一步拓展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业务布局,公司拟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湖南鸿宇智慧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本8000万元。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切入新型电力体系建设领域,致力数字能源、智慧能源发展方向,立足于为园区级、地区级微电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公司表示,在碳达峰、
4月22日,华民股份发布年度报告,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5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367.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1.98亿元。报告期内,华民股份共规划了20GW硅棒和24GW切片产能,其中在云南大理的“高效N型单晶硅棒、单晶硅片项目”一期4GW拉棒、4GW切片的产能爬坡顺利完成,并且云南大理
4月4日,华民股份发布公告宣布,控股子公司鸿新新能源与祥云经开新能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签署了《云南祥云经开区标准厂房租赁合同》,经开新能将位于祥云县经开区3#地块部分厂房出租给鸿新新能源使用,租赁厂房总建筑面积约104,902.11㎡,租赁期限为5年,自2023年11月1日起至2028年10月31日止。据悉,20
据华民股份官微消息显示,2023年年底,鸿新新能源成功研发G12(50μm)半片,短短两个月后再次取得突破,成功研发更薄的G12(40μm)半片。公告表示,华民股份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进硅片“大尺寸、薄片化”进程,推动行业先进技术产业化应用,抢占未来产业格局迭代高地,助力光伏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3月20日,华民股份发布公告称,为满足高效新型光伏产业对于高纯石英砂材料及其制品的更高性能要求,湖南华民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日与安徽壹石通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经友好协商,决定携手合作,充分利用双方的技术优势和资源网络,共同探索人工合成高纯石英砂在光
12月16日,华民股份发布公告称,2023年,公司已陆续完成团队组建、项目建设、设备调试等工作,并与多家战略客户签署1至3年期的长期销售合同,相关合同履行进展情况公告如下:相关情况说明1、华晟新材料合同履行良好,预计截至合同履行期满,华晟新材料合同实际采购量约为合同约定总采购量的95%;2、因
2月11日,京运通发布公告称,公司工作人员于2025年2月8日查询银行账户时获悉,公司的基本账户被冻结,具体情况如下:根据公告,经公司自查,上述公司的银行基本账户被冻结系公司与天津汇达兴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合同纠纷案件所致。天津汇达兴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于近期向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5年2月7日,硅业分会发布1月份硅产业产量分析,详情见下:工业硅据安泰科统计,1月份工业硅全国总产量31.42万吨,环比减少15.01%,同比减少2.57%,排名前四的地区为新疆、甘肃、内蒙和云南,全国开工率为53.18%,较上月小幅减少,主要原因是:北方地区,部分厂家在低迷市场行情下停炉减产,其余厂家
本周硅片价格持稳运行,其中N型G10L单晶硅片(182*183.75mm/130μm/256mm)成交均价稳定在1.18元/片;N型G12R单晶硅片(182*210mm/130μm)成交均价稳定在1.3元/片;N型G12单晶硅片(210*210mm/150μm)成交均价稳定在1.55元/片。节后整体市场平稳运行,下游复产后订单陆续释放,目前成交价格基本维持不变。
1月24日,TCL中环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公告显示,公司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亏损为82亿元到89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对于2024年的业绩变动,TCL中环在报告中阐述了原因:报告期内,全球光伏装机继续保持上升态势,但主产业链各环节产能集中释放,市场供需失衡,产品销售价格持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1月23日,华民股份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2.4亿元—3.5亿元。华民股份表示,2024年,公司深耕新能源业务,积极推动产品创新和提效降本,在发展高效N型单晶硅棒、硅片业务的基础上,布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领域,聚焦数字能源、智慧能源
1月23日,集邦新能源发布光伏产业链最新价格。硅料01本周硅料价格: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为40元/KG,N型致密料的主流成交价格为38元/KG;N型颗粒硅主流成交价格为38元/KG。供需动态:考虑到节前下游基本完成备货,以及大型化工生产连续性等因素,预计2月上旬硅料库存有上行迹象。节后需结合中下游生产
本周硅片价格持稳运行,其中N型G10L单晶硅片(182*183.75mm/130μm/256mm)成交均价稳定在1.18元/片;N型G12R单晶硅片(182*210mm/130μm)成交均价稳定在1.3元/片;N型G12单晶硅片(210*210mm/150μm)成交均价稳定在1.55元/片。新一轮涨价下游暂未接受,年前硅片价格基本维持现状。本周硅片价格持稳运行的
1月23日,InfoLink发布最新光伏产业链价格。硅料价格观察本周成交状况,随着时间已接近春节前夕,本周并无太多订单执行,订单已开始收尾,本周价格并无明显变化,仍维持上周硅片厂家直接采购国产块料现货执行价格,约落在每公斤37-42.5元范围,国产颗粒硅价格约落在每公斤36-38元。硅料厂家仍希望将国
在光伏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技术创新始终是驱动行业破浪前行的核心引擎。210技术诞生五年来,凭借其显著的高功率输出与低成本优势,迅速在市场中开疆拓土。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计,2025年210系列硅片产出占比近六成,且未来几年将持续增长,而182及以下尺寸产品将淡出市场。而TOP10组件商中九家都明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1月16日,陕西省西安市工信局对光伏产业发展政策拟奖补项目进行公示,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硅片产品拟被列入“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奖补范围,隆基乐叶光伏科技(西咸新区)有限公司年产29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拟被列入“支持企业扩建先进产能项目”奖补范围。
1月16日,硅业分会公布本周硅片价格。本周硅片价格暂时持稳,其中N型G10L单晶硅片(182*183.75mm/130μm/256mm)成交均价稳定在1.18元/片;N型G12R单晶硅片(182*210mm/130μm)成交均价稳定在1.3元/片;N型G12单晶硅片(210*210mm/150μm)成交均价稳定在1.55元/片。本周G10L系列硅片最高价有调整,但由于成
在全球能源变革的浪潮中,中国能源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更是凭借卓越的技术创新能力、完善的产业链布局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强势跻身中国能源500强,成为能源领域当之无愧的璀璨明星。东方日升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光伏
2月11日,京运通发布公告称,公司工作人员于2025年2月8日查询银行账户时获悉,公司的基本账户被冻结,具体情况如下:根据公告,经公司自查,上述公司的银行基本账户被冻结系公司与天津汇达兴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合同纠纷案件所致。天津汇达兴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于近期向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爱企查显示,近日,深圳市摩乐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摩乐新能源由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副院长、化学系教授许宗祥团队与深圳恒丰投资和南科大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共同投资。据公开资料显示,摩乐新能源于2024-12-02正式成立,公司已获得多项核心专利授权,并与国内外多家光伏龙头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2月11日,湖北能源发布公告称,2025年1月公司完成发电量33.74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6.59%。其中,水电发电量为4.86亿千瓦时,同比减少60.71%;火电发电量为22.25亿千瓦时,同比减少8.36%;新能源发电量则为6.6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74.47%。具体来看,风电发电量为1.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58%;光伏发电
2月11日,远达环保发布公告称,为打造国家电投集团水电资产整合平台,聚焦核心业务,公司拟对控股的新能源资产进行剥离。本次新能源资产剥离涉及13个项目,资产剥离路径包括:公开挂牌、项目注销、向承接方协议转让或承接方预收购等多种方式。因交易对方为国家电投集团所属汇智能源公司北京融慧公司,
在首发过会近两年后,首航新能的上市进程终于向前再进一步。深交所网站披露,1月23日,首航新能提交注册。招股说明书显示,首航新能成立于2013年,实际控制人为许韬。公司为专业从事新能源电力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太阳能电力的转换、存储与管理,核心产品涵盖光伏并网逆
全球最悠久的光伏企业之一的Photowatt,如今正走向终结。面对连年亏损,其母公司EDFRenewables近日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由于Photowatt连续多年亏损,每年损失达2000万至3000万欧元,公司管理层未能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案,因此决定停止运营。Photowatt目前拥有162名员工,其母公司EDFRenewables计划于2月4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2025年1月7日,广州公用新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陈平燕,注册资本4000万人民币,公司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经营范围包括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光伏发电设备租赁、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以及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等。天眼查资料显示,广州公
2024年,光伏寒冬之下,新一轮并购重组大幕拉开。在此,地方国企动作频频,据北极星统计,2024年以来,已有7家光伏制造上市企业“易主”地方国资。继续追溯收购个案,可以发现的是,国企“接盘”动机略有不同。其中,紧追能源转型大势,优化产业结构布局的不在少数。如厦门国资“三剑客”之一的建发集
2月5日,春节后首个工作日,盐城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会,为一批作出积极贡献的企业和企业家颁奖。天合光能盐城基地获得多项荣誉,其中“盐城天合国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天合光能科技(盐城)有限公司”获得江苏省智能工厂、2024年度盐城市民营企业100
爱旭股份公告称,董事会于2025年2月7日收到公司副总经理何达能先生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何达能先生因到龄退休的原因申请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何达能先生提交的辞职报告自送达董事会之日起生效。何达能先生辞去副总经理职务后,将不再担任公司其他职务。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