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日前,北京市密云区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关于对《北京市密云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集意见的公告,公告显示,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基于以电力、油品和天然气为主体的能源结构,坚持净煤、少油、稳气、强电,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利用,进一步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建设穆家峪达岩村一期兆瓦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实施一批分布式光伏利用项目。加大外埠绿电引进,逐步提升绿电消纳比例。
原文如下:
关于对《北京市密云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集意见的公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及市级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部署,推动密云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稳妥有序开展,密云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区级相关部门起草了《北京市密云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欢迎社会各界提出意见建议。请注明邮件标题“征求公众意见”,并在邮件中留下姓名和联系电话。
公开征集意见时间为:2024年9月29日至2024年10月10日。
意见反馈渠道如下:
1.电子邮箱:fgwjnjck@bjmy.gov.cn
2.通信地址:北京市密云区新北路9号北京市密云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发展和环境保护科(请在信封上注明“意见征集”字样)
3.电话:010-69046374
4.传真:010-69042391
5.登录密云区人民政府网站(.cn)、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cn),在“政民互动”版块下的“政策性文件意见征集”专栏中提出意见。
北京市密云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9月29日
附件1
北京市密云区碳达峰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推动密云区绿色高质量发展,根据《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密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嘱托,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立足首都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坚持“保水、护山、守规、兴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聚焦生态建设、能源转型、经济发展三个关键环节,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引领,以碳排放双控为支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基础之上,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确保科学稳妥有序达峰,加快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走出一条生态优先、保水富民、绿色发展、特色一流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二)工作原则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充分认识碳达峰碳中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立区,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筑牢首都重要地表饮用水源地、水资源战略储备基地、首都东北部生态安全屏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
统筹协调,系统推进。坚持系统观和科学观,将低碳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个方面,总体部署、分类施策,加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与已开展工作的统筹,强化各部门协作,全力保障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稳步推进。
创新驱动,先行示范。充分发挥创新引领作用,依托气候投融资试点创新绿色发展模式,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前沿技术催生新质生产力,率先探索碳中和路径,在全市双碳工作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全民行动,共建共享。坚持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意识,充分激发全民参与低碳行动的积极性,形成“政府倡导、企业主导、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良好局面。聚力绿色和谐宜居共建共享,让低碳成果广泛惠及人民群众。
二、主要目标
“十四五”期间,清洁低碳安全韧性的能源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规模质量实现双提升,碳达峰碳中和管理机制逐步完善,碳排放总量保持总体稳定。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到市级下达目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完成市级下达目标,碳排放总量控制在225万吨。
“十五五”期间,能源利用效率高效提升,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持续提高,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全面升级,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加快构建,市场化碳交易机制实现创新,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与应用取得突破,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碳达峰碳中和管理机制基本健全,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碳达峰碳中和迈出坚实步伐。
三、重点任务
(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
强化全区统筹和规划引领,贯彻绿色低碳发展系统观念,全面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绿色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两山”理论样板区。紧紧围绕全域发展格局,打造科技含量高、能效水平高、污染物和碳排放低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模式,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
1.加强绿色低碳发展规划引领。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关于密云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坚持生态立区,探索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融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等。加强各级各类规划间的衔接协调,确保各领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主要目标、发展方向、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协调一致。
2.培育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新动能。立足生态优势、环境优势、资源优势,聚焦碳达峰碳中和激发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积极形成新质生产力。重点围绕“一条科技创新和生命健康战略发展带、四条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发展带、多个特色乡镇和特色产业”全域发展格局,打造低碳产业发展集群,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体系,推动产业低碳化发展。深化构建一条科技创新和生命健康战略发展带,以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纯电动乘用车项目落户为契机,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为引领的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生态环保等先进低碳制造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提档升级。围绕“1+4+N”生命健康产业体系,以北京大学怀密医学中心落地建设为契机,加快布局健康管理、特色医疗、康复康养、运动休闲等一批低碳健康服务业。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底蕴,以四条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发展带为载体,加快培育低碳特色旅游业,推动低空经济+文旅融合发展,不断探索零碳旅游新模式。依托百年梨乡、中华蜜蜂、酒乡之路等特色乡镇建设,积极培育“水库鱼、特色蜜、环湖粮、山区果、平原菜”特色低碳农业体系,有力促进农民增收。
3.构建绿色低碳全民行动格局。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对绿色低碳美好生活向往,加快推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转变,让群众共享低碳发展成果。利用节能宣传周、低碳日、世界环境日、全国生态日等节点广泛弘扬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传绿色低碳理念,建设碳达峰碳中和科普教育基地,注重青少年低碳知识和行为培养,让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全社会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提升消费服务品质,培育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消费习惯,鼓励居民购买使用绿色低碳、环保、可循环利用产品。建立区域性碳普惠平台,通过居民各个领域的低碳行为累计碳积分,探索以积分兑换、消费抵消等方式,激活公众减碳积极性。厚植生态文明底蕴,提升居民自主垃圾分类投放水平,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培育绿色低碳文明乡风。
(二)推进能源发展绿色低碳转型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要在保障产业发展、能源安全的前提下,落实节约优先战略,降低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因地制宜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构建以电力和天然气为主,太阳能和地热能为辅的清洁低碳、安全可靠的能源体系。
4.全面提升节能管理能力。坚持节约优先的能源发展战略,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构建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将碳排放评价有关要求纳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落实《党政机关能源消耗定额》等相关地方节能标准,从源头减少能源消耗。强化重点用能单位主体责任,开展节能降碳目标责任考核,组织用能单位开展节能技改、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和能源管理负责人备案等相关工作。强化节能监察执法,持续提升用能单位能效水平。深挖工程节能潜力,重点实施一批工业、供热、城市照明等节能改造工程。
5.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基于以电力、油品和天然气为主体的能源结构,坚持净煤、少油、稳气、强电,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利用,进一步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建设穆家峪达岩村一期60兆瓦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实施一批分布式光伏利用项目。加大外埠绿电引进,逐步提升绿电消纳比例。因地制宜利用地热资源,逐步提高新建建筑利用地源热泵供暖比例,推广示范应用绿色能源供暖技术。
6.加快电力系统建设。坚持底线思维,构建坚强韧性能源供应体系,确保经济社会运行稳定。完善本地电源设施布局,提升电力接纳能力。深挖本地电源应急备用调峰潜力,加快推动西田各庄220千伏输变电等主网工程建设。优化完善地区网架结构,满足新增电力负荷需求。加强电力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管理,提升区域运行管理能力,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电力系统。
(三)强化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
围绕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合理控制碳排放增长。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强化农业等领域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
7.加快工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工业领域要持续推动提质增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加快退出落后产能,分类清理僵尸企业,推进腾笼换鸟,提高单位面积资源产出效率。大力发展低碳制造业,严格执行《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22年版)》,依托中关村密云园,严把项目准入标准,引进一批医药健康、生物制造、节能环保等能效高、排放低、效益好的主导低碳产业项目。持续促进传统产业能效提升,积极推动余热余压利用、能源梯级利用、智能化变频等先进节能低碳技术应用,淘汰退出不达标的重点用能设备,加快传统电机、锅炉等设备升级改造;推动企业开展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建设绿色工厂,建设清洁生产、能源审计和碳排放管理体系,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打造低碳生态示范园区,全面贯彻绿色低碳理念,推动园区能源转型,推广应用分布式光伏系统,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加强工业园区建筑厂房、道路交通、生态环境设施低碳化改造,改善园区生态环境。
8.强化建筑领域低碳化发展。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新建民用建筑执行绿色建筑一星级以上标准;新建的大型公共建筑、政府性资金参与投资建设的民用建筑执行绿色建筑二星级以上标准。积极发展超低能耗建筑、装配式建筑,到2025年超低能耗建筑规模达到1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55%。建筑领域因地制宜推广太阳能光伏、光热和热泵技术应用,具备条件的新建建筑应安装太阳能系统。深入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继续实施老旧小区和农宅节能绿色化改造,加快推动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强化公共建筑能耗运行监管,实施公共建筑能效评估,严格落实公共机构能耗数据监测和能耗定额管理。
9.着力构建绿色低碳交通体系。优化出行结构,打造公交、自行车和步行系统协调发展的绿色出行网络,构建智能绿色出行交通发展模式。调整车辆结构,加大新能源车推广力度,合理布局新能源车充换电配套设施。做好交通领域绿色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改善运输结构,发挥京沈客专和市郊铁路怀密线等铁路交通作用,构建高效绿色交通运输体系。
10.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以密云水库、北部林区为主体,以白河、潮河水系和道路生态廊道为脉络,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构建低碳生态空间格局,筑牢首都生态安全屏障,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稳步增加生态系统碳汇。以更大力度拓展绿色空间,开展全龄友好公园、生态马拉松公园、多彩南山森林步道项目建设,开展造林育林,培育多功能森林生态系统,推进山区森林健康经营林木抚育和国家级公益林管护项目,实施燕山山地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增加森林蓄积量,推广栎树、杨树、悬铃木等高碳汇树种,提升林业碳汇功能。到2025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70%,森林蓄积量达到575万立方米。加快编制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湿地保护规划,提升密云水库和周边湿地生态碳汇能力。推广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建立生态高效的农业耕作制度,提升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固碳能力。
11.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基于区域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加强甲烷、氧化亚氮等主要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结合“无废城市”建设,控制废弃物处理领域甲烷排放,探索应用甲烷回收利用技术,推进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设施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加强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有效控制农业领域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
(四)强化科技引领和政策机制创新
强化创新能力,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创新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深化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充分发挥生态价值优势,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加强碳排放统计核算能力建设,夯实碳排放管理基础。
12.加强低碳科技成果创新应用。围绕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技术需求,充分发挥科学城东区和中关村密云园各功能区资源优势,推进“1+5”大科学装置开放共享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着力构建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应用研究到成果转化的低碳技术创新全链条,孵化高附加值低碳产业。加速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围绕能源系统脱碳技术、新能源汽车、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森林增汇等重点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
13.持续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积极落实《密云区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意见》,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统筹推进生态产品经营开发、生态产品监测认证、生态资源权益交易。制定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多途径推动生态产品溢价增值,谋划实施一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项目,培育一批生态优势品牌和特色产品,形成更多“两山”理论转化生动案例,构建多元化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14.构建密云特色气候投融资发展模式。以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为基础,构建活水、盘林、促产、降碳气候投融资模式,完善投融资政策支持体系。充分利用国家和市级相关政策,加强区级资金支持力度,引导更多社会资金进入绿色低碳领域。制定气候投融资项目系列标准规范,搭建气候投融资项目库。以气候投融资为基础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拓展绿色金融服务模式,支持有利于低碳发展的信贷、债券、保险等金融创新实践,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气候友好型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开展基于碳排放配额、林业碳汇等的投融资活动。
15.提升统计、计量和监测能力。配合市级部门建立并落实全市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建立健全建筑、可再生能源等重点领域能耗和碳排放计量、监测和统计体系。开展区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工作。配合市级部门开展森林、草地、湿地、土壤等生态系统碳汇本底调查和碳储量评估。探索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监测统计。
16.加强重点碳排放单位管理。充分发挥碳市场激励约束作用,明确排放单位减碳主体责任,推进碳排放履约。适时实施低碳领跑者行动,积极开展行业对标。引导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充分挖掘节能降碳潜力,明确碳排放管控要求,建立碳排放管理制度,推广应用低碳技术,主动公开碳排放信息。鼓励区内企业率先制定企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
四、保障措施
17.强化统筹协调。加强党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国家和市级要求部署推动本区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建立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区发展改革委做好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镇街和各领域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研究细化碳达峰工作目标任务,加强政策联动和信息共享,扎实推动重点任务落实。将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内容,增强领导干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
18.压实目标责任。按照国家和本市碳排放双控安排部署,严格落实节能降碳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任务,科学分配区级考核指标,逐级分解重点单位的跟踪监管任务,研究制定区级工作方案。将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把碳达峰碳中和建设工作实绩作为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
19.开展试点示范。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密云特色,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多方位绿色低碳试点创建活动,突出示范引领。重点在科学城东区、中关村密云园、生命健康科学小镇等区域开展绿色低碳项目示范,积极引进先进低碳技术成果转化落地,主动探索智慧低碳管理模式,以点带面做好推广应用。积极开展低碳街区、低碳园区、低碳景区等创建活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阿塞拜疆当地时间11月15日下午,“节能降碳中国行动”主题边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中国角成功举办。本场边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节能中心主办、国际合作中心协办,100余名来自中外相关机构、社会组织和企业界代表参会。博奇环保作为国内在环保领域成绩显著的企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广州从化“零碳”国际赛车场利用“光储充一体化”,整合欧版充电桩、车棚光伏、BIPV幕墙和储能系统,通过自给自足的绿色电力,助力赛事场馆达到100%绿电,该项目将成为国内首个“零碳”国际体育赛事赛场,为全国探索碳达峰路径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度节能降碳标准制修订工作的通知,2024年节能降碳标准制修订工作重点方向为:(一)完善基础通用标准建设,进一步加强绿色低碳评价。开展《民用建筑节能审查项目碳排放评价指标》《绿色电力消费评价规范》《绿色电力消费核算和溯源技术导
近日,扬州市政府印发《扬州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到2025年底全市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6.2万千瓦。完善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大数据、制氢等产业和清洁供暖、公共交通领域应用,实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健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机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山西运城市绛县人民政府印发绛县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提出,按照集约化、规模化原则,重点建设晋南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基地。加快绛县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开工建设,积极推进绛县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前征地移民手续办理、对外公路、施工供电工程等准备。积极推进新型储能试点示
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绿色低碳转型已形成全球共识和一致行动。为了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基础上,我国政府明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宏伟战略目标。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性部门和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能源部门的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5日,河南省获嘉县人民政府印发《获嘉县“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和碳达峰碳中和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规划》指出,加快壮大新型储能产业体系:1.积极布局发展新型储能产业。依托新乡市电池研究院等技术研发优势,着力推动我县新型储能多元化技术和装备研发,培育
11月6日,陕西省工信厅发布《关于开展第二批工业领域碳达峰试点示范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试点示范项目共包含七类,分别为工业领域绿色低碳技术试点示范项目、重点行业低碳技术改造试点示范项目、产业低碳协同试点示范项目、工业资源综合利用试点示范项目、工业绿色微电网试点示范项目、“零碳或近零
近日,吉林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吉林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编号为JL/TC55,主要负责开展省内碳达峰碳中和领域标准体系研究,承担省内碳达峰碳中和领域标准化技术支撑工作。与全国碳排放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8)工作领域相对应。第一届吉林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技术
11日,吉林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委员大会在长春举行。会议选举产生了标委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副秘书长,表决通过了吉林省“双碳”标委会章程、工作细则及年度工作计划。会议指出,吉林省“双碳”标委会的成立,既是吉林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快生态强省建设的
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这部法律共九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能源规划、能源开发利用、能源市场体系、能源储备和应急、能源科技创新、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等,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能源法规定,为了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11月19日,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河北南网分布式光伏参与电力市场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明确,以2030年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参与市场交易为目标,遵循“先增量后存量、先商用后户用、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有序、分类地推动分布式光伏入市,最终实现与集中式新能源的入市电量比例相同,逐步引导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河北南网分布式光伏参与电力市场工作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基于分布式光伏发展现状和发展需求,加快完善市场分时电价形成机制,健全相关配套机制,优化市场规则、规范业务流程,服务分布式光伏参与电力市场,发挥电力市场对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支
11月20日,青海省首个兆瓦级钙钛矿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青海华电西宁青海大学高原兆瓦级钙钛矿1MW屋顶分布式光伏示范项目首栋建筑共计116.72kW首次并网成功。该项目位于青海省西宁市青海大学,于9月30日正式开工,采取“自发自用”的经营模式,所发电量全部通过校园负荷消纳,同时,配套建设分布式光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0日,广东韶关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征求《韶关市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30年)(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公告。文件提出,因地制宜构建综合交通枢纽“分布式光伏+储能+微电网”的交通能源系统,新建港口码头、物流枢纽实现光伏“能装尽装”。支持适用型技术产
11月21日,协鑫能科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4年11月20日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和第八届监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部分募投项目延期的议案》,董事会和监事会均同意公司将募投项目之“新能源汽车充电场站建设项目”、“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项目”、“新型电网侧储能电站建设项目”和
11月14日,云南马关县人民政府发布公共机构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建设市场化优选投资开发主体,文件表示项目采用市场化配置方式进行综合评分,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分布式光伏建设与房屋风貌改造相衔接能力、企业投融资能力、企业建设管理及运行能力、施工安全管理能力、智能创新储能建设能力等方面,经组
11月20日,银星能源山西新材料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开工仪式在山西新材料电解厂区北门篮球场隆重举行。山西新材料分布式光伏项目是2024年银星能源分批实施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之一,也是中铝集团打造绿色低碳“新中铝”建设的生动实践。该项目装机容量为30.16MWp,按生产厂房将光伏发电系统分为40个发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14日,云南马关县人民政府发布公共机构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建设市场化优选投资开发主体,文件要求开发建设及配套储能设施。附件显示共包含41个地点,主要为中小学校、幼儿园等。评分细则显示,智能创新储能建设能力占10分,项目建设与设计方案能科学研判马关县电力系统现状,
11月20日,广东省韶关市发改委发布《韶关市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30年)(征求意见稿)》,《方案》提出,力争在2025年屋顶分布式光伏覆盖率达到可建设面积的40%,2030年屋顶分布式光伏并网装机规模达到可建设面积的65%。严控地面分布式光伏开发。按市场化原则,加强用地管理,充
近年来随着分布式光伏的迅猛发展,分布式光伏正在成为新能源装机增量和电力系统低碳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无论是破解电网消纳难题或创造更多负荷消纳场景,还是提升分布式光伏助力乡村振兴力度,均亟需分布式光伏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作者:高雨禾、相楠)在此背
11月19日,汉星能源霍邱光伏双项目——安徽汉星综合能源有限公司3.99MW(一期2MW)、合霍现代产业园高新创业园2.4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顺利并网发电。项目由天昱光创投资开发,山东鲁发汉星能源承建。自8月开工建设,团队克服重重不利因素,历时106天实现顺利并网。项目概况安徽汉星综合能源3.99MW分布式
9月25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开展第二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申报的通知。原文如下: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第二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申报的通知京发改〔2024〕1411号各有关单位: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关于组织申报第二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的通知》
9月20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关于公示北京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补贴名单(2024年第二批)的通知。原文如下:关于公示北京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补贴名单(2024年第二批)的通知京发改〔2024〕1366号按照《关于印发推进光伏发电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的通知》(京发改规〔2023〕4号)、《关于开展光伏发电项
8月27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关于公示拟纳入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支持新能源供热、光伏发电项目清单的通知,通知指出,光伏发电项目清单41个。原文如下:关于公示拟纳入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支持新能源供热、光伏发电项目清单的通知京发改〔2024〕1268号各有关单位:按照《关于印发全面推进新能源供热高质
7月25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关于对《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利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公告指出,本市统筹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城乡风貌管控、生态环境保护,分类制定并落实可再生能源发电支持措施。按照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及相关国土空间规划,鼓励单位和个人建设分布式光伏发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深入实施“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周年,做好全年能源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近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城市管理委联合制定印发《北京市2024年能源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明确了全年
4月15日,北京市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发布关于开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资金奖励办法》节能降碳类事项申报的通知。其中,在附件《分布式光伏发电类项目办事指南》提到,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按照装机容量给予每千瓦800元的一次性奖励。若项目为第三方投资,项目投资方和场地业主
截止目前,北京市一共发布了5批《北京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奖励名单》,共收录了截止2017年12月31日前并网5912户家庭光伏项目。本文通过对北京市5批数据的整理分析,希望对北京市户用光伏发展概况进行研究。由于5批项目可能并不能包含2017年底全部并网的户用光伏项目,因此本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