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日,五大发电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综合多家公司的年报来看,在新形势下,也呈现诸多新特征。
聚焦于新能源装机数据,2024年上半年,各大发电集团的上市公司依然保持旺盛的新能源装机势头。与去年同期相比,新能源新增装机均实现了基本持平乃至小幅上扬的成绩,部分上市公司甚至有明显增长。
数据来自各上市公司公布数据,部分数据为与去年同期的加减,下同
营收与利润
在最新披露的2024年半年报中,五大电力上市公司的营收与利润表现呈现出鲜明的分化格局。
华能国际以卓越的表现脱颖而出,成为上半年营收与盈利的“双料冠军”。实现营收1188.06亿元,不仅稳居五家之首,更是唯一一家营收突破千亿大关的企业。同时,华能国际的盈利能力也极为强劲,实现净利润74.54亿元,同比增长18.16%。
紧随其后的是国电电力,上半年实现营收858.28亿元,净利润达到67.16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27.35%,成为净利润增速最快的公司之一。尽管国电电力的营收也出现了同比下降5.73%,但其净利润的强劲增长依然吸引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除华能国际外,国电电力与华电国际的营收也遭遇了同比下滑的挑战。国电电力的营收降幅为3.22%,而华电国际的降幅更为显著,达到了10.54%。这些公司指出,营收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电量和电价的同比双降,反映了当前电力市场面临的复杂形势与压力。
大唐发电与中国电力则呈现出不同的增长态势。大唐发电虽然营收微增0.19%,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速超过100%,显示出其盈利能力的显著提升。中国电力则更为亮眼,营收同比增长24.18%,成为五家公司中增速最快的企业之一,展现出其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和增长潜力。
新增装机
当前,各大上市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扩张重心显著偏向风电与光伏领域,同时也有部分企业涉足燃气发电项目。具体到2024年上半年的新增装机情况如下:
国电电力:在风电领域新增了230MW的装机容量,而在光伏领域则实现了更为显著的扩张,新增装机高达1540.3MW。
龙源电力:上半年在风电领域新增了595MW的装机容量,同时在光伏领域也表现强劲,新增装机达到1691.73MW。
大唐发电:上半年风电新增装机量为564.32MW,光伏领域亦有所布局,新增装机408.338MW。
大唐新能源:上半年光伏新增装机892.05MW,风电领域亦新增333MW装机容量。
华能国际:在风电领域实现了1007MW的新增装机,同时在光伏领域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增长势头,新增装机1990MW。
中国电力:作为清洁能源领域的领军企业,2024年上半年整体清洁能源新增装机量达到了3309MW,持续推动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
累计装机
在各发电集团上市公司的装机版图中,各企业规模与所属发电集团的总体布局虽有所呼应,但也展现出独特的差异化特征。
具体而言,华能国际以138570MW的装机容量占据首位,紧随其后的是国电电力,大唐发电则以73734.862MW的装机规模位列第三,华电国际和中国电力则位列四五名。
此外,众多其他控股的上市公司在发电领域同样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中,龙源电力以37880.4MW的装机容量脱颖而出,华能水电以29203.2MW紧随其后,而上海电力、大唐新能源、吉电股份、内蒙华电也均展现出超过万兆瓦级的装机容量,分别为22691.9MW、15554.72MW、13669.9MW及13246.9MW。黔源电力虽装机容量相对较小,但其4039.9MW的装机规模也彰显了其在区域能源供应中的重要地位。
新能源装机
由于各大央企并未将部分新能源的优质资产放在上市平台,所以在整个行业中上市公司的新能源装机占比仍然较低。截止2024年上半年,各上市公司在风电和光伏装机容量方面表现各异。(中国电力、吉电股份等上市公司具体数据未披露)
具体来说,在风电领域,龙源电力的装机容量最大,达到了28349.39MW,紧随其后的是华能国际,装机容量为16518MW。大唐发电和大唐新能源分别以8028.81MW和13114.2MW的装机容量位列第三和第四。上海电力风电装机容量则为3866.1MW。
在光伏领域,国电电力的装机容量最高,达到了10082.1MW,紧随其后的是华能国际,装机容量为15090MW。上海电力以5357.6MW的装机容量位列第三,而龙源电力、大唐新能源和黔源电力的光伏装机容量分别为7656.01MW、2440.52MW和806.4MW。
从合计装机容量来看,龙源电力以36005.4MW的总装机容量位居榜首,华能国际以31608MW紧随其后,大唐新能源和国电电力分别位列第三和第四,装机容量分别为15554.72MW和19605.4MW。上海电力和黔源电力的合计装机容量分别为9223.7MW和806.4MW。
清洁能源占比
五大发电旗舰上市公司除了中国电力,其余四家公司的主要发电装机仍是煤电,然而,就清洁能源占比而言,这些公司的转型步伐亦在加快。
截至上半年,国家电投旗下的中国电力再次展现了其在清洁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其清洁能源装机占比高达77.07%,之后依次为大唐发电、国电电力、华能国际。其中,大唐发电的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38.80%,国电电力紧随其后,占比为33.20%;华能国际则以32.78%的占比位列第四。相比之下,华电国际自将旗下风光资产悉数注入华电新能后,主要通过大比例参股的形式参与风光电等新能源的发展。
国电电力
2024年上半年国电电力新增新能源装机1770.3MW,其中风电230MW,光伏1540.3MW。截至2024年6月末,国电电力控股装机容量1.07亿千瓦,其中:火电72574MW,水电14950.6MW,风电9523.3MW,光伏10082.1MW。
2024年上半年国电电力获取新能源资源量8424.7MW,完成核准或备案新能源容量6697.1MW,其中风电974MW,光伏5723.1MW;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在建风电项目2250MW,主要分布在内蒙、陕西、江西等区域,在建光伏发电项目6831.7MW,主要分布在内蒙、天津、四川等区域。
华能国际
2024年上半年,华能国际新增基建并网可控发电装机容量3102.19MW,均为低碳清洁能源项目,低碳清洁能源装机比重同比提高4.76个百分点。
截至2024年6月30日,华能国际风电装机容量为16518MW(含海上风电4918MW),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为15090MW,水电装机容量为370MW,天然气发电装机容量为13291MW,生物质能源装机容量为160MW,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提升至32.78%。
华电国际
截止2024年上半年,华电国际已投入运行的控股发电企业共计45家,控股装机容量为58815.32MW,主要包括燃煤发电控股装机46750MW,燃气发电控股装机9600.13MW,水力发电控股装机2459MW。
华电国际已获核准及在建机组装机容量6031.3MW,其中煤电装机容量2660MW,气电装机容量3073.3MW。
中国电力
2024年上半年,中国电力合计装机容量为48327.8MW,同比增加15386.6MW。本集团清洁能源的合计装机容量(包括水电、风电、光伏发电、气电及环保发电)为37247.8MW,占本集团装机容量总额约77.07%,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约10.71个百分点。
大唐发电
截止2024年上半年,大唐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73734.862MW,报告期内,公司清洁能源新增装机容量973.898MW,其中火电燃机新增1.24MW、风电新增564.32MW、光伏新增408.338MW,公司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进一步提升至38.80%较去年末提高1.05个百分点。
2024年上半年,大唐发电核准电源项目122个,核准容量4714.985MW,其中:风电项目核准容量1109.3MW、光伏项目核准容量3605.685MW;在建电源项目80个,在建容量11869.15MW,其中:火电项目在建容量5746.12MW、风电项目在建容量3457.65MW、光伏项目在建容量2665.38MW。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4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6月30日-7月4日)。政策篇六部门:加快新能源清洁能源推广应用推动形成绿色航运产业链近日,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发布《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解读。文件在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方面,提出
近期,多家电力央企董事长、总经理进行了相关调整,例如大唐集团李向良同志任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中石化换“帅”,侯启军同志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以及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重返中交集团,出任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nbsp
据最新爆料,湖北楚能新能源已涉足整车制造领域,汽车业务部门已有百人规模。起点锂电求证相关人士,楚能新能源造车确实已在规划中。有接触到此项目的人士说:“第一款车可能会瞄准问界M5,做增程SUV,长期车型规划里增程和纯电都有。”一个有力的佐证在于,目前,楚能新能源在招聘网站上发布了大量与
2025年,136号文、394号文、江苏分时电价等政策的落地,标志着储能行业进入“价值竞争”的新纪元。强制配储政策的取消与电价市场化机制的推进,终结了“低价内卷”的野蛮生长阶段,倒逼企业从“规模扩张”转向“技术深耕”,从“设备堆砌”转向“价值创造”。站在储能行业新一轮变革的起点,企业的核心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随着广东阳江青洲六海上风电项目4台风电机组陆续成功并网,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迎来重要里程碑——全省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跃升至1198万千瓦,稳居全国首位。按照规划,到2025年,广东省海上风电投产规模预计将达到1500万千瓦,进一步巩固其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五大六小旗下“旗舰”上市公司2025年一季度的发电量数据,详情如下:》》》》》国家能源集团1、国电电力2025年1-3月,国电电力合并报表口径完成发电量1002.17亿千瓦时,上网电量949.35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5.67%和5.72%;按照可比口径(剔除去年一季度国电建投内蒙古能源有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9日,中创新航披露2024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77.52亿元,同比增长2.76%;归母净利润5.91亿元,同比增长100.8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13亿元,同比增长7.34%;据报告显示,中创新航基本每股收益为0.3336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8%。报告显示
2024年我国持续推动“双碳”战略和“新基建”建设,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充电桩等政策机遇带来输变电设备需求新的增长点。在此背景下,公司紧抓新能源行业高速发展、电网投资加速增长的机遇,持续聚焦输变电设备制造主业,深入实施大集团客户营销战略和“铁三角”营销模式,大力拓展新能源发电、电网
4月24日,贵州省能源局发布2024年12月-2025年4月核准备案风电光伏发电项目情况,共计94个项目,规模796.893万千瓦。其中光伏项目7个,项目容量合计100万千瓦;风电项目87个,项目容量合计为696.89万千瓦。从项目业主来看,国家电投获取风光规模145.21万千瓦、华电115.05万千瓦、中广核71.25万千瓦、中
4月22日,河北发改委发布《河北省2025年风电、光伏发电年度开发建设方案第一批拟安排项目情况公示》。本次拟公示项目共50个、448.387万千瓦。其中,光伏项目172.325万千瓦,风电项目276.062万千瓦。从业主来看,国家能源集团所获规模最多,达到91万千瓦,主要以风电项目为主,华电集团拿到64.4万千瓦,
“十四五”期间,我国光伏投资开发狂飙突进。2021-2024四年时间里,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达到636.33GW,是此前十数年累计装机规模的2.5倍。在装机规模大幅攀升的同时,光伏投资商阵营也出现多轮转换,从2024年各企业风光装机数据中,可以看到哪些新变化?最新装机数据五大发电集团曾是光伏项目开发主力,尤
企业开工维持低位2025年上半年,硅产业链各环节市场价格持续低于生产成本甚至现金成本,绝大多数生产企业深陷亏损运营的窘境。其中多晶硅均价于2024年5月中旬降至3.8万元/吨,低于行业平均成本运行持续时间已超14个月;工业硅均价于2025年4月底降至9648元/吨,低于行业平均成本运行已持续近3个月;182尺
7月15日下午,安徽合肥气温超过36摄氏度。在合肥市政务中心外的车网互动双向充放电桩旁,合肥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前端开发员李方亮测试充电桩的放电功能。他说:“我们正加紧测试不同品牌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的匹配情况,也在与合肥供电公司加强协作,争取近期让这里的21台充
7月15日,横店东磁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业绩变动原因:磁材产业:公司铁氧体磁性材料龙头地位巩固,市占率进一步提升;横向和纵向布局的多个新产品和器件,市场拓展初见成效;通过组织变革和数智化布局,进一步提升了运营效率。光伏产业:在政策影响下中国新增光伏装机保持较高速增长,相应带动
7月17日,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截至6月30日,浙江省内电源装机达到1.65亿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8567万千瓦,占电源总装机比超过50%;光伏装机5947万千瓦,超过煤电成为浙江第一大电源,较去年同期增长53.4%。浙江省目前规模最大的农光互补光伏项目——金华风凌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600兆
7月16日,海优新材发布公告,公司拟终止“年产2亿平方米光伏封装胶膜项目(一期)”,并将剩余募集资金2.26亿元投入新增的“年产200万平米PDCLC调光膜产品建设项目(一期)”。据悉,新项目的投资规模为2.5亿元,剩余资金缺口由公司使用自有或自筹资金补足。终止募投项目的原因主要包括全球光伏装机同
“命是空调给的”这句话,想必是每个浙江人最近的真实写照。外面热浪滚滚,屋里空调续命。当你我都在惬意享受着清凉时,浙江电网正在经历一场“年度大考”。就在今天中午12时40分,浙江全社会用电负荷飙升至1.26亿千瓦!是的,创历史新高了!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别慌,问题不大,电网稳稳的!你的空调
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7月16日中午12时40分许,浙江全社会用电负荷达到1.26亿千瓦,创历史新高。目前,全省电力供应平稳有序。出梅后,高温无缝衔接。在经济企稳向好等因素共同影响下,浙江全省用电需求迎来快速、大幅增长。截至7月16日,今夏浙江已经28天用电负荷超过1亿千瓦,浙江电网正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一、山东现货价差表现山东电力现货市场中日前与实时价格的正负价差天数占比未呈现规律性偏向,日前与实时价差方向具有随机性特征(正价差天数47%,负价差天数占比53%)。同时,山东现货日前和实时价差较大,从整天的平均价差来看,价差绝对值大于30的天数占比49.4%,价差绝对值大于50的天数占比30.5%;
近日,沙特国有电力采购公司(SPPC)与由ACWAPower牵头的多个联合体签署了7项可再生能源购电协议(PPA),涵盖5个太阳能和2个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达15GW,成为全球迄今为止单一阶段签署规模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采购承诺。本轮协议涵盖5个光伏项目与2个风电项目,总投资超过310亿沙特里亚尔(约合83亿美元)。
2012年11月17日,对于金友集团而言是载入史册的一天!这一天,金友集团的光伏电缆凭借卓越的品质与技术优势,成为国内首家通过国家级产品鉴定的光伏电缆产品,填补了国内光伏电缆无国家级鉴定标准的行业空白。【证书见下图1.图2.图3】(图1)(图2)(图3)国家级产品鉴定是对产品技术水平、质量可靠性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7月14日-2025年7月18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蓝晓科技陕西西安用户侧智慧储能项目正式投运7月11日,蓝晓科技用户侧智慧储能项目正式投运。该项目位于西安市高陵区渭阳九路999号蓝晓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园区内部。储能总装机0.875MW/1.7
对于全部上网电量即将参与市场交易的分布式光伏,存量和增量项目要区别看待。(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师傅说电”)存量项目,全额(多数地区)纳入机制电量,而且同地区单个市场主体的实时交易均价与整个地区同类项目的实时交易均价不会相差太大,虽然在新政下收益虽然会被拆分成场内的实时价格结算和场外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7日,黔源电力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快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3亿元,同比增长1.23%;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下降4.54%。主要原因是母公司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减少,所属子公司贵州北盘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加。2025年上半年公司发电量为320,090.15万千瓦时,上
近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电联)公布2024年度电力行业光伏发电运行指标对标结果,正泰新能源瓯泰光伏电站获华东地区浙江省AAAA级光伏电站,正泰长源光伏电站获东北地区吉林省AAA级光伏电站,正泰酬勤湖光伏电站获华北地区内蒙自治区AAA级光伏电站。此次评选,全国各发电集团(投资公司)共上报2048
7月15日下午,安徽合肥气温超过36摄氏度。在合肥市政务中心外的车网互动双向充放电桩旁,合肥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前端开发员李方亮测试充电桩的放电功能。他说:“我们正加紧测试不同品牌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的匹配情况,也在与合肥供电公司加强协作,争取近期让这里的21台充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三——创新驱动十年间,国家电投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研发投入强度从0.91%跃升至3.5%,累计建成一支1.3万人的科技研发队伍,形成央企领先的创新力量。十年间,肩负“国之大者”,锻造“国之重器”,作为同时牵头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能源央企
盛夏时节,持续高温与强雷雨天气交替出现,这对光伏电站的核心设备——逆变器构成了严峻挑战。高温加剧元器件老化,雷雨威胁电气安全并可能伴随湿度剧增。科学有效的维护是确保逆变器稳定高效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的关键。本文将针对高温雷雨季节,提供具体的逆变器维护与使用建议。01.核心挑战:高温
7月17日,宁夏自治区发改委发布关于废止一批新能源项目的公告。根据公告,此次共有9个、449.3MW风光项目被废止。其中,光伏项目3个,总规模300MW;风电项目7个,总规模149.3MW。废止项目的业主涉及大唐集团、宁夏马斯特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国能平泰新能源有限公司、水发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西安
日前,中信博与上海电气正式签署沙特Sadawi光伏项目合作订单,项目容量2.3GW。上海电气电站工程公司总经理裘名华,中信博董事长蔡浩、高级副总裁周石俊等共同见证签约,上海电气电站工程公司沙特分公司总经理刘又旸、中信博中国区总裁郭菲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协议。双方将强强联手,为沙特能源结构转型注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